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三国之乱世仁杰 > 第26章 成果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虎咆军这段时间学的很好,在刘封看来,只队列训练,已经有后世大学生军训的效果了,但是让他们教别人,说实话,刘封并不抱什么信心。

    无所谓,试试呗。自从刘封穿到这个时代,他就发现,他以二十一世纪人们的行为标准来判定这个时代的人,经常性出现低估别人的情况。这个时代的人,韧性、学习能力超过二十一世纪的人许多。

    就拿冬天来说,这个时代是没有棉花的,保暖最常用的就是皮草,有钱人还会用蚕丝、木棉棉花填充被子棉衣。穷人搞不到这些东西,就只能用鸡鸭毛、芦花,甚至稻草塞进衣服里保暖。而且穷人大多时候还吃不饱,农闲的时候都是喝稀粥,农忙或者要出大体力了,才吃干饭。那稀粥与其说是稀粥,不如说是清汤,干饭也只是麦饼,杂豆饭,一个个瘦的跟干巴柴火一样,肋骨都一根根看的清清楚楚,真正诠释了皮包骨头这个词,就这样了,还能拉着犁在地里卡卡耕地,犁还是直辕犁!

    刘封就很佩服!很心酸,很沮丧。他知道曲辕犁,但他没见过,他们村里有会盘炕的,但二十一世纪都用机械耕种,他是真没见过木头做的牛拉犁。他也曾提过改进耕犁的意见,但木匠试制了几次,失败了。

    好在还有刘封擅长的领域,让他能找回自信。

    军训的事情确定下,刘封就把虎咆军组织起来,告诉他们训练的事。并给他们出主意:每人带两个简化的竹筒手雷,训练前放个响吓吓他们,给县兵们一个下马威,至少能让他们听话,再硬的刺头就让关张典修理一顿。

    关张典也要一起参加训练,这五千人,关羽、张飞各带两千,剩下一千人作为中军,归主公护卫统领典韦率领。从中军开始,轰轰烈烈的大练兵开始了。

    要说军训,二十一世纪每个人都不陌生,甚至随便组织几个人,几天就能有模有样的走走队列。

    但是这里不行,这里召来的兵多数是农民、流民以及被放免的奴隶,还有少数的游侠、赘婿组成,五千人加起来认识不到五个字,关键是左右不分。光是让他们分清左右,就花费了将近一周的时间!

    军训之前,虎咆军面对一千人丢出去的手雷起了大作用,在手雷的震慑下,众兵卒老实的像一群鹌鹑,让干嘛就干嘛。

    但还是让虎咆军的小伙子们喊哑了嗓子。

    “齐步~走!”

    “一二一,一二一……”

    “立~定!”

    “一~二!”“?E!”

    “跑步~走!”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

    “一二三~四!”

    “立~定!”

    “一二!”“?E?E!”

    经过月余训练,首批中军一千人已经走的有模有样,两个月后结业演示,一千人整齐的队列,行如一人的动作,让刘关张典简兴奋的不行。

    关羽高兴的跟刘备说:“大哥,军容肃穆,行动整齐,强军之容也!”

    刘备呵呵笑着鸡蛋里挑骨头:“光走的好看不行啊,花架子而已。军阵,刀法,突刺,鼓令,都得继续操练才行。”

    简雍笑笑,随即又叹了一口气:“这么练确实好啊,可惜消耗也大。”

    众人沉默了。确实,大汉朝的军队实行的是两餐制,五日一操。以前这个制度还是很好的,但在桓帝及当代皇帝的不作为下,喝兵血的情况愈加严重,编制不足,武器低劣,两餐从干饭变成一干一稀,甚至两餐都是稀的,兵士吃不饱的情况比比皆是,地方兵还会在闲时务农,这都形成了惯例,甚至上了条文,定了标准。虽然刘备不喝兵血,编制也是超纲,给士兵吃的足足的,但是队列这个东西必须得天天练,天天练的话就得加餐,不加餐士兵的身体会垮掉。不但一日两餐得吃干的吃到饱,中午还得加餐,所以这个月,这一千人的粮食消耗是以前的两倍!

    若不是刘封想办法赚了这么多钱,家底早就被吃空了。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啊!大管家简雍感觉这一个月叹的气比前十八年加起来都多。

    虽然消耗大,但刘备还能顶得住,咬着牙,练!练出一支强军。

    不但练人,还练马,当然,练马就不是虎咆军干的的活了。刚练好的一千中军都是骑兵,骑兵自己会了队列,就得琢磨着怎么让马也听指令。典韦牵着他那匹叫“巨兽”的千里马叹气,巨兽拿白眼一个劲翻他,眉头皱出一个大疙瘩——不是一天两天能办的,慢慢教吧。

    又一个千人队,老套路:掌心雷下马威,皮鞭加吆喝,一个月。

    又一个千人队……

    又一个……

    又……

    除了过年、春耕,刘备军就在轰轰烈烈的军训中度过了,中军的骑兵将领们经过近半年的研究实验,终于能让战马跟着鼓点用相同的步伐前进了,一千骑兵在典韦的带领下用同一个鼓点冲锋的压迫感让校场上飘扬的旗子都瑟瑟发抖。

    光和六年五月,渔阳郡在雍奴县兼泉州县县令刘备的号召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阅兵,邀请了幽州各军方大佬、豪门世家家族族长。

    阅兵式上出场的刀盾兵五百人方阵,长枪兵五百人方阵,骑兵一千方阵,长弓兵一千人方阵,整齐的军容震慑了幽州地界各方豪强士族。刘备也成功的打进了幽州的上层社会。

    民工服式新军装,被人迅速接受,刘备甚至划出一个村来组建服装厂,专门制作新式军装以出售给各方。

    雍奴县出名了,雍奴治下百姓幸福指数迅速升高。玄德公大名被各方知晓,一直传到洛阳,传到皇帝耳朵里。

    “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昂生漳侯刘禄。禄生沂水侯刘恋。恋生钦阳侯刘英。英生安国侯刘建。建生广陵侯刘哀。哀生胶水侯刘宪。宪生祖邑侯刘舒。舒生祁阳侯刘谊。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刘备乃刘弘之子也。”

    听完宗正刘虞报上来的世袭族谱,大汉皇帝刘宏(装模作样的)掰了掰手指头,呵呵一笑:“这刘备,竟是我的堂兄弟啊~”

    刘虞低头沉思了一会儿,放下族谱对刘宏一拱手:“陛下,从族谱上看,刘备应该是陛下重孙子辈。”

    刘宏:“哦?数错了么……”然后低头嘀嘀咕咕了一阵。一甩手,躺回御榻,喊:“不管了,子子孙孙都这么多代了,细追究起来,他刘备可能比我还有资格当皇帝呢!他多大,二十五了吧?才比我小一岁,无所谓啦,就算是他跟我一辈吧!”

    刘虞立即拱手伏地,嘴里说着:“陛下金枝玉叶,得帝位名正言顺。且祖宗基业传承,自有计较,这种事不可妄言啊陛下!”

    刘宏嗤笑一声,嘴里接过宫女剥开的葡萄,手一挥:“两年时间从一个织席贩履的无名之辈做到两县县令,还做的很好!呵呵~朕对他感兴趣了,宣旨,升刘备为渔阳太守。朕倒要看看,有了一郡之地,他能给朕带来什么惊喜!”

    皇帝亲自让人下旨,自然没有人怠慢,刘备得到消息,又带关羽简雍去洛阳游走一番,补全了修宫钱,又给简雍办理了雍奴县令的手续。临了想拜谢皇帝,却没见到皇帝的面,只得了一个皇帝一个口信:老弟好好干!

    被皇上叫了老弟,这可是莫大殊荣啊!等于是绿码刷了金边。千恩万谢的回到了渔阳,办理入职手续,交接军队。

    又过得月余,刘备刚捋顺了渔阳的大小事务,就收到了朝廷下发的追剿指令:年前剿灭张纯,结束叛乱。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