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鲜衣怒马当纨绔 > 第72章 梁帝问责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灾之年,老百姓最需要的是什么?

    吃饱,穿暖。

    无论什么年代,统治者能保证好百姓“衣”和“食”,老百姓就会毫不犹豫的拥护他。

    至于谁当皇帝这并不重要,朝堂乱不乱,大人物之间是否勾心斗角,你死我活也不重要,这些事离老百姓太遥远,他们根本提不起任何兴趣来掺和。

    但如果天灾来临,朝廷无法满足百姓“衣”和“食”的需求,那么可就不好玩了。

    百姓们吃不上饭,倘若有心的人从中挑唆蛊惑,稍加煽动,那么发生民变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活下去才是头等大事。

    谁要是断了他们的活路,哪怕杀人放火造反,他们也敢干。

    历史是一面镜子,古往今来,受统治者压迫而被逼上绝路的人,不胜其数。

    江左洪涝爆发的同时,表面风平浪静的建康城,暗地里却云诡波谲。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射大地时,京都的东西两市仍然像往日一般热闹繁华。

    西市最西边的街巷中,聚集了许多懒散闲汉、地痞流氓,这些人整日无所事事,靠别人的施舍或者以坑蒙别人的钱财度日,一日三餐难以为继,挣扎于温饱线上。

    赵发财就是这些懒散闲汉之一。

    日上三竿后,赵发财朦朦胧胧的起床,使劲揉搓了双眼后,长长地伸了个懒腰,随后走出低矮的屋子,穿梭于西市隐蔽的街巷中,边打哈欠边朝着一家茶肆走去。

    赵发财这个名字既好懂又好记,顾名思义,赵发财刚出生时,家里很穷,没有钱。

    别人家可能穷的叮当响,但他家连个响都没有。

    饥寒交迫,家徒四壁。

    他爹是个赌徒,原本家里是有些余粮的,但都被他赌输了,就连婆娘差点都被他压上赌桌。

    可能是对钱的执念太深,也可能是希望儿子的到来能给他在赌局上带来好运,于是他索性给孩子起名为“发财”。

    希冀嘛,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可惜的是,赵发财并没有发财,一直到半个月前,他还只是西市里普通的懒散闲汉,从小到大没学到什么本事,偷鸡摸狗的勾当倒是玩得挺溜。

    然而,赵发财的老爹在赌桌上出老千,被人砍了手指,母亲前些年得了重病离世,自己也没有兄弟姐妹,三十多岁的他到现在依旧一事无成,孑然一身。

    或许,他这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就是前段时间遇到的一位贵人。

    那是一位宫里的太监,但对他来说是改变命运的贵人。

    太监名为冯振,是东宫太子最信任的宦官。

    半个月前,冯振送给赵发财很多钱,里面还有一块手指大小的金子。

    是的,活了三十多年的赵发财,终于发财了,倘若他爹知道的话,必定面朝黄天,磕头拜谢老天的恩德,然后再跟身边的几个赌徒炫耀一下这了不起的荣耀。

    冯振不是善茬,赵发财收了钱,自然是要办事的。

    实际上,赵发财办的事很简单,就是到最近的茶肆跟来往的客人们说说闲话,嚼嚼舌根,八卦一下京城内哪位富家子弟娶的婆娘最丰腴,屁股最翘,哪家的闺女跟国子监的书生眉来眼去,做出伤风败俗的龌龊事。

    总之,京城内的大事小事,没有他不知道的。

    而他做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给今日做铺垫。

    今天,赵发财像往常一样走进了茶肆,这间茶肆几乎是西市消费最低的地方,茶水仅收一个铜板,过往的商人旅客们,走累了都会将这间露天的茶肆,当做喝水休息的中转站。

    见赵发财走进来,许多认识他的汉子熟稔地朝他打了声招呼,随即大家围在一起,点了些干果,慢吞吞地边喝酸不拉几的茶水,边吃点零嘴。

    大约小半个时辰,赵发财这才神秘莫测的跟汉子们讲点朝堂秘闻。

    “你们知道不,襄王东巡归来后,被陛下加封王珠两颗,现在已经是九珠亲王了。”

    身旁的茶客们撇撇嘴,哼道:“切,这都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了,你还拿出来说个甚?”

    赵发财也不生气,左右环视一圈后,故意压低声音说道:“襄王代太子巡视江左期间,据说贪墨了不少银两地契,其中有几位官员不畏强权,拒不交所谓的巡视费,这些人听说后来都被襄王派人暗杀了。”

    听到皇子的八卦,茶客们顿时来了兴致,只见众人挺直了腰杆,身子往赵发财所在的位置靠了过来。

    “发财兄,襄王在江东的那段日子风评一直不错,很多人都传他勤政爱民,待人谦和,思虑周全,清正廉洁,在众多皇子当中,是最为出色且极为得宠的,咋就贪墨银两,无故杀人了?”

    紧接着,茶客们七嘴八舌的窃窃私语,不少人都质疑赵发财的话。

    赵发财见成功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嘴角微微上扬,慢吞吞地喝了一口茶后,轻声说道:“襄王刚回京没多久,江左那边就爆发了洪涝,听说这次洪涝灾害产生的影响巨大,无数房屋被毁,百姓流离失所,不少地方官员无钱无粮,根本赈不了灾。”

    “诸位不妨想一想,一个郡县即使再穷,不可能一点钱粮都拿不出来吧?可现实的情况是,真就有那么几个县,一点多余的粮食都拿不出。”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当官的为了不得罪襄王,凑齐所谓的巡视费,将整个郡县的家底都掏空了。”

    “近些日子,江左不少地主乡绅的尸体陆续被发现,他们不仅被人无故暗杀,还全部被剁掉了头颅,下手之歹毒,甚是罕见...”

    茶客们摇头叹息,充满了同情。

    赵发财见众人神情激动,继续低声道:“这些地主乡绅死后,家里的地契全部莫名其妙的消失了,据小道消息传,这些地契最终都落入了襄王的腰包。”

    “或许是上天看不惯世间的冤屈,于是天降大雨,爆发洪水,冲毁良田堤坝,给大梁子民点教训,也是给上位者的威慑!”

    天意,这短短两个字,不可谓不重。

    都说天意难违,古代人生活在愚昧的时代,其中不少人还是比较信奉鬼魅之说的。

    聪明的茶客整理了赵发财的思路,缓缓道:“也就是说,襄王在巡视江东期间,贪墨银两地契,滥杀无辜,惹得天怒人愤,人神共愤,不得不以天道惩处...”

    话没说完,茶客忽然闭上了嘴,刚才的话有点大逆不道了。

    只见他讪讪的端起茶盏,品了口茶后便匆匆离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