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农门帝师的科举之路 > 第264章 打算种什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齐温玉道:“你是跟着表哥过来的,我自然该助你一臂之力的。”

    说着,将昨夜的书信交给了他。

    让他将信送回富安府。

    院子里,董玉郎收拾一番后,跟着墨砚等着齐温玉,也正式做起了齐温玉的小厮。

    跟着齐温玉到了棉花田,纪大人见着他,微微一惊。

    “齐大人,这,这不是那天晚上的外族少年?”纪大人仔细回想着。

    他记得那日齐大人吩咐了他一些事,当天晚上就给了银两让他离去了。

    这才多久,这少年就回来了,还摇身一变成了齐大人的小厮。

    得了种子,棉花种植又是顺顺利利的,齐温玉心情大好,眉开眼笑道:“不错,我见这孩子机灵,事情做的不错,我就留他在身边了。”

    纪大人见齐温玉这副神色,又破天荒的收了这有着外族血统的董玉郎在身边,顿时明了了。

    他记得当时好像是寻什么种子来着。

    纪大人心中一动,上前拉着齐温玉的袖子单独来了边处。

    墨砚站在远处,不知为何,只觉得如今的纪大人姿态竟然有些猥琐来着。

    “老纪,你这是做什么?”齐温玉不解问。

    纪大人环顾四周,见众人站的远远的,这才放心说话。

    “齐大人,你知道的,老纪我向来不爱多嘴,只是如今,我是实在忍不住了。”

    齐温玉颔首,“你说?”

    纪大人嘿嘿一笑,“我记得你那日是让董玉郎寻某样种子吧?”

    齐温玉默了,片刻后点点头。

    纪大人继续道:“齐大人,如今我是最信你的,你说种什么就种什么,你瞧瞧,咱们地里的这些棉花就是最好的例子。”说到此处,他搓搓手,笑眯眯的问道:“你且同我透露一下,你接下来打算种什么?”

    齐温玉,“......”

    纪大人见他这副神色,便知肯定找着了,面上的笑容也愈发灿烂了。

    齐温玉,“......”

    难怪府城众人都称呼他为老纪,这人相处久了当真是自来熟的那种好脾气。

    齐温玉心中一叹,斟酌片刻,这才开口,“此物我也是曾经在书中看到的,没有经验,这才小心了些,便想私下里试验一番,若是成了,我再禀报上去。”

    纪大人明白了,拱手道:“大人之心,皆是为了百姓,下官佩服不已。”

    “只是这,能够透露些许?”

    齐温玉虽然好奇老纪为何一直询问,但也没有多想,毕竟这事日后总要说出去的。

    况且老纪这人确实不错。

    “是一种前朝时期便消失的果类种子,我查看了汉时古书,才知晓此物。”

    都追溯到汉时了,又是果类,老纪还问什么。

    他还以为跟棉花似的,这种利国利民的好东西。

    他随即拱手,“齐大人,是下官多嘴了。”

    “你且慢慢研究,下官等你好消息。”

    见他这般干脆松口,齐温玉也是微懵,后来一想也是,毕竟果类在现在的大乾确实不受欢迎,比起麦子红薯等物,确实不入官员的眼。

    他决定寻找甜瓜种子,也是考虑到了这里的地理条件问题。

    毕竟北地地域独特,又是如此贫瘠。

    如今行商律法已开,北地想要脱贫,棉花固然重要,可若是将甜瓜售往南方,赚钱的前景也是颇丰的。

    他之所以先行试验,一是没有把握,其次也是果类销售问题。

    若是有了产出,他还得从商贾这里下手,可是如今富安府这里,哪有什么大商户来此。

    所以,他得借棉花这阵风。

    想着,他看向边侧的棉花田,感慨着,“老纪啊,咱们主要还得靠这片棉花啊!”

    纪大人连连点头,“可不是。”

    他老纪做了十多年的官了,这片棉花田估计是他最辉煌的政绩了。

    镇北王府。

    父女两难得有功夫聚在一起吃了顿午饭。

    都是习武之人,家里也没太多规矩,饭桌上,镇北王笑道:“前几日,富安府楚大人给我来了信,新来的那位通判当真是个有能力的”

    孟萱闻言,放下筷子,听镇北王说话。

    “他们在城外种的那片棉花,你也知道吧,如今可是顺顺利利的开花了。”

    孟萱点头,“下面人有说过。”

    “比起前面那位,确实...\"孟萱没有说完,只是面色愈发难看了起来。

    北地这般贫困,百姓活的这么艰难,前任通判竟然还能贪污,实在是不耻也!

    这等小人,若是在军中被她发现,估计早就死几遍了。

    镇北王摆手道:“前头那个混账岂能跟现在这个相提并论。”

    孟萱点头,“父王说的是。”

    镇北王继续道:“阿萱,你可知若是咱们北地真能种出棉花,那些荒地都能变成田地,代表着什么吗?”

    孟萱想到那幅场景,心中亦是激动不已。

    “那么北地百姓的日子将不会过的这般艰难,那些没有活路的人也不会背井离乡。”

    镇北王颔首,“若是真如我们预想这般,那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了。”

    “日后北地逐渐富裕,百姓们的日子也能过的越来越好了。”

    孟萱嘴角微翘,“这位新通判真乃奇人也!”

    镇北王闻言,哈哈大笑,“倒是鲜少从你口中听到夸人的词句。”

    孟萱浅笑道:“父王说笑了。”

    看着正是芳华之年的女儿,镇北王叹道:“也是父王无用,年纪大了,让你一个女儿家守着边疆,不然你这个年纪,正是。”话未说完,孟萱已经打断了他的话,“父王的意思女儿知道,只是我并没有成婚的打算。”

    镇北王嘴唇微动,他虽骄傲自己唯一的骨血胜过天下男子,但还是希望她能得知心之人度过一生的。

    “军中青年无数,就没有你能看上的?”

    孟萱摇头,淡淡道:“没有。”

    镇北王,“......”

    十万大军啊,就没有她喜欢的。

    也罢,自己闺女,一向跟别的姑娘家不同。

    “父王今日找我,便是要说此事吗?”

    镇北王还不了解自己闺女,他摇摇头,赶忙道:“不是,不是。”

    “我是想告诉你,京城已经盯上小山村那块了,锦衣卫估计这段时间行事会频繁些,你同下面人说,不要太过严苛,免得京城多想。”

    孟萱面色郑重了起来,“女儿知道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