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农门帝师的科举之路 > 第338章 奏折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想请齐大人,以沙洲知州的名义,上书朝廷,请封郡主孟萱为大军统帅!”镇北王的声音瞬间变得铿锵有力。

    齐温玉沉默了下来。

    以他的名义上书朝廷。

    也是,此时此刻,还有谁能比得上他这个沙洲知州更有说服力。

    他是边疆最大的官员,也是同沙洲生死共存的官员。

    如若沙洲失守,他难逃一死。

    所以他选择孟萱,也是将生命,将未来的官途,将全城的百姓交在了孟萱的身上。

    “齐大人,本王知道你不是那些读酸腐诗书的人。”镇北王再道。

    齐温玉思虑许久,考虑了全部的利弊之后,他的目光缓缓落在了镇北王身上,随后作揖行礼。

    “在下官的心中,郡主便是最好的统帅。”

    镇北王心中顿时一松。

    他知道齐温玉同那些文官不同,但是齐温玉能如此轻松的答应了此事,他亦是惊讶的。

    一个不带偏见看着阿宣的人。

    他可惜啊,上天为何让阿萱是个女儿身!

    但齐温玉答应了。

    “好,好!”镇北王激动的说着,“好,好!”

    齐温玉微微笑着,“城中还有诸多事务,下官就不扰王爷歇息了。”

    镇北王颔首笑着,“去吧,去吧。”

    齐温玉回以笑容,缓缓退了出去。

    很快,沙洲知州亲笔写下的奏折送往了京城。

    同时间,身在永州府的秦宜宁母子也决定回去了齐温玉的家乡,齐秀才夫妇的所在地,北溪县城。

    尽管秦老夫人努力劝和,秦宜宁还是决定前往。

    秦同知坐在旁侧,心中满是同意赞赏。

    “宁丫头说的是。”

    “如今怀瑾远在沙洲,她身为媳妇就该回去侍奉公婆,再者,小长安出身到现在,亲家他们可都没见过了。”

    秦老夫人闻言,原本想要说出的话也不说了。

    秦同知哪能不知他娘的想法,她是怕万一齐温玉有了什么意外,宁丫头母子在齐家会受罪。

    毕竟孤儿寡母的,日子怎会好过。

    秦同知幼年时候吃过这苦,自然也知道这滋味。

    可是齐家不同啊。

    “母亲,怀瑾的弟弟今年也不小了,估摸着明年也能下场童试了。”

    “宁丫头身为长嫂,回去也好。”

    “还有您忘了,他家姑娘上个月不是诞下了长子,您还送去了贺礼。”

    是的,就在上个月,齐舒婉生下了一个男孩,而郑光远还未归来。

    可想而知,如今齐家夫妇心里有多担心。

    秦老夫人蹙眉轻叹,“你所说的我自然知道,可是宁丫头一个人带着孩子,我哪里能放心。”

    秦同知道:“宁丫头如今已经出嫁了,母亲,她若是一直留在家中,如今这局势也是不妥的,再者齐家家风严谨,亲家夫妻都是贤名之人。”

    不等秦老夫人继续说,他又继续道:“儿子会派人跟着宁丫头母子一同回去的。”

    “您且放心,谁也不能欺负了我的女儿同外孙!”

    秦老夫抬眸,难得认真的打量了一次这个儿子,许久,才道:“你难得有个当爹的样子。”

    寡妇不好做啊,秦老夫人年轻时候便是深受其苦。

    不过好在,齐家还有个二郎。

    如今啊,她日日烧香拜佛,便是期待着边疆安稳,怀瑾平安啊!

    远处的小佛堂里,秦宜宁跪在佛像前,轻声念着佛经。

    林芝从外头小心翼翼的走了进来,跪在旁侧轻声低语,“夫人,老夫人同主君同意您回北溪县了。”

    秦宜宁的眼眸缓缓睁开,她扭头看向林芝,面上终于有了丝丝笑容。

    “官人知道我能回去,他一定开心。”

    林芝咬了咬唇,轻轻点头。

    秦宜宁道:“你去给长安收拾东西吧,他自从出生还未见过阿爷阿奶了,这次回去,爹娘一定高兴...”她自言自语的起身。

    旁侧的林芝鼻尖一酸,重重的点头。

    “奴婢这就去。”

    边疆的战事愈发吃紧了,朝廷上也一直争论着。

    永州距离北地又是如此遥远,什么消息传到这里,都是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了。

    她知道,她家夫人心里难受啊。

    去了北溪县,好歹是主君的家乡,能替主君侍奉公婆。

    也许这样,她家夫人心里才会舒服些吧。

    再者,北溪县总比永州离沙洲近些吧。

    在秦同知的安排下,秦宜宁母子的车马很快上了官道,往北溪县去。

    与此同时,北溪县齐秀才夫妇得到了这个消息,多日来,面上难得的露出了一丝笑容。

    齐秀才看着手中快马送来的书信,含笑道:“好,好。”

    “亲家已经派人护送秦氏她们母子回来了。”

    旁侧的周氏面色也是红润了些许,带着丝丝笑意道:“回来好,回来好,咱们家今年过年总算不冷清了。”

    齐秀才闻言,心中一叹。

    知道她们母子回来,周氏瞬间考虑起了全部的问题。

    “小长安岁数还小,这大冷天的,孩子能受得了吗?”

    \"我可怜的孙儿,小小年纪就四处奔波...\"

    齐秀才见她如此,赶忙安慰道:“不妨事的,亲家是个妥当人,一定会准备好的。”

    况且,今年冬天也是破天荒的没有太冷。

    周氏点点头。

    心中这才放心了些。

    “也不知道沙洲如今怎样了?”

    齐秀才一愣,叹息一声,放下了手中的书信,“秀娘,北地有大军镇守,大郎没事的。”

    “你且放宽了心,你瞧,儿媳妇同孙子不是马上就回来了吗?”

    “大郎这次骗的秦氏母子回了永州,秦氏心里也不痛快,等她们回来,你别再她面前提大郎的事情。”

    周氏点头,“我晓得的。”

    “秦氏也不容易。”

    齐秀才轻轻颔首,“你让下面人把屋子都收拾妥当了,咱家简陋,你看着再添置些好东西。”

    “这些不用你说的,我心里有数。”周氏应和着,“我哪能亏待了媳妇和孙子。”

    齐秀才缓缓起身,“我再去郑家看看,光远说不准有信送回来了。”

    周氏摆摆手,“去吧,去吧。”

    上个月,齐舒婉诞下了一子,郑老爷大喜,虽然忧虑郑光远还没回来,但是郑家有后的事情,着实让他欢喜不已。

    这段时间,他已经派出了不少人去江州的港口打听,何时有商船回来。

    齐舒婉生了孩子,郑光远还没回来,也是连着沉默了许久。

    那段时间,周氏可谓是天天去看望这个女儿。

    后来许是得知边疆的战事,齐舒婉这才打起了精神。

    唯恐不敢再让父母担心。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