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带着仓库回大明 > 第91章 第一次早朝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天一大早,天色还没发亮,李浩然便早早的换上了户部送来的官服,今天是他第一次去参加早朝,他可不想去晚了,给同事们留下不好的印象。

    来到了午门处,前面已经有不少的官员在排队查验牙牌了,现在的李浩然,在皇帝跟前绝对是个大红人,好多官员都有心结识一番,一直苦于没有机会。

    今天好容易在这里碰到了,好多三四品的大员也都摒弃了长幼尊卑的想法,主动上前跟他这个五品的郎中打起了招呼。

    人群之中,李浩然发现了一个老熟人,就是同在户部任职的右侍郎黄庸,说起来,自己也是被他举荐才进京做起了官的,虽然不是出于自己本意,但这份恩情自己却不能不承认。

    主动向前凑了两步,李浩然浅笑着对着黄庸说道:“黄大人,下官有礼了!”

    说完,便抱拳行了个礼,接着又凑到黄庸跟前,小声的说道。

    “黄老哥,感谢你的提携之恩,哪天有机会,我得好好的请黄老哥喝一杯……”

    “好……好!老弟的酒我一定得喝。”

    说完,黄庸轻轻的拍了拍李浩然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

    “李老弟啊!我早就看出你绝非池中之物,你不会怪老哥擅自把你举荐给了皇上吧。”

    “怎么会呢!我这感谢还来不及呢。”

    二人正闲聊着,五凤楼上响起了鼓声,鼓声响罢,当值的官军和旗校便率先走进了午门摆列起了仪仗。

    二人赶紧停下闲聊,跟着一众官员站好了队伍,随后,五凤楼上钟声响起,左右的掖门打开,李浩然跟在黄庸的身后,随着一众文官从左掖门鱼贯而入。

    进入了午门,李浩然便在黄庸的下首处站定,待百官都站好了自己的位置后。

    “啪啪啪……”

    三声鞭响。

    “上朝……”

    一名小太监尖着嗓子喊了一声,声音刚刚落下,朱厚照便从大殿后面快步走了出来,走到了金座之旁,一屁股就坐在了上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跟随着在场的官员行了大礼后,李浩然便看向了御座上的朱厚照。

    朱厚照自打坐上了御座,一双眼睛就在那里东张西望的找寻着什么,眼神扫了一圈后,最终定格在了李浩然的身上,见李浩然也在看着自己,他便嘿嘿一笑,朝着他眨了眨眼睛。

    “咳咳……”

    一名官员清咳了一声,双手捧着笏板出了列,快步走到了御前,站定后先躬身行了个礼。

    “皇上!臣有一事启奏,昨日高丽派来使臣,称建州女真对高丽边境多有袭扰,女真劫掠一番后,赶在高丽边军到来前便骑马逃走,他们想请皇上,派辽东镇守的官兵帮忙前去围剿一下。”

    朱厚照听到高丽请求出兵,立马就来了精神,刚要开口答应下来,前排的内阁大学士谢迁赶忙就出了列。

    “皇上!这女真残忍狡猾,尤以建州女真为甚,况且女真部族地广人稀,现在眼看着就要过年了,辽东早已是一片冰天雪地,粮草运输多有不便,此时出兵绝非是一个好时机,如果咱们大军深入到女真的腹地去围剿,以女真的狡猾,他们一定会躲着咱们的大军,绝不会与咱们正面应战,到时候只需拖上十天半月,咱们大军的粮草就会供应不足,到那个时候,连女真的人影都见不到,咱们自己就会忍不住的撤回来了。”

    谢迁兼任着兵部尚书,他太了解小皇帝的脾气了,小皇帝前些日子刚刚打了胜仗,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自己要是不及时提醒一下的话,皇上脑瓜一热,绝对会答应出兵女真的。

    听到谢迁说现在的天气不适合出兵,朱厚照想了想也是这么个道理,将刚要欠起的屁股又怏怏的坐了回去。

    “那这征讨女真的事情就先暂且容后,老师先拿出个章法来,让鸿胪寺先回了高丽吧。”

    朱厚照的话音刚落,又有一名官员捧着笏板出列禀报起来。

    “皇上!今夏黄河北决泛滥,冲及运河,为患漕运,虽然在黄河干流北岸从滑县、长垣、东明,经曹州、虞城抵徐州构筑起了一条长堤,但却未从根本解决水患,微臣恳请皇上拨款,趁着枯水期时清理河道,清除的淤泥加注一些碎石,可以在大堤之内再修筑一条内堤,到时候发了水患也可以有一些缓冲之法了。”

    这名官员刚刚说完,工部的一位郎中便走了出来,详细列举了一些修筑内堤的弊端,二人激烈的讨论了一阵后,便被朱厚照给喊停了。

    “停!这件事情就先不要在朝堂上争论了,写个奏疏到内阁去讨论吧。”

    朱厚照的一句话,便让针锋相对的两人都哑了火,李浩然不禁暗暗的点头,对他的执政能力再次高看了一眼,虽然小皇帝有时候比较顽皮,但处理起这国事来还是比较靠谱的。

    又答对了几名官员的奏请后,朱厚照便对着下首的李东阳微微颔首。

    “老师,你来将那件大喜事,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说完,朱厚照便一脸期待的看着满朝文武,他想看看百官在听到大明朝即将有亩产三十石的粮食时那吃惊的表情。

    听到皇上说有大喜事要宣布,百官都是一副错愕的表情,会有什么大喜事呢?难道是皇上又领着他的镇国军偷偷出去打了个胜仗?不对啊!这几天皇上也没有耽误过上早朝啊。

    就在大家小声的在那里议论时,站在百官之首的李东阳一脸兴奋的走了出列。

    “大家静一静,我来告诉你们一件天大的喜事。”

    听到首辅发了话,百官立刻停止了交头接耳,赶紧站直身子竖起了耳朵,静待着李东阳的下文。

    “新上任的户部郎中李浩然,相信这里的很多人都还不认识他,不过从今天开始,他就会被咱大明的亿万百姓所熟知,因为这位李大人,为咱们的百姓献出了几种亩产高达二三十石的粮食,只要将这几种粮食种下去,不出三五年,咱们大明朝就再也找不出一位因为没有粮食吃而饿肚子的百姓了!”

    李东阳的话像一颗重磅炸弹扔在了百官之中,现场瞬间就有些失控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