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农门帝师的科举之路 > 第481章 元武五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户部尚书王大人更是豪爽的批了大笔银子,大力生产琉璃制品。

    到大乾五年年终的时候,曾经那些价值连城的琉璃杯在大乾百姓的眼中已经随处可见了。

    若不是工业条件有限,生产条件艰苦,原材料需要成本外,齐温玉觉得这些东西变得烂大街都是正常了。

    但此物变得常见的好处还是很多了,尤其是在镜子这一项上,起初刚出来的时候,可谓是让大乾女眷喜疯了。

    如今不管公爵门庭,还是平民百姓家里,只要有女眷的,哪家没个工部出品的镜子。

    当然,最受欢迎的还是皇宫。

    乾清宫内。

    福安小心翼翼的伺候元武帝穿上龙袍,元武帝掀开眼帘,看着面前巨大的琉璃镜中的自己,面色渐渐缓和。

    “当年支持怀瑾任工部尚书真是太对了。”元武帝看着镜中愈发英武的自己感慨着。

    福安跪地帮着元武帝整理着腰间玉佩,奉承道:“陛下说的是,齐尚书真是神了,竟然能弄出这么清晰的镜子。”

    元武帝听完,哈哈大笑,他倏地抬手摸了摸自己笑起的眼角纹,轻轻一叹。

    这句叹息即便很轻微,福安还是听清楚了,心中不禁忐忑了起来。

    “福安,朕怎么觉得,朕老了不少啊?”

    福安心道,那还不是工部做的镜子太清楚了,陛下啊,您都三十多了,马上都四十的年纪了,怎么会没皱纹了,不过他当然不敢这么说的,想着,福安咧嘴笑道:“陛下正是壮年,哪里会老了。”

    “都是这工部做的这镜子太清晰了,饶是奴才脸上细微的毛发那都是能看见的。”

    元武帝听完,不禁失笑。

    他示意福安起来,语气和煦,“东厂最近事情办得不错,该赏。”

    福安恭敬道:“能为陛下办事,是奴才的福分。”

    元武帝微微一笑。

    福安他最大的优点便是,无论何时,在他面前都是足够恭敬,即便如今他的权力可以跟曹欢相较。

    又是一年年终,皇宫举行了盛大的宫宴。

    这一年,鸿胪寺可谓是忙得不可开交,周询更是硬生生的瘦了十斤肉。

    大乾名声在外,附近小国纷纷派遣官员来此恭贺元武帝新年。

    周询清闲了多年,终于迎来了事业的高峰期。

    与此同时,齐家饭厅,欢声笑语。

    齐长安今年也十一岁了,坐在桌前坐姿端正。

    倒是身边只有七岁的齐长宁,活泼的很,时不时的同齐秀才,周氏,撒娇卖乖。

    齐长安瞧着,心里那是一个劲的别扭,也是齐温行嘴巴快,直言道:“长宁如今这样可是跟长安当年有的一拼啊。”

    此言一出,齐长安白皙的小脸顿时涨红了,合着他小的时候也是像他弟弟这样不要脸?

    旁侧的穆善仪抿唇赶忙推了推齐温行的腰侧,瞪了一眼他不要逗孩子。

    齐温行见到夫人眼神,讪讪一笑。

    皇宫赐菜已到,一家团聚。

    齐秀才端起酒杯开口,“转眼你们都这么大了,如今也娶妻生子了。”他的目光从齐温玉到齐温行最后到两个孩子身上,齐秀才叹道:“二郎明年就要外放,也不知如今日这顿一样的团圆饭何时能再吃上。”

    齐温行在翰林院表现不错,已经得了明年外放并州做知县。

    此言一出,饭桌上众人皆是沉默了起来。

    直到齐温玉开口道:“并州清苦,到了那里你们要仔细身体。”

    齐温行笑着点头,同众人道:“不妨事的,当年大哥不是还和大嫂在北地待了那么多年,那会那里还在打仗了,并州虽然不比京城繁华,可也是安宁之处。”说着他看向穆善仪,“我同善仪会照顾好自己的。”

    穆善仪微微笑着,也道:“爹,娘,大哥,大嫂,你们且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官人的。”

    众人纷纷点头。

    周氏瞧着年少的夫妻二人,叮嘱着,“你们二人还年轻,在外切要小心,不可意气用事,夫妻相处之间,也要互相敬重,知道吗?”

    齐温行拉着穆善仪的手,二人重重点头。

    齐秀才见此,也不再多言。

    秦宜宁见状,赶忙暖场,招呼着大家伙吃饭,“饭菜都要凉了,今儿个这顿年夜饭,娘可是亲自下厨了,这机会可不是常有的,咱们大家伙还不赶紧尝尝娘的手艺。”

    齐温玉一听,笑道:“那得仔细尝尝,可是有些日子没吃到娘做的菜了。”

    齐温行也连连点头。

    齐长安,齐长宁两个小家伙也纷纷叫着好吃,哄得周氏喜笑颜开。

    绚烂的烟火不断,承天门外,户部今年批了大笔银子购置的烟火开始绽放,在外族使臣面前,毫不掩饰展示着大乾的富裕,强大。

    神武大街上,百姓们欢声笑语,结伴前去观赏烟火,共迎新春。

    史书记载,大乾元武四年,国泰民安。

    过完了春节,下了几日的雪终于停了,文武百官开始上朝。

    几日后,齐温行带着穆善仪去了并州。

    同年,元武帝下令擢升成良骏为泉州知府,由齐王领队,率领水军收复琉球。

    此道旨意一出,满朝官员,没有任何人反对。

    也许心中会有些许震惊,可是看着元武帝那执意的样子,最后皆是化作了一句,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琉球,从前,本就是大乾的国土,如今大乾国盛,为何不能将之收回。

    倒是成良骏,这位有着先帝第一届出身的探花郎,再次入了京城众人眼。

    这位即将四十,依旧孤身一人的新任知府,可谓是众人议论纷纷。

    不过好在,成家二郎如今已经登入庙堂,外放做官,子嗣颇盛,还将长子过继给了成良骏,如此落入别人眼中,便有了其他说法。

    有人说,成知府是心记挚爱,故此孤身一人不娶妻。

    也有人说,他是身患隐疾,这才没有成婚。

    但这一切谣言,皆被他后来的功绩所湮灭。

    大乾元武五年十月,泉州知府成良骏同齐王收复琉球,这块流落在外多年的土地,终于回到了大乾,从此,大乾的疆域图上,又多了一块地方。

    消息传回京城,元武帝大喜,遂率领文武百官前往太庙,祭拜祖先,告知天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