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农门帝师的科举之路 > 第395章 准端鸿先生之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京城。

    朝堂之上。

    翰林院赵大学士,再次顶着众人诧异的目光上奏。

    皇帝来了丝丝兴趣,含笑道:“大学士畅言便是。”

    赵大人学士心里建设了一会,随即道:“皇上圣明,寒山书院山长端鸿先生请臣代奏。”

    此话一出,满堂震惊!

    端鸿先生的事?

    皇帝也是微微一诧,南宫鸿?

    他好好管着书院就是,怎么有事启奏,还是在朝堂上?

    此时,朝中众人都意识到了,这估摸着不是小事。

    还是请大学士代奏,有事啊,有事。

    赵大人随即将南宫鸿的折子拿了出来,开始复念。

    “皇上圣明,端鸿请奏,近年来,书院学子大都出身富贵,不知人间疾苦,端鸿忧心.....故拜托好友赵大人学士上奏,要为书院再加一条律法。”

    众人互相看了看,他们家中不少优异子弟都是寒山书院出来的,甚者,这朝堂上也是不在少数。

    山长要加规矩,直接加便是,可是这次放在了朝堂上???

    “先生道,日后书院结业弟子,须得前往底下乡镇,偏远之地,传道授业一年,方可离开书院结业。”

    众人!!!!

    南宫鸿是疯了不成!!

    他们送孩子不就是去为了好好读书,考科举,入官途。

    搞什么让众人去当教书先生,还是去贫苦之地。

    南宫鸿的意思,在场的官员都明白了,可是无人愿意往那里实行。

    自家精心养大的孩子去贫苦地教那些草民读书,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故赵大学士的话音一落,立刻就有人出来反驳了。

    当然没人敢说南宫鸿的不好,毕竟人家真材实料在那,在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地位在那,但他们可以说,书院里有人居心叵测,蒙蔽山长等等。

    皇帝听完全部,沉思许久。

    太子亦是震惊无比。

    南宫鸿的胆子真是大啊,这样的决策竟然敢提出来。

    寒山书院,大乾最好的书院。

    皇帝,太子,细细考虑着各方面的利弊。

    这个规矩,对在场的众人来说,无不是弊端,可是对于皇帝同太子来说,又或者是皇家来说,掌权者来说,无不是好事。

    一个体验过百姓贫苦,了解过百姓日常的进士,才能写出最好的文章,才能在官场发挥更大的价值。

    南宫鸿这一规矩,只是针对于寒山书院的学子,不是天下所有的学子,所以他损毁的只是那些想要寒山书院名声镀金的读书人,所以,这个要求,皇家可以答应。

    太子抬眸请示上方皇帝,皇帝转眸看他,父子二人心领神会。

    朝堂上,众人争吵不已,毕竟谁家没两个不成器的孩子。

    寒山书院教学严苛,方式又多,送进去两年,不成器也成器了,可是现在出了这个规矩,谁家舍得。

    再者,他们舍得,他们家里的老母亲,老父亲舍得?

    南宫鸿敢定这个规矩出来,肯定是打定了不准带下人,不准人接济的前提。

    毕竟那是去吃苦受罪,而不是享福镀金。

    皇帝冷目看着底下众人官员争吵的丑样,心中却是欢喜不已。

    大乾就需要干实事的官员。

    南宫鸿好样的!!

    “朕觉得这个规矩不错。”

    皇帝一言,文武百官哗然!!

    皇上觉得不错?

    在场官员,几乎是一大半人此时心中皆是欲哭无泪。

    而最前侧的户部尚书,则是上前行礼道:“皇上圣明,老臣觉得,端鸿先生这想法极为不错。”

    此话一出,户部尚书只觉得后背被几道仇视的眼光紧盯。

    是的,你家孩子都是有出息的,书读的都好,都上进,可我们家,谁家没个孽子啊!

    皇帝不管其他人反驳,含笑道:“钱尚书都觉得不错了,那就是真的不错。”说完,皇帝看向太子,笑问,“太子,你觉得如何?”

    太子上前,正色道:“父皇,儿臣觉得,寒山书院乃是为我大乾培养人才之地,故选拔人才更应该不拘一格。”

    “儿臣觉得,还应再加一条,书院入学着,只要考取学业合格,不论出身,皆可入学。”

    此话一出,在场不少官员只觉得心口更加疼了。

    但是寒门出身的官员,可就开心了。

    而翰林院的赵大学士继续道:“皇上,老臣赞同太子所言,皇上登基第一届科举一甲三人中,其中二人便是寒门出身,他们从未踏入过寒山书院,亦是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故可见,寒门子弟中,人才济济!”

    此话一出,皇帝甚满,连连点头。

    在场的官员酸了,一甲三人,第一届、

    不就是如今在北地干的声名远扬的齐大人,同在江州抵抗外敌的成大人。

    可是这寒门能出几个这样的人才啊!

    随即,御史中一人出列道:“皇上,这书院入学的学子出身可是前朝就定下的规矩啊,这,这岂能更改啊。”

    寒山书院,别名,官家书院。

    前朝?皇帝闻言面色微微有些不悦。

    他最讨厌做什么事都跟前朝比。

    前朝,那早就灭亡了。

    大乾好好的,跟它学什么。

    不等皇帝开口,太子已经道:“御史大人错了,规矩若是不对,那就该改。”

    “如今是大乾的天下,而不是大盛!”太子一声不是大盛,仿佛带了无尽的怒火说了出来。

    那御史身子一抖,这才明白自己说错了话。

    他赶忙伏地行礼道:“皇上恕罪,殿下息怒。”

    太子轻轻一哼。

    皇帝沉默了几息,凉凉道:“御史就该做好自己的本分之事,不要日日盯着这些鸡毛蒜皮小事。”

    “再者,我大乾可不需要士大夫撞柱劝谏君王的美名流传。”

    此话一出,底下的文武百官瞬间乖了。

    得,他们差点忘记这位刚刚登基的样子了。

    御史劝谏就不错了,还敢撞柱,估计还没撞,就被他们这位皇帝陛下下令拉出去三十大板打的半死不活了。

    “皇上圣明!”众人赶忙道。

    皇帝眸色微满,“传朕旨意,准端鸿先生之请,另加太子之法,送往寒山书院,公布天下!”

    “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即便心中不愿,此时也不得不同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