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农门帝师的科举之路 > 第114章 院试3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齐温玉轻轻点头,他爹虽然赚不了什么大钱,但在村里还是很受人敬重的。

    平民百姓对待读书人向来高看几分,更何况是一位秀才公。

    那些中了进士的都做了官,在百姓眼里高不可攀,中了举人之流的也大部分想了法子在外做个小官,故此乡镇村中最常见的唯有人人口中的穷秀才等人,比起没有用处的童生,秀才当然是最受人敬仰。

    天色渐渐亮了起来,紧闭的贡院大门也终于有了动静。

    三人拿起自己的考篮,开始去前面排队。

    齐秀才同他们招手,“你们好好考,我们在外头等你们。”

    三个少年重重点头。

    暗红色的贡院大门缓缓打开,里面走出了两排兵将。

    铜鼓声响起,众学子开始一一进场。

    周询的眼睛四处瞄着,见到在末尾的韩子笙,咧嘴一笑。

    韩子笙朝着他点点头。

    众人进了贡院里头,开始一一查验户籍,作保,身上的衣物,食物等物。

    经历过了童试,齐温玉早已经习惯了这种查验方式。

    进了房间,他面色淡定,非常痛快的脱得一丝不剩,检查的士兵微微一诧,心道这少年好生麻溜。

    齐温玉这么配合,他自然也配合,三两下就检查完毕,示意他可以进入考场。

    进了场地取了号,齐温玉定睛一看,面色稍缓,老天保佑不是厕号。

    他随即拎着自己的考篮进了小屋。

    还是这种熟悉的感觉,狭小的考棚,两块简陋的木板,挂着的铃铛,中间的大水缸。

    考生一一进场,铜锣声响起,里面安静了下来。

    同县试一般,知府大人亲自讲话,一波心灵鸡汤响起,众人仿佛打了鸡血一般,热血沸腾。

    官兵将卷子一一发下,过了片刻,宣布考试正式开始。

    正式第一场,策论。

    齐温玉看着那小木板上的题目,沉默了下来,他就想知道这是哪个二货出的题目。

    功德!

    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写在板子上,震的众位考生久久没有恢复平静。

    功德二字讲究的可就是多了。

    做好事是功德,可是做好事的是何人?

    齐温玉不紧不慢的研墨,开始思考自己曾经看过的无数书籍。

    功德二字在如今,可不是一般人能受得起的。

    科举考试自然也不是玩笑,考官主要考察的还是考生的知识水平,所以这事必须得从书中寻起。

    尚书第一篇。

    这篇功德只能用来赞扬皇帝,这功德二字也只能落在他的身上。

    而古往今来的皇帝那个不敬仰三皇五帝,而其中尧帝,首排第一。

    “日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云恭克让,光被四表.......”一番铺垫,齐温玉发挥了现代网络中看过的无数吹牛之词,将现任皇帝的功德挥挥洒洒的下了出来,其中着重突出,皇帝结束乱世,建立王朝,这才有了他们的出生,他们如今的好日子都是这位皇帝给的,不然他们现在就是金人的小奴隶,想到小奴隶这个角色,齐温玉还真的入了心,若不是这位皇帝,自己若是穿越来还真成了奴隶来着。

    “...........”

    对面的考棚的学子,呆若木鸡的看着对面的齐温玉那幅越写越激情的样子。

    功德,功德,不就是功德吗?

    为何这位考生看起来有些猥琐怪异来着。

    从太阳高悬到日落金山,齐温玉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放下了手中的毛笔。

    总算是将这篇吹牛文章写完了,真是累啊。

    在县学读书这么多年,天天做哪些正儿八经的文章,如今换成这个,还真是有些不适应了。

    不过好在,自己的文笔不减当年,他敢保证人,阅卷官见了他的文章,定会惊诧不已。

    赞颂皇帝的,谁敢说不好。

    终于到了时辰,众人一一出了贡院。

    齐秀才二人早早的在外头等着,见到他们出来,众人都一直选择不问成绩。

    几人开开心心的回了客栈,吃饭洗澡睡觉,然后继续第二天考试。

    次日的考试倒是简单的了不少。

    只考试帖诗和《圣谕广训》。

    齐温玉在县学三年,学习的好处便在这里显示出来了。

    三年的时间,在林夫子的教导下,他的诗词也是精益不少。

    一篇压韵诗词,对如今的他来说,简简单单。

    又是一顿看呆对面学子的操作,齐温玉完美的答完了卷子。

    今日考完,就可以回去等成绩了。

    若是榜上有名,就可以参加下面的复试了,若是落榜,那就可以收拾收拾东西回家了。

    次日,府城一处阅卷处,阅卷官捧着糊上名字的卷子,看得目瞪口呆。

    一旁的同僚好奇的唤了一眼他,“王兄,怎么了?”

    那位姓王的阅卷官抿了抿唇,将卷子递给了一旁的人,“请掌眼。”

    那阅卷官接过,看了半晌,摸着胡子激动道:“大善,大善!”

    姓王的阅卷官,“......”

    善,大善,一份吹牛皮的卷子...不过这小子的底子确实不错,竟然引据的这么好。

    二人这边的动静,吸引了其他几人,几人纷纷一同传阅,看完,各有所思。

    有人口中说着,“我大乾有如此读书人,幸矣!幸矣!”实则内心,不少人吐槽,此人真是不要脸,绝对是考了许多次不中的老童生,瞧瞧这圆滑的用词,这熟悉的感觉.....

    “我觉得这卷子可以入前榜了。”一人提议道。

    几人沉默了几息,纷纷点头。

    谁敢说皇帝的不好呢,而且人家答得确实是妙啊,有理有据,字写的也漂亮。

    客栈里,齐温玉三人在齐秀才的监督下,又悬梁刺股的学习了两日,终于熬到了放榜的日子。

    郑鲜早早的便在那里等候,他从前头挤到后头。

    看到齐温玉同成良骏的名字,心中显然有准备,但是在末尾见到周询,就有些沉默了。

    他嘀咕着,“真是看不出来,周学子天天看话本,竟然还真的中了,莫非他早有把握?”他产生了自我怀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