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三国之乱世仁杰 > 第3章 站稳脚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老太太:还能这么玩?

    当即唤来刘备和刘夫人,问清楚刘封怎么做细罗,就忙活开了。

    刘封发现,刘备这个便宜爹居然还是个手艺人,这个年代还没有棉花,人们穿衣大都是麻布,用纤细的麻纤维纺成细线,再用织机织成布匹。刘封巴拉了家里所有的麻线和麻布,麻布将将够用,但是麻布做成的面筛子,肯定会漏进去不少麸皮,让面粉变得粗糙。刘备听了刘封比划的东西后,就跑出去了,一会儿居然拿回来了一撮长长的马尾巴,拿根干竹子连削带刨,不一会儿就制作了一面马尾细罗。刘封拿着罗,对着天空看那细密的筛网,回头看看忙东忙西的刘备,心里不由感叹,不愧是刘玄德啊!徒手编罗,这玩意儿虽然在现代没见过人家做,但是把一根根马尾巴编成罗网,还这么快,就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出来!就俩字:好活儿!

    小麦粒在粗糙的石磨上磨成了碎渣渣,粗厚麸皮里包裹的一团雪白就变的无处藏身,经过马尾细罗摇晃筛除,雪白的面粉就落在了桌上的陶盆里,麸皮装进另一个麻包,喂鸡鸭也是好东西。

    刘老太太瞪大了眼睛看着陶盆里的细面粉,惊讶的说不出话来,这么雪白的面粉,这辈子都没见过啊!刘封往陶盆里加水,将面粉和成面团,让刘备把猪肉剁成细细的肉馅,调上大酱,葱末,姜末。用刘备新作的擀面杖擀成薄薄的面皮,小手一捏,一个花边饺子出现在手里,看着手里的花边饺子,刘封眼含热泪,当年为了追面点厨花,自己硬生生帮着她包了两个月的饺子,谁知厨花还是被大款勾走,从此刘封封杖不再踏入面案·····难过的往事不要提,刘封擦擦眼角,教会老妈和奶奶后,刘封就坐边上看着她们兴高采烈的捏着饺子,不一会儿就摆满了高粱杆做的盖垫子。

    大锅里烧开水,刘封指挥着便宜老妈把饺子下到锅里,随着开水起起伏伏,不一会儿,一个个饺子就跟白鸭子一样鼓着肚子漂在了翻滚的水面上。

    沾上醋,白饺子一口一个,吃的刘备呼呼哈哈,满头冒汗,刘封边吃边跟奶奶和老妈吹:“这个饺子从高档次的鲍鱼龙虾海参馅到低档次的青菜萝卜野菜馅,都能驾驭的了!传出去一定人人都喜欢吃!”

    刘备端着碗,边吃边低头端详筷子上的饺子:白白的面皮,肉丸子似的馅核,香的人舌头都想吞下去。刘备思考了一下问刘封:“封儿,这个细白面,还能做别的吗?”

    刘封一挥手:“可以做的多着那!馒头包子蒸花馍,饺子馄饨面条汤,馅饼大饼杠子头,面包点心蛋糕胚,一个面粉,在咱们勤劳的中华民族手中那可是连花都能开出来的!”

    刘备沉默了,现在这个时代,大家还没充分认识到小麦的价值,小麦产量是高,但是因为粗砺难咽,一直都不被人们喜欢,若有一法子能将这粗粮变细粮,那可是泼天的富贵啊!刘备眯着眼看自己儿子,这孩子随便漏了点梦中所学,便能让人终身富贵,毫不客气的说,凭着这一手艺法,我刘备能活三州百姓!封侯觅爵不在话下。

    刘备抬脚蹲在刘封面前,试探的问道:“封儿,那这些馒头包子什么的吃食,你都会做?”

    刘封吃着饺子,两个腮高高鼓起,像个小仓鼠一样,听到刘备问他,回道:“大部分都会吧,有些点心什么的工艺挺复杂,听说过,见过别人做,自己没下手做过,不过多试几次,应该也能做出来。嗯···父亲可有什么想法?”

    刘备嘴角微微一挑,竖着大拇指说:“这面粉做好了,吃食界足可以与黍米稻米比肩,由粗粮直接变为精粮,价值不止翻了几倍,自古民以食为天,有你这些吃食方子,传开来,小麦绝对涨价!”

    刘封一挑脖子:“小麦涨价?那如果我们现在多多的存下小麦,待小麦价值涨上去后再卖掉,岂不是能大赚一笔?

    刘备哈哈大笑:“我儿与我想法一样,不过你的吃食方子如何广为流传,也是个难题。”

    “这个简单啊!”刘封小手一拍桌子:“我们把翼德叔叔喊来,他住在县城,人脉也广,我们找他商议。”

    刘备摸着下巴,眯着眼想了一会儿,觉得此事单人独骑不能成事,越多人参与越好,但又怕方子泄露,为他人作了嫁衣裳,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把张飞叫过来,为了把张飞绑在一个战车上,刘备决定跟张飞结拜为兄弟,以张飞的为人,又成了一家人,张飞肯定不会做对不起刘备的事。

    结拜的事说出来,刘封双手赞成,刘老太太也同意,张飞这个干儿子三不五时的来孝敬她这个老人,逢年过节也是样样不落,她还是很满意的。

    刘备又想起堂叔刘争刘元起,年少时出钱资助自己游学,虽然他是个庄稼人,现在有了发财计划,也不能落了他。

    接下来十几天,刘备东流西窜,跟九十年代搞集资的骗子一样,拉来一大堆人,请他们看了面粉,吃了馒头包子饺子面条面包。详细的跟他们规划了发财的前景,一伙人群情激奋,就跟金珠元宝已经装进了兜里一样。

    说起面包,这还是刘封一日嘴馋,一心想吃点甜食,又苦于这时期点心死贵,还是用什么黍米粉、糯米粉、藕粉、芝麻粉之类听起来就高大上的东西制成,一二般人是绝对吃不起的。便合伙族里几个比他大的哥哥姐姐拿了家中鸡蛋,又去子敬爷爷家偷了牛奶,刘封的堂兄刘铭还被小牛犊子顶了个跟头,就这么的,因为刘铭嗷嗷哭,把大人给招来了。

    刘封被他妈揪着耳朵,吸着凉气全程指导三个堂姐烤面包,为了吃,刘封几个半大小伙子的堂兄一个上午就用黄泥加青砖垒起了一个大烤炉,当然,烤炉也是在被刘夫人揪着耳朵的刘封下指导完成的。

    奈何这个时候白糖是个稀罕物,只能做红糖面包,刘封心想,红糖就红糖,口味比白糖还好呢。

    第一锅面包出炉后,大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一度因疯抢而引起斗殴事件!据后来村中传言,那天整个楼桑村都沉浸在一股从来没有闻过的甜香味中,一时引为神话!刘封的三个堂姐从此也被家族里藏了起来,他们家的闺女从此只是从外招赘女婿,绝不允许外嫁!

    刘封也成了楼桑刘氏麒麟子,相传得神仙点化,妙法无双。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就到了秋天,刘备伙同义弟和族里亲戚大肆用粟米换购小麦,偌大的粮仓整整堆满了好几十座。

    刘封被亲娘武力压榨,把脑子里知道的面食配方掏了个干净,教给了家中的奶奶姑姑婶子大娘姐姐们。为了尽快让民众接受面粉这个新奇的东西,整个楼桑村的妇女闲时就做好各种馒头花馍、烧饼馄饨让家中男人去县里卖,因此家家都大赚一笔!

    随着楼桑牌面食的推广,面粉也渐渐进入幽州世家大族的眼中,开始被人重视了起来。刘备也开始倒卖小麦、面粉,大赚特赚。

    也就在这段时间,刘封弄明白了,为什么中山靖王刘胜那么多子嗣,只有刘备跳出来宣传。

    原来,刘胜嫡子一代代往后传,有的夭折,有的绝户,传到刘备这,他成了中山靖王后人中唯一一个嫡系子孙,继承了家业祖祠。所谓的中山靖王子嗣二百多,除了正妻生的嫡子继承家业,可入族谱,妾生的皆为庶子,在家族里跟奴隶没什么区别,是没资格入族谱的。所以随着家道中落,庶子离散,祖祠无人供养,刘备家也比较穷,靠着堂叔接济才有钱求学。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