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 第43章 节制三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自从当年姚广孝之事爆发后,老爷子便盯上了燕王朱棣,准确的说是太子朱标。

    而朱棣的心思,老爷子和好大哥多多少少都会知道一些,毕竟身后还有一支隐藏在黑暗中的影子暗卫。

    这些影子远比锦衣卫还要恐怖,朱雄英只知道有影子的存在,具体有多少人,首领是何人一概不知,也从来没在老爷子面前提过这事。

    至于影子的作用,无非就是监察整个大明朝而已,而且监察的人,监察的事,要比锦衣卫还要多。

    藩王恐怕也在监察范围之内,至少在朱雄英当太孙之后,这些影子就没消停过,可以肯定的是燕王府一定有影子的存在。

    影子只是老爷子或者是太子朱标的眼睛,而谁又是那一双拳头呢?

    答案显而易见,就是眼前这位大明最强藩王晋王朱??。

    晋王和燕王不合,晋藩和燕藩虽说没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但一直在暗中较劲。

    晋藩士兵敢去燕藩抢他们士兵的东西,燕藩士兵却不敢去晋藩闹事。

    原本秦,晋,燕三藩都是镇守北方,抵御鞑靼的第一道防线。

    随着北方越来越多的重镇被打下来,越来越多的塞王就藩,这三大强藩俨然变成了第二道防线。

    辽,宁,谷,代,庆,肃,加上还没有就藩的韩王,这些藩王的封地将直接面对北方游牧的兵锋。

    第二道防线除了秦晋燕,还有珉王,以及没就藩的安王和沈王,其中晋燕封地距离最近,太原到北平没有任何藩王夹在中间,而且他们的防区也是连在一起的。

    这就意味着,制燕王者,必是晋王也!

    这些都是朱雄英的推理和猜测,密诏之事也是偶然听老爷子说漏嘴了而已,这才有了刚才一问。

    如果老爷子要对燕王留一手,非秦晋二王不可,秦王远在西安,鞭长莫及,那留的这一手必然就是晋王。

    朱??猛然一惊,神情颇为惊讶,问道:“父皇都告诉你了?”

    朱雄英只是点点头,没有说话,让三儿子防着四儿子,只为了给孙子铺路,这种事老爷子是不会告诉他的。

    朱??坦然道:“多年前,也就是殿下被册封皇太孙之后,臣便从京城回了封

    了战事,便能更快的调集兵马并统一指挥作战,凭借晋王的威望和军事能力,再加上多次出塞的作战经验,防守整个北方都绰绰有余。

    但藩王掌十几万的兵权,对于朝廷来说也是充满危机,一旦晋王要有不臣之心,无论是割据自立还是起兵谋反,都将免不了一场厮杀。

    朱雄英却笑着道:“皇爷爷还能当几天皇帝啊,再说了,三叔又不是外人,能力和威望在诸王之中都是首屈一指,这些兵马交给你,不仅孤放心,皇爷爷也放心!”

    朱??郑重道:“臣谢殿下信任!”

    朱雄英把三藩兵马全部交给晋王不是心血来潮,而是考虑许久的结果,一是为了彻底断绝燕王的心思,二是统一整顿兵马,为多年以后的大北伐做好准备。

    不过,人都会随着势力的大小而改变,权利必然滋生野心,当这些兵马交给晋王之时,那些淮西勋贵,骄兵悍将也会跟着一起放在军中,担任指挥使一类的重要军职。

    这些人才是真正的东宫太孙党,看似晋王能节制十几万兵马,但兵权还是牢牢掌握在新皇帝自己手上。

    话又说回来,相比较四叔燕王,还是三叔晋王更靠谱,如果让燕王节制这十几万兵马,朱雄英晚上会睡不着觉的。

    ,,,

    次日一早,晋王已经做好准备,请皇太孙巡视,检阅晋藩兵马,不过却被朱雄英拒绝了,晋藩乃大明最强藩,兵多将广,兵马雄壮,人尽皆知,而且皇太孙检阅的兵马一定是精锐中的精锐。

    换句话说,朱雄英看到的都是朱??想让他看到的,实在没有什么必要走这种形式,没有意义

    检阅兵马就算了,朱雄英打算去巡视关隘。

    三晋大地之所以易守难攻,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有许多起伏跌宕,沟谷纵横交错的山脉,山间多陷落盆地和河流切穿的沟壑深谷。

    而建立在各种山脉上的关隘才是真正称为兵家必争之地的由来,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整个山西有十个十分重要的关隘,朱雄英看过地图,决定挑选其中的雁门关,娘子关,平型关,风陵渡以及杀虎口,这五大最为重要的关隘进行巡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