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农门帝师的科举之路 > 第105章 满月酒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齐秀才哪里不知他的想法,虽感念他的孝顺,但是他是一家之主,如今有了养活一家人的能力,自然不会要儿子的银子。

    他看着齐温玉,“我知道你的孝心,但是如今家里不缺银子,你且攒着就是。”

    齐温玉也能理解,随即点头,只想着,日后找法子贴补家里。

    “爹,那若是你同娘商议好了这事,你可一定要告诉我。”

    见齐温玉如此认真,齐秀才颔首笑道:“好说,好说。”

    外面的雪渐渐化去,天气也变得微微暖和了一些。

    齐温行的满月酒也终于到了时间。

    齐秀才这一支终于又添了男丁,村长齐咏河也是高兴的很,毕竟齐秀才就能读书,若不是时运不济,如今哪里会留在这小村里做夫子,如今大郎更是小小年纪中了童生,可以想象,这齐二郎日后一定天资聪颖。

    一大早上,村长齐咏河就找了自家媳妇。

    “夫人,周氏还未出月子,你带着几个村里妇人去咏思家帮帮忙,他家人丁单薄,你多照应照应。”

    村长夫人哪里不知村长的想法,齐家村出了读书人,她面上也有光,将来家里的孩子娶媳妇嫁人也都有面子。

    随即笑眯眯的道:“都听你的,我这就带人去。”

    村长齐咏河满意的点点头,娶的媳妇识大体就是有这好处。

    齐家,村长夫人带着几个村里妇人帮着齐家准备酒菜。

    周氏在屋里跟着几个妇人聊天。

    “你们看,二郎日后一定有出息,瞧瞧这鼻子眼睛长得。”有婶子笑道。

    周氏看着睡在一旁白白净净的小儿子,笑道:“婶子,你可别夸他。”

    那婶子笑道:“没有夸,我说的是实话,你瞧瞧你家大郎,多聪明的孩子。”

    “听说,在县学读书次次都是第一名。”

    旁边的几人一听,这齐大郎还真是不得了了啊。

    次次第一,那可是县学,那秀才可不是板上钉钉了。

    一时间,众人心思都热络了起来。

    “秀娘,大郎今年十一了吧?”有人笑问。

    周氏理了理齐二郎的小被子,点头道:“是啊,过年了就十一了。”

    那妇人一听,面色一喜,\"大郎这么聪明,学问这么好,那不是十三就能中秀才了。\"、

    这话一出,众人更加兴奋了。

    齐温玉这个好苗子,她们都盯了很久了,可惜年纪太小,如今已经十一了,这日子过的这么快,日后中了秀才,也都十三了,到时候定亲刚刚好的事。

    谁家姑娘,侄女,外甥女,一嫁过去就是秀才娘子,甚者举人娘子,若是命好,还不得是官夫人...

    “秀娘,这大郎日后的亲事你们得早做打算啊。”有妇人道。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搞定了秀娘,这事还不好说。

    一时间,众人都毫不热情的介绍了起来。

    周氏听了好半晌,渐渐反应了过来。

    角落里坐着的齐舒婉,面色麻木,小心翼翼的出了房间。

    “大哥,大哥,屋里婶娘们要给你说媳妇。”齐舒婉跑到齐温玉身旁轻声说着。

    此时父子二人正在迎客,齐秀才见齐舒婉跑来,眉头一皱,这天气,出来做什么。

    陡然听到齐舒婉这么一说,齐秀才愣了愣。

    他也是经历过少年时的,他扭头看向齐温玉,大郎过了年已经十一了啊。

    齐温玉嘴角一抽,这些婆婆婶婶还真是不放弃啊...

    齐秀才......他终是疏忽了,难怪大郎想要他们搬去县城。

    “舒婉,你去房间照顾你娘和二郎。”齐秀才反映了过来安抚道。

    齐舒婉听见她爹这么一说,撅撅嘴,点了点头。

    那些婶子还真是热情,提到大哥就跟看到肉一样,不过大哥才十一,将来的嫂子到底啥样啊,她带着疑惑进了屋里。

    齐二郎这场满月酒,齐秀才夫妇办得还是很体面的,那菜色在村里还真是头一份,那些婶娘们一看,心里的想法更加热烈了。

    这么好的人家,谁不想早早定下。

    屋里的周氏,“......”

    她第一次知道这些村里妇人这么热情,好家伙,她家大郎才多大就被惦记上了。

    当晚,周氏心有余悸的同齐秀才说着。

    “你可不知道,那张婶子,恨不得将她侄女送过来亲自相看了。”

    “还有王婆婆她的表姑侄女.......”总而言之,一大堆没听说过的亲戚。

    齐秀才嘴角一抽,难怪大郎如此。

    他随即将前些日子同齐温玉说的事情告诉了周氏。

    “秀娘,之前你坐月子,我不想你操心,就没告诉你。”

    “前几日大郎同我说,想要举家搬迁到县城。”

    周氏一怔,“还有这事?”

    齐秀才点头,“这事我想问问你的意思。”

    周氏垂下了眼眸,心中思索着家里的存银。

    “如今县城的房价如何呢,咱们一家人过去,首先就得置办宅子,日后还得养孩子...”

    齐秀才轻轻的握住了她的手道:“这事我想过了,这些年辛苦你了。”

    “去了县城我可以继续教书,舒婉同二郎你不必担心,咱们养得起。”

    “至于大郎,咱们的儿子你也知道,他心思一向成熟,他早就有了这打算,他写话本的银子,已经足够他这几年读书的费用了。”

    周氏闻言,轻轻一叹。

    这孩子怎么就这么......

    齐秀才轻声道:“这些日子也是疏忽大郎了。”

    周氏点头,今儿个可是吓到她了,村里人这些操作真是把她惊呆了,偏偏娶媳妇这事,她还真不好拒绝,大郎年纪小,总不能一直年纪小吧。

    都是同宗同族,若是说错了话,他们一家可就是得罪人了。

    “大郎年岁不小了,过几年就能定亲了,舒婉也看着也大了。”齐秀才轻声说。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大郎读书如此好,将来怎会甘心听从父母之命娶一个大字不识的女子为妻,还有舒婉,周氏哪里舍得她唯一的女儿嫁给在地里刨食一辈子的人。

    周氏点头道:“我知道相公的意思。”

    齐秀才轻轻一叹,“那此事就定下了。”

    “等大郎回了县学,我们就可以操办此事了。”

    周氏点头,“成。”她笑了笑,“等过些年,孩子们大了些,咱们还回齐家村养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