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在三国建座城 > 第389章 处置南匈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处理完了代郡乌桓单于反叛之事后。

    大将军苏木又带着自己的儿子朝着并州赶去。

    此时因为国营牧场的发展,生活在并州的匈奴人也是繁衍了起来。

    没有了粮食的危急和生存的困扰,经过十几年的繁衍和发展。

    并州的匈奴人成倍的增长了起来。

    各处国营牧场竟是有安排不下匈奴人的情况出现了。

    若是汉家子,从小进了学堂,哪怕不能升入大学堂之后为吏做官,也能学个算数手艺的出来做工。

    可是这些匈奴人不行。

    他们对于学习一窍不通,偶有几个能学进去东西的匈奴人按照比率来讲也还是太少了。

    这些匈奴人现在和大汉本地汉人融合的还不够。

    时间还是太短了,这些匈奴人的孩子生下来只会放牧骑射。

    会骑射的小部分纳入到了大将军麾下的骑兵队伍中。

    剩下的就和会放牧的由并州本地的国营牧场消耗了。

    开始还好,大家都在牧场内有活干。

    后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又增添了不少匈奴人。

    渐渐地国营牧场内,匈奴人都快要比牧场里的战马多了。

    大将军苏木北巡之前,荀??彩墙?饧?虑樗偷搅舜蠼??陌竿飞稀

    涉及到并州的南匈奴,只有大将军苏木才能做出决断。

    大将军苏木坐在马车上一边赶路,一边拿着一份文书递给了坐在一旁的儿子。

    “看看,你有什么想法?”

    苏争见父亲问起,双手接过了文书,展开一看。

    文书上详细的介绍了并州南匈奴的情况

    各地国营农场内的匈奴人加起来竟是有五万余人。

    苏争拿着手中的文书也是皱紧了眉头。

    “这胡人太多了一些,怕是会影响并州稳定!”

    “如何应对?”

    “不如迁胡入汉?”

    苏争望着父亲试探着问道。

    “如何迁?迁往何处?”

    苏争见自己父亲满脸笑容的鼓励自己,也是继续说道。

    “大河沿岸以及青州之地因战乱频生,人口稀少,不如迁并州胡人过去安居……”

    “哈哈哈,胡人去大河沿岸如何生存?他们可不会耕种捕鱼汉天下的掌控者了。

    为了居住舒适,大同城内的厂子都迁到城外了。

    大将军苏木正在感伤时,鼻子间也是传来了一阵刺鼻的煤烟味。

    他揉了揉鼻子抬头望去,只见大同城北方稍远一点的地方有浓烟升起。

    不知道是什么厂子燃起的浓烟。

    浓烟顺着大风飘向了草原,只有少部分传到了大同城这边。

    大同城内还是有不少居民是靠着附近的这些厂子生活的。

    不然靠着大同城种出的粮食根本养不活现在大同城内的人口。

    只能是利用工厂生产一些产品运到冀州去换些粮食回来。

    大将军苏木没有在城外耽搁太久。

    因为大同本地的官员和南匈奴的头人都在等着他呢。

    他轻催战马,与这些人见面寒暄了一阵儿,就来到了大同城内的城主府。

    城主府依然是老样子,每日里都有人在洒扫。

    苏木带着儿子住进了城主府的后院

    趁着赵云带人安置时,他也是带着自己的儿子在院内走了走。

    一边走一边和自己的儿子介绍了一下当年他和蔡昭姬二人在这城主府发生的故事。

    大将军苏木逗得自己儿子时不时地大声发笑。

    到了晚上,大将军苏木也是带着自己的嫡长子在大同城剧场举办了盛大的晚宴宴请了南匈奴的各部头人。

    借着晚宴,大将军苏木也是在谈笑间就将南匈奴人分为了左、右、前、后、中五部。

    这五部南匈奴人分别居住在并州东西南北中各处郡县。

    每部南匈奴居住地置匈奴小帅一人。

    又以汉人为司马监督匈奴各部。

    其中南匈奴左部有众万余落,居祁县;

    南匈奴右部有众三千余落,居蒲子县;

    南匈奴前部有众四千余落,居新兴县;

    南匈奴中部有众六千余落,居大陵县;

    其余南匈奴部众在各地国营牧场生活,由各地牧场负责监督。

    至此,并州南匈奴部再也聚不齐,只能是等待时间的长河将他们与汉家子融合。

    文学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