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 第173章 孤臣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土地改革,士绅纳粮是新朝首要大事,对于新政,李景隆始终保持沉默,不支持也不反对,反正他不缺那几个税钱,可皇帝刚才的话却让他有种不好的预感,改革之事,皇帝是铁了心要进行到底,谁阻拦谁就会倒霉。

    现在的朱雄英可不是当初那个刚进宫的皇孙,他是被老爷子和太子朱标倾尽心血培养四五年的大明新君,什么狗屁勋贵,开国功臣,洪武朝的功臣关新朝什么事,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冯胜等人再不识抬举,看不清形式,小洪武一定会办了他们。

    而且,纵观历朝历代的新皇帝登基,都想做出一番事业,来证明自己是个好皇帝圣君,小洪武自然也不例外,皇帝是换了,可江山还是大明江山,这个时候,前朝的老臣更应该夹着尾巴做人,而不是跳出来乱碰哒,更何况杀伐果断的老洪武不是驾崩了,而是在背后听政。

    别看老爷子说的好听,传位休养,从此不问政事,全部交给孙子处理了,可他真的会不管吗?

    再说了,你们这些勋贵仗着资格老,公然唱反调,这种行为在老爷子看来就是欺负人。

    以老爷子那个护犊子的脾气,你们欺负人家孙子,那他会怎么对付你们?

    朱洪武难道还怕手上沾血,真是滑稽,那是一个能血洗澡的铁腕帝王。

    “陛下,臣是有其心而力不足啊,臣是武将,练兵打仗尚可,治国改革,臣是一窍不通啊,臣实在给不出什么意见!”

    关于新政,李景隆是一点都不想掺和,你支持皇帝,得罪同僚,支持同僚就会得罪皇帝,反正两边都不讨好,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管不问,最好离开京城,找个地方去练兵,等这一阵新政风暴过去后再回来。

    朱雄英哪里看不出他的心思,练兵打仗你也差远了,你最大的长处就是人情世故,新政就缺少你这样的人才,想置身事外,门口没有,给你李家这么多富贵为的什么,为的就是让你分君分忧啊

    朱雄英眉头紧皱,苦着脸说道:“曹国公,朕心里苦啊,朕刚刚当上这个皇帝,就想着为百姓做些事情,费尽心思搞新政,别人不帮朕就罢了,没想到你曹国公也要敷衍朕,朕这个皇帝当的一点意思都没有,朕现愿做陛下的孤臣!”

    朱雄英立马夸赞道:“朕有曹国公,乃朕之大幸,大明之幸!”

    李景隆苦着脸说道:“陛下缪赞了!”

    朱雄英笑道:“别愣了,茶都快凉了,来人,给曹国公添茶!”

    茶是热的,但老李的心却是凉的,

    “别光喝茶啊,吃点点心,这都是专门提前给你做的!”

    “是!”

    李景隆捏起一块,吃在嘴里如同嚼蜡,片刻后,立马起身告退。

    朱雄英立马喊道:“等等!”

    老李心中顿时一沉,还没完呢,小皇帝这是把人往死里坑啊。

    “陛下还有何吩咐?”

    朱雄英指着案上的茶叶说道:“朕赐你的极品大红袍忘记拿了

    “啊!”

    李景隆陪着笑脸说道:“是,瞧臣这记性,光想着如何为陛下分忧了,这,,,臣谢过陛下!”

    看着他离开的身影,朱雄英自语道:“吃了朕的饭,喝了朕的酒,上了朕的船,没有一人能置身事外,要么为新政出力,要么就为新政陪葬,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

    ,,,

    老话常说,人老成精,年纪越大越看的明白,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终究化为尘土。

    可这些老勋贵却越活越明白,朱雄英本以为新政最大的阻碍是文官,是士绅,结果万万没想到竟然是这些功臣老将,是这些国之柱石。

    人都是自私的,他们可不管什么新政不新政,只要不牵扯到他们的利益,随便皇帝怎么搞,一旦要割他们一点肉,门都没有。

    改革之事,说好听点叫新政,说直接点,就是把原本固定的利益打乱,再说直白点,皇帝要割贵族,士绅阶级的肉,再把这些肉分给百姓。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要钱不要命的主不在少数,而朱雄英虽然是皇帝,也不可能把所有反对的勋贵士绅全杀了,不然一定会大乱。

    新政可不止有摊丁入亩和士绅纳粮,这只是第一步,如果这一步都没跨过去,后面的事情就不用谈了,没意义。

    千难万难都难不过改革,历朝历代都有变法改革,可成功者却寥寥无几,不过一旦成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却是质一般的提升。

    想要建立一个新规矩,那就要彻底打破一个旧规矩,大明永兴皇帝朱雄英愿敢为天下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