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三国之乱世仁杰 > 第181章 收周蒋,浮田万斛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种情况,不止是扬州,荆州、徐州、豫州还有交州,都有。

    刘封悄悄问孙策:“孙家的田地,还能安置多少人?”

    孙策一脸为难,说实话,他不知道。

    政务和内务,都是二弟孙权在处理,作为武力第一的他,只要干就行了,记住那么多内务知识,没有必要。

    这时,陆逊说了:“孙家的田地,包括族田,共一千二百余亩皆有佃户耕种,无法安排再多的人了。”

    于是刘封问周泰道:“你们可愿意随本王去它州谋生?”

    周泰想了一下,回复说:“我等自然无所谓,但我等家人,老的都六七十,幼的嗷嗷待哺,恐无法远行。”

    “唉!”刘封叹气,孙策和陆议也叹气。

    陆议也叹着气说:“要是水上也能种地,就好了。”

    这话突然点醒了刘封,二十一世纪,有浮田种稻技术啊!

    就是在池塘水面设置浮床,把水稻种在浮床上面,水稻的根系透过浮床能直接伸到池塘里,吸取池塘里的水分养份,叶子则可以充分晒到阳光。

    但这里没有浮床,怎么办?

    听说可以用芦苇……

    想到这里,刘封对着周泰和蒋钦招招手,说:“我有办法让你们在这大湖里种水稻,这样你们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如此,你们可愿投效?”

    什么?

    燕王能让水稻在大湖上生长?

    吹牛博艺吧?

    天下都说你是神仙,你就真以为自己是神仙了?

    不过你要是真能让大湖上长水稻,我们就认你是神仙!

    别说认你当神仙,认你当祖宗都行!

    随即二人又行礼,激动的说道:“若能解决我等衣食问题,我兄弟二人的命,就是燕王的了!”

    “哈哈哈~”刘封高兴的大笑,这不,又有两元虎将入坑!

    随即下令,要进入周泰他们的水寨看看。

    到了水寨,看到周边的环境,刘封再次感叹人类的坚韧。

    周泰的水寨,就是湖中心的岛屿,岛上种满了水稻,湖中岛的岸边,立着许多毛竹竹竿,用来捆绑、固定小船,许多人家都是生活在船上,甚至是竹排上。

    围着岛屿,密密麻麻全是小船和竹排。

    据周泰说,小小的湖中岛周围,生活了一千八百多人,共三百多家。

    刘封点点头,回头对陆议说:“伯言,统计这里的住户,刚才听周泰说,这里归成德县管,去打听一下湖周边土地,是哪一家的,买下来建村庄,至于庄稼地,我会想办法。”

    说到这里,刘封对陆议正色道:“这是对你的第一个考验。记住,你年龄小,与人相对要礼貌待人,谦逊为先,若对方不给你好脸色,再拿出我们燕京的架势来怼他,记住了吗?”

    陆议点点头,拱手应喏。

    随即刘封摆摆手,让他忙去了。

    边上的周泰欲言又止,不知想到了什么,摇了摇头又退下去。

    刘封对他说:“大丈夫有话就直说,莫要支支吾吾做小女儿姿态。”

    周泰告了声罪,问刘封:“不知燕王说的水田,怎么处理?”

    刘封点点头,跟他说:“这个我只是听说,没有具体做过,咱们试试,如果实在不行,我就直接买一块地,供你们耕种。”

    周泰这才放心,这年头人都重诺言,既然燕王说了,定然不会反悔。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苟窦泽都忙了起来,割芦苇,晒芦苇,编制草帘子,割毛竹,捆竹框。

    很快,大概一亩左右的浮框,就做好了三百多个。

    陆议办事也很顺利,不但买下来了苟窦泽东边的一块地,足够建设村庄,还把整个苟窦泽买了下来……用的是陆家的钱。

    不但如此,陆议也改名为陆逊,紧记燕王教导他的:待人处事要谦逊!

    小剧场:刘封:你咋不改名叫陆谦?

    陆逊:叫陆逊前途无量,叫陆谦就该死!

    事实证明,燕王还是配的上神仙之称,浮田建好以后,待到种植第二茬水稻时,周泰和村民们在湖心岛育秧,秧苗长好了以后插到浮田里。

    到了收获季节,看着浮田上沉甸甸的稻穗,周泰蒋钦携同村民们,跪在船上热泪盈眶,一遍一遍的喊着燕王仁德,久久不停。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