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三国,家父公孙瓒开局让我娶甄宓 > 第314章 老狐狸陶谦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啊……主公,你竟然早有准备?”

    满宠愣了愣,原本是自己过多的操心了。

    “伯宁,我还是要谢谢你”曹操从战车上跳了下来拍拍满宠的肩膀:“至少你在积极为咱们的前途在考虑。”

    “你放心吧,我已经安排吾儿曹昂和侄儿曹安民埋伏在大营之中,专等陶谦上钩。”

    原来,在收到公孙续率领大军南下替陶谦解围的消息之后,曹操和戏志才就定下了北歼幽州兵,南攻郯城的战略方针。

    曹操可不是那种坐以待毙的人,他很善于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寻找战机,化不利为有利。

    听到曹操和戏志才的轮番解释,满宠连连点头,不由得对陶谦感到可怜起来。

    这个老头千盼万盼,终于把援兵期盼到城外,没想到还要中引蛇出洞之计。

    郯城,只怕要危险了。

    陶谦,只怕活不了多久了!

    ……

    郯城城头。

    陶谦、陶应、曹豹和陈登等人密切注视着城外的动静。

    幽州兵突然发动猛攻,让他们激动不已,他们甚至会为幽州兵打败曹军而发出阵阵欢呼。

    曹军把幽州兵顶了回去,又让他们无比遗憾,因为幽州兵一退,两军汇合的希望就变得越来越小。

    当曹军把公孙续的大军团团围的时候,他们又开始担心起来。

    一旦公孙续被打败,郯城就真的没有守下去的必要了。

    这个时候的郯城,无论是陶谦、曹豹,还是陈登等人,他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希望公孙续能够顶住曹军的攻击。

    因为只有这样,才最符合徐州的利益。

    很快,一个半时辰过去。

    远方的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漫天的烟尘遮蔽了天空,根本看不清前方的战况。

    不过,郯城城头的人依旧久久不愿意离开。

    没有其他的原因,虽然用眼睛看不到战场的情况,但是他们可以通过其他的感官感知战事的激烈。

    一浪又一浪的喊杀声直入他们的耳朵。

    一阵又一阵的血腥味直扑他们的鼻子。

    无一不在显示着战事的激烈和残酷。

    事关郯城的命运,徐州的未来,他们怎么可以安心离开。

    有的人甚至还毫不避讳的喃喃自语:公孙续,你一定要顶住曹操的进攻,冲破曹军的阻拦安全进入城内啊!

    有第一个人,很快就有第二个人这样。

    然后是第三个……越来越多的人这样说。

    陶谦摸了摸胡子,他并没有阻止一众人的举动。

    相反他的心理活动跟这些人是一样的,只不过顾及徐州牧的身份,他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陶谦很清楚,公孙续如果被打退,等待他们的会是灭顶之灾。

    只有公孙续进入郯城或者战死在城外,这才符合徐州的利益。

    因为一旦他出事或者被围困在郯城,冀州的公孙瓒和青州的田楷才会着急。

    为了替长子解围或者报仇,公孙瓒会率领大军渡过黄河猛攻曹操的老巢——兖州,田楷也会率领数万青州兵杀到徐州,找曹操拼命。

    这一幕的出现,才是对徐州方面最有利用的情形。

    听说公孙续的挥下战将如云,幽州战马独步天下,曹操想活捉或者临阵斩杀公孙续,只怕很难出现这种情况。

    因此最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两个公孙续战败逃跑或者冲到郯城城下。

    随着战事的进行,陶谦也在不知不觉间加入为公孙续祈祷的阵营当中。

    只不过其他人在明面,他在心里而已。

    ……

    半个时辰之后,眼见守在城外的曹军越来越少,陶谦一声令下,郯城城门敞开,吊桥轰然放下。

    大儿子陶商出动,带着两千丹阳兵和四千普通的士兵,共计六千人马扑向城外的曹营。

    见证儿子带兵出城,陶谦看了一眼旁边的心腹曹豹。

    顺风仗你都不敢打,难道真的被曹军吓破胆子了?

    或许是感受到自家主公质疑的眼神,曹豹嗫嚅几下之后这才主动请战:

    “主公,不如我率领一支人马出城为大公子掠阵如何,万一有什么事情也好有个照应!”

    “行,你下去吧,记住,无论出了什么事情,都要把商儿安全的接应回来”

    “诺”

    曹豹应诺一声,然后匆匆离开。

    自己的心腹爱将总算有所表示,陶谦的心里好受多了。

    不然的话,日后本州牧再把军权交给你,其他人肯定不服。

    陈登看着城外曹营稀稀拉拉的部队,他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曹操和戏志才之流应该不会犯这种错误啊。

    把所有的精锐都抽调到前方,参与围攻公孙续的大战当中,靠近郯城这边一支重兵都不留。

    哪怕是把老弱病残拉过来造成一种重兵守营的假象也好啊。

    他们是连战连胜瞧不起徐州兵的实力还是在营中布置的有伏兵?

    没作过多的考虑,陈登就偏向于后面这种情况。

    曹操和戏志才肯定给陶谦挖了一个大坑,引诱他上钩的,并且趁机拿下郯城。

    想到这里,陈登全身都冒出一阵阵凉意,额头的汗水不停的往外冒。

    没作过多的迟疑,他就来到陶谦的面前,把自己的想法如实说了出来。

    没想到陶谦在感激的看了他一眼之后并没有作下一步的举动,反而安慰陈登说:

    “元老放心,你的担忧我早已经想到,可是公孙续现在就在远处和曹军血战,这个时候我们没有任何表示,会不会寒了公孙瓒和公孙续父子的心,日后徐州再有劫难,谁还敢替我们解围?”

    “再者我已经把两千丹阳勇士交给商儿带领,还有曹豹的人马接应,他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的。”

    “还有,我已经交代商儿,一但曹军真的有埋伏,不要恋战立即撤回郯城,只要我们作出姿态,就算公孙续出了什么事情,公孙瓒也不会怪罪到我们头上,他只会找曹操的麻烦。”

    陶谦摸着胡子,把心中的想法一一道来。

    陈登霍然一惊,原来对方早就发现曹营的不对劲,只不过为了表演一番让公孙瓒找不到翻脸的理由,这才故意让平平无奇的大儿子陶谦出战。

    果然是老狐狸……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