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带着仓库回大明 > 第44章 这叫自行车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李浩然骑着山地车追上武装越野的队伍时,将士们都看的傻了眼。

    这什么玩意?不用牲畜拉着就能驮人跑,这玩意别说看了,连做梦都没梦到过啊。

    “卧靠,参将这是骑的什么东西?”

    “还能是啥,能骑的不外乎牛、马、驴啊”

    “就不能是虎豹啊……”

    “这两个轱辘排成一排,为什么不倒下来啊?”

    “没见识,孤陋寡闻,这玩意叫铁牛,你看哪个牛走路会倒啊……”

    “老周,你说这叫铁牛,怎么不见牛腿啊?”

    “还叫铁牛,我跟你们说,这玩意叫铁马,铁马冰河入梦来听过没……”

    “李参将,你骑的是什么啊?铁马还是铁牛啊……”

    看着众将士议论纷纷,都用羡慕的眼神看着自己时,李浩然也有了一种小小的满足感。

    “这玩意叫自行车,你们赶紧使劲跑,今天谁要是跑了第一名,这个玩意我就奖励给他了。”

    李浩然脑瓜一热,就把这山地车当成奖励送了出去。

    “真的啊!李参将你可不能诓骗我们啊。”

    “当然是真的了,李参将是多大方的人啊,你们忘了早上喝的瘦肉粥了啊……”

    “卧槽,老刘你咋把我给超过去了啊。”

    人群中,有一个叫做李元礼的小伙子,自从看见李浩然骑的山地车时,视线就没有再离开过。

    这玩意好啊,不用牲口拉着,两个轮子就能驮着人到处跑,而且还跑的这么快。

    我要是骑着这玩意回家一趟,那不得羡慕死村里的那帮伙伴啊。

    “不行,今天就是跑死了,我也要把这玩意得到手。”

    想到这,李元礼用牙齿死死的咬住下唇,玩儿命的跑了起来。

    李元礼的老家在京城的东北面,一个叫小朱村的村子。

    虽然叫小朱村,但村子却一点也不小,青壮劳力就有三四百口。

    李元礼能到镇国军来当兵,说起来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

    小朱村有个李老汉,本名叫李有田,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军户。

    李有田十九岁的时候,就顶替父亲从了军,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一进军营他就被安排到了火头军。

    这可怎么办啊,这不是自己当兵的初衷啊,自己当兵是想上阵杀敌,建立功业好来封妻荫子的。

    不管愿不愿意,这火头军一当就是三年。

    这三年来,他是一点军功没能捞上,每天在营房里面对的都是些锅碗瓢盆,那过的是老不开心了。

    心有不甘的他就想着偷偷的学学骑马,等将来有了机会,还可以上阵杀敌,建功立业。

    偷偷来到马厩,从没骑过马的他颤颤巍巍的就爬了上去。

    有人要上马,那马儿自然就会晃动,这一晃不要紧,吓得他赶紧抱住了马儿的脖子。

    还没等他开始想象一下自己冲锋陷阵的样子,被他勒的喘不过气儿的马儿就猛地扬起了前蹄。

    李有田就这样从马上摔了下来,小腿当时就被摔断了。

    断了腿的他被上官十几两银子给打发回了老家,用这十几两的银子当聘礼,他就娶了邻村的一个姑娘当婆娘。

    拜堂一年后,大儿子就出生了,正当小两口儿为儿子起名字发愁的时候,一个云游的高僧到了村里。

    李有田赶紧去请,付出了家里仅存的一坛老酒还有当军户时就贴身带着的一张春宫画片,这才把高僧请到了家里。

    吃罢了李有田媳妇炖的老母鸡,高僧这才给二人指点起了迷经。

    “老衲观施主天堂饱满,地阁方圆,你这辈子会有大富贵。”

    高僧一边抠着牙缝里塞着的鸡肉,一边给二人讲着。

    “你俩一共能生五个儿子,这五个儿子当中,定能出个将军,能封侯拜相之人。”

    听了高僧的话,小两口儿笑得那是合不拢嘴了。

    “这五子我送你五个名字,元仁、元义、元礼、元智、元信。”

    说完这话,高僧打着酒嗝,就翩然而去。

    就这样,老大的名字就叫做李元仁了。在这个满村都是铁牛、二愣的村里,老李家会生五个儿子的消息传了开来。

    从此以后,李有田农忙时白天种地,夜里造人,农闲时白天打猎,夜里造人。

    婆娘的肚子也是争气,四年时间里,又生下了三个儿子。

    五个名字四个都有了主儿,还剩一个名字可不行啊,继续造人吧。

    也许是足够勤奋,生了小四儿五个月后,婆娘的肚子又大了起来。

    这下李有田逢人便要咧着大嘴讲上一遍和尚与仁、义、礼、智、信的故事。

    “肯定是个带把儿的,都是当将军的料子啊”

    …………

    有一句话叫做乐极生悲,十月怀胎,呱呱坠地,怎么缺点零件啊,说好的儿子呢?怎么变成个丫头片子了。

    李有田这下犯了愁,这当将军的名字可不能给她用了,再给另起一个吧。

    “翠花、秀娥、荷花。”

    婆娘给想好了一堆名字,他都不喜欢。

    这丫头将来可是将军的妹子,怎么能起这么土的名字。

    既然将来肯定是个将军的妹子,那就叫做李军妹吧。

    皇天不负有心人,军妹满两岁的时候,李有田终于盼来了老儿子李元信。

    这下五个儿子都到齐了,李有田也就失去了辛勤耕耘的动力,心思都放在了几个儿子的培养上。

    大点的儿子每天不是举石锁,就是跟他进山射兔子和野鸡。

    个子小点还没力气的,他就给削把木刀,天天满院子的砍砍杀杀。

    老大老二都是刚够年龄都被送去投了军,现在老三早就够年龄了,奈何最近两年风调雨顺,边境太平,朝廷也就没有从民间征兵的计划。

    这可急坏了李有田,他一有空就到城里县衙处去打探消息。

    朝廷什么时候募兵啊?怎么还不招募新兵?我是太平村的李有田,我家五个儿子,还有三个可以当兵。

    朝廷募兵了千万想着找我啊……

    就连县官老爷都知道了小朱村有个李有田,你看看人家这觉悟,这素质。

    都是这样的人,朝廷征兵时候,还用得着老爷我连哄带骗的吗。

    这事儿得表扬,必须要树立典范。

    大红的告示在县衙的墙上足足贴了三个月,李有田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县里的名人。

    得道高僧和他五个儿子的故事,也就成了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不,今年刚过夏天就传出消息,皇上要组建一支镇国军,得到消息的县官老爷第一时间就通知了李有田。

    “快派人去小朱村通知一下李有田,他那儿子当兵的机会来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