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农门帝师的科举之路 > 第478章 定亲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齐家村。

    齐村长看着崭新的两块进士牌匾,激动的老脸都红了。

    他们齐氏一族,又出了两个进士,何等荣耀啊!

    “好,好啊!”村长齐咏河激动的说,“后生可畏啊!”

    身侧的齐秀才颇有荣焉,抚摸着胡须喃喃道:“我齐氏一族先祖们在天有灵,看到这一幕定欣慰不已。”

    村长齐咏河重重点头,扭头看向齐秀才,“咏思啊,还是你对孩子教导有方啊。”

    “大郎中了状元,二郎又是探花郎,咱们整个顺州府都没出过这样的喜事。”

    齐秀才谦虚笑笑,“村长,你就别打趣我了,我教导了什么,都是孩子们自己用功。”

    齐咏河哈哈大笑,“你这个父亲功劳最大,若不是你,哪来的他们。”

    齐秀才摇头失笑,同齐咏河往祠堂里走去。

    水泥落成后,齐氏一族为了支持齐温玉,带头在商贾那里买了水泥,在村里铺了路,如今主干道修的平稳宽阔,附近的几个村庄无不羡慕,同时间,也是为了工部的水泥打了招牌。

    一时间,顺州府的水泥销量大增。

    转眼过去了半月。

    祭祖已经结束,齐秀才带着齐温行开始赶往京城。

    京城,户部尚书终是同意了齐温玉的提议,忍着心痛又批了一笔银子送去了工部,元武帝得知此事,可谓是哭笑不得。

    福安为此,还常常打趣,“陛下,也就只有咱们齐大人有这个本事从王大人那拿到这么多的银子。”

    元武帝笑道:“可不是,户部尚书那个守财奴啊,饶是朕,要银子都得费些口舌。”

    福安跟着直笑,御书房内一片欢声。

    元武帝看着户部尚书呈上来的折子,看完合上问福安,“外面来的那些商人带的货物卖到大乾很贵吗?”

    福安一听,正色回道:“很是昂贵。”顿了顿,他斟酌又道:“奴才觉得,可谓天价。”

    元武帝眉头微蹙,将折子放到了一侧,哼了一声,“弹丸小国,好大的胆子。”

    福安奉承道:“陛下说的是。”

    他看着元武帝脸色,恭敬又道:“也是咱们齐大人看不下去了,这才去了户部那要了银子,咱们自个儿造,让那些外族人赚不到咱们的银子。”

    元武帝面色稍缓,“你说的不错,怀瑾一心为国,最是忠心。”元武帝靠在椅背上,摩搓着指腹,沉吟道:“你让下面人细细打听那些外族商贾的动作,不要打草惊蛇。”

    福安垂下眼帘,“奴才遵旨。”

    齐温行跟着齐秀才很快回了京城,开始正式入翰林院上职,开始了自己的官途之路。

    八月转眼至,朝中风波渐起。

    终于熬到了先帝孝期过去的日子,礼部尚书亲自上言,恳请皇帝下旨选秀。

    中宫无嫡子,此乃大忌,元武帝为此忧思不已。

    可是孩子岂是那么容易来的。

    如今后宫中的嫔妃都是昔日他在东宫所纳,除了皇后,不过四人,如今皆有子嗣,若是不加以平衡,只怕日后会有大乱。

    元武帝思虑许久,又考虑到皇后的情形,只能答应明年三月,正式选秀,此消息一出,京城贵女无不欢喜。

    齐家后宅。

    先帝孝期过,京城要成婚的人家也抓紧了起来。

    齐家穆家私底下早已经商议好了一切,如今就等着孝期结束,齐家上门了。

    “娘放心,备的聘礼都是京城最好的,绝不会失了咱们家的面子,穆家那也不会有话说的。”秦宜宁将单子给周氏,请她过目。

    周氏接过来,含笑道:“你做事一向稳妥,我放心的。”

    \"也是我们家出身寒门,这些事也不大懂,还得劳烦你这个嫂嫂来做。\"

    秦宜宁柔声道:“娘莫要打趣我了,您既然让我管家,这些事我自然是要办稳妥的,您啊,就安安心心在家里做个老封君享福就好了。”

    周氏哈哈一笑,眸色愈发慈祥。

    “三日后就是吉日,这事得赶紧办,我马上就让人去穆家送帖子,把两个孩子的婚事定下。”

    秦宜宁笑着附和,“娘说的是。”

    襄王有情,神女有意,两家又是满意,齐温行同穆善仪的婚事很快定了下来。

    为表珍重,齐温行不知从哪弄了两只大雁送去了穆家,可是让穆家人满意极了。

    元武帝对于此事,也是乐见其成,早年,先帝曾想为齐温玉赐婚,谁料早有心上人,如今齐家穆家结亲,两家家主皆是他的肱股之臣,元武帝大手一挥,随即下令为二人赐婚,给两家的婚事又增添了一层荣耀,又给穆善仪赐了嫁妆,此消息一出,满城皆是羡慕。

    翰林院。

    邓文轩抱着书籍对着正在垂头修补文书的齐温行调侃着,“阿行啊,阿行,还得是你啊,陛下赐婚,何等荣耀啊。”

    齐温行虽未说话,可是周身好心情那是掩饰不住的。

    “你若是要成婚,按照你家的门庭,可以上奏请陛下赐婚的。”

    邓文轩一听,连连摆手,这事他家可不敢做,虽然也有这个面子。

    皇帝主动赐跟自己求的那能一样吗?

    齐温行放下手中的工具,看向了他,“你同子兴最近怎么了?”

    托勇毅伯府的福,郭子兴虽然名次不在前,但是人家出身好啊,儿子一中了进士,勇毅伯就上了折子,请求让郭子兴留在京城。

    元武帝一看,忠臣之家,这些年一直规规矩矩的,儿子也争气,不像那些军功出身的人家,靠着祖辈的阴封混日子,而是考起了科举,还在二甲之中,这样的人才,元武帝怎会不依,随即下了旨,让郭子兴入了翰林院做了庶吉士。

    勇毅伯府得知此事,一家子感激涕零。

    据说,当日,勇毅伯就带着一大家子祭拜了祖先,告知先祖,他们家出了个进士,还进了翰林院。

    那可是翰林院啊,丞相,阁老必备的镀金之地。

    他家儿子竟然有如此造化,勇毅伯府岂不欢喜。

    当然,元武帝对于此事也表示很满意,勇毅伯府这样感恩戴德的臣子很难让人不喜欢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