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农门帝师的科举之路 > 第195章 翰林院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顾管家一来,这事自然交给了他。

    要说京城水深,齐温玉二人看了一天都没看到什么好地方,顾管家不过半日,就按照二人的条件,找到了好地方。

    所以说,这京城啊,官位的重要性。

    顾总督虽然即将致仕,可是一品总督的身份在那摆着的,家里两个儿子也是有出息的,女儿也是侯府管事的媳妇。

    小院里。

    人牙子在顾管家的陪同下,拜见了二人,见到二人如此风姿,心中啧叹,状元郎,探花郎,果然好样貌,他对着二人恭敬的行礼,开始介绍自己,“小人姓冯,二位大人直接叫小人冯牙子便好。”

    顾管家示意他说正题,冯牙子笑道:“二位大人要的地方,小人已经选好了。”

    “这乌衣巷就有三处,还有隔壁的榆林巷也有两处。”

    京城,分为四个区域,所有区域又有多个巷子,这里面可是有学问的。

    皇亲国戚,做官的,商贾,寻常百姓可都是分的清清的。

    士农工商,在这种地方便是显得特别清楚。

    当然做官的,这巷子里区分就多了。

    乌衣巷,榆林巷便是齐温玉他们官位聚集之地了。

    二人要求简单,两进的小院,价格适中便好。

    冯牙子也是考虑到二人的情况,选了那种最好能拎包入住的那种。

    齐温玉二人也时间颇为紧张,也不耽搁,直接表明全部都要看。

    新任进士入职,京中职位自然变动不少,连顾总督这种级别的都要致仕了,京城要离开的老官自然更多了,一时间,宅子还真是空置了不少。

    官位升的自然想要往好的地方搬去,榆林巷乌衣巷这种档次最低的地方自然就空下了。

    几人就近,先是乌衣巷。

    乌衣巷的宅子有些年头了,但都是官邸,保养修建的自然不错。

    京城这里的宅子同北方不同,虽然是两进,但也是分成院子带着小花园的,颇具江南之风。

    二人看了大半日,最后敲定了乌衣巷的两处,也算相邻,价格也是适中,经过顾管家的砍价,齐温玉那宅子定了两千三百两。

    成良骏的则是稍稍大了些,则是两千七百两。

    契书是顾管家亲自跟着办得,墨砚也跟在后头,他是齐温玉身边最亲近的,日后齐家这些事可都得他来管。

    二人去了衙门办了契书,因为都是官身买卖,差役动作极快,一盏茶的功夫就结束了。

    顾管家将热乎的契书递给墨砚,笑道:“你在齐大人身边这般得力,我看着也高兴。”

    毕竟是顾家出来的奴才,顾管家总是偏爱几分的。

    墨砚咧嘴笑道:“我也是运道好,公子这才瞧上了我。”

    当初在顾家,伺候齐温玉的小厮可是有四个,可是最后离开的时候,齐温玉可是只带走了他。

    顾管家笑了笑,“好好伺候齐大人。”

    墨砚点头,二人一同回去给齐温玉他们回话。

    定下了宅子,二人随即又从牙行那里买了两个婆子,一个看门的。

    毕竟是官家宅子,面子上总是不能丢的。

    晚上,齐温玉同成良骏二人在一块吃饭,齐温玉忍不住同他打听了成家村的事情。

    成良骏也不隐瞒。

    “他们想要我做官的名头,每年送的年礼是不会少的。”这些就够他家吃喝了。

    成家村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当官的,自然希望成良骏越来越好,那些富户还不赶紧送银子。

    “再者,商户的政策要变了,他们又不是傻子。”

    齐温玉点点头,“商贾之中,消息最是流通,一点子风吹草动他们都是知道的。”

    一个京官,在北溪县那小地方,名头足够他们做生意了。

    成良骏颔首,继续吃饭。

    齐温玉不由的想到了郑光远,郑家如此热衷于同他家结亲,除却郑光远对齐舒婉有几分情意外,他才是最大的原因吧。

    有个做官的大舅哥做靠山于做生意的他来,是最好的选择。

    ............

    诸事皆定,终于到了二人上任的日子。

    官服礼部早已经送到。

    天色还未亮,齐温玉便起了身,在墨砚的伺候下换上了墨绿色的官袍。

    苦读多年,终于成了官,齐温玉心里之喜可想而知。

    吃早饭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的,唯恐汤水洒在了衣服上。

    门外,马车已经备好,新买的小厮提着灯送二人出门。

    这个时辰的乌衣巷,都是进宫入职的,同齐温玉他们这般出行的不知多少。

    齐温玉上了马车,墨砚咧嘴笑呵呵的驾着车,心里火热热的。

    这么些年,他也是彻底熬出头了。

    主子成了官,他的身份也高了,他得赶紧的同周围的其他大人的小厮打好关系,了解附近的情况,如此才能帮助主子。

    先帝建朝之后,遵前朝规矩,翰林院继续负责国家考议制度、详正文书、谘议政事的事情,同时也是中书省等地储育人才的地方。

    翰林院主负责人为正五品学士。

    其下侍讲学士各两人为从五品,侍读、侍讲各二人为正六品,下面便是修撰同编修,再下还有检讨,博士,典籍,侍书等等。

    齐温玉同成良骏这两个六品七品官在这位置还真是不低。

    但是,翰林院这地,却是最不缺状元同探花的。

    毕竟进入这里的,哪个不是科举成绩最好出来的。

    如今掌管翰林院的赵大学士,便是先帝时候亲点的榜眼,酷爱研究史书,如今已经四十有一,按照他这个年纪同资历,若是在其他地方怎么也是三品官了。

    二人到了翰林院,首先便是拜见这位上司。

    翰林院正屋办事处,赵大学士摸着胡须眯眼看着史书,颇为悠闲。

    “咚咚咚。”

    外面的庶吉士钱欣德敲门来报,“大学士,新科状元同探花郎到了。”

    赵大学士依依不舍的放下了手中的史书,顿了顿,轻声道:“让他们进来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