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国军舰 > 第八百六十四章 进口和国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歼二十的组装车间里众人聊了半天,吃过饭之后,继续去看歼十的生产线。

    “我们从歼三十一A的生产线上得到经验,现在生产歼十用的也是脉动生产线,这种方式大大提升了我们的效率,先进的歼十战机目前的月产量能达到两架。”宋老带着武胜利和秦涛来参观生产线,虽然这些战机海军不要,但是海军也有资格来看。

    “同样都是单发中型机,空军居然还看得上歼十,没有把全部的订单都放在歼三十五上?”武胜利笑着说道。

    歼三十五就是明州集团搞的四代隐身机的空军型号,空军也看上了,订购了一批,但是却没有完全订购,歼十研发成功之后,空军也在订购歼十

    两款战机的体积差不多,用的都是单发大推,性能上歼三十五完全占据优势,所以,空军为啥不全面采购歼三十五?

    “因为歼三十五是出口型战机。”秦涛解答了这个问题:“这款战机是没有秘密的,虽然现在使用国都会这款战机看得很紧,但是,五年,十年之后,这款战机就没有什么秘密了。而歼十是我们自用的战机,还是鸭式布局,外界对它不熟悉,空军当然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当年没有歼三十五的时候,空军大批量的采购苏27的仿制品的,当时就有人说没必要自研歼十,把研发资金腾出来多买几架苏27,这个说法被睿智的林老等人给否决了,苏27再好,也是别人的,歼十是自己的孩子,绝对不能再让自己的孩子夭折。

    歼十横空出世,外界根本就不知道它的机动性有多好,别看是单发战斗机,在国内搞对抗的时候,经常把苏27打得满地找牙。

    现在,空军当然也不会放弃歼十。

    “是啊,秦总说得对,歼十是咱们自己搞出来的,技术都是保密的,外界不知道,所以空军还是需要采购一批,当做低档战斗机的,哪怕以后不执行空优任务,当他炸弹卡车也不错。”宋老笑着说道。

    歼十的定位,瞄准F16就可以了,空军需要先进的隐身机,同时也需要能携带大量武器的非隐身机。

    “既然是炸弹卡车,那歼十也得升级一下,宋老,你们在歼十定型之后就赶紧研发歼二十,都没有考虑过歼十的升级问题吧?”秦涛问道。

    “歼十升级?”

    由于歼三十五的存在,歼十的地位有些尴尬,大家伙都觉得这款飞机就是过渡的,没必要继续改进了,但是秦涛却提出来了不一样的观点。

    歼十还得改!

    看着歼十的矩形进气道上的六根棍子,秦涛开口道:“比如说,既然不再以空优为主,那么这种负面隔离层的可调进气道就是累赘了,咱们有了先进的DSI进气道,完全可以移植过来,节省重量,提升效率,高空高速能力稍稍下降一下也无妨。”

    在歼十刚刚研制的年代,空军缺乏先进的作战飞机,给歼十提出来了很多要求,机动性要高,高空高速能力也不能放下!

    想要高空高速,那进气道就有讲究,

    F16那种固定式的皮托进气道,虽然标称能飞到最大2马赫,但是过了1.6马赫,那就得慢慢悠悠的晃荡,加速过程极其缓慢,因为在高速下,进气口产生了巨大的阻力,速度越高,进气口就得越小,这就得可调节的进气口才行。

    歼十用的就是复杂的调节挡板进气道,执行空优任务是必须的,但是以后如果当炸弹卡车,完全可以用鼓包进气道了。

    宋老点头。

    秦总虽然是造船的,但是在航空工业上也提出来了很多有用的见解,别的不说,只要看看国内正在大量生产的四代隐身机,就能知道秦总是多么的厉害,秦总的建议是有道理的。

    歼二十都能用鼓包进气道,当然也可以移植到歼十上面去。

    “至于发动机,咱们的涡扇十成熟之后,也可以换装涡扇十,三姨夫只是临时的替代品。”

    “还有航电设备,咱们国内的电子技术发展很迅速,五年就过时,完全可以用更先进的航电来代替,等到以后咱们的主动相控阵雷达做成了白菜价,也可以用主动相控阵雷达来替换。”

    “秦总,按照您说的这样,咱们的歼十将会迎来一次大改啊。”宋老说道:“咱们得等等,等到歼二十首飞之后,才能凑出足够的技术力量来搞。”

    武胜利在旁边有些不以为然,这飞机就是个过渡,你还真把它当做个宝贝了,各种改进。

    武胜利当然不知道,作为穿越者的秦涛,对歼十有多么看重,对祖国的航空工业来说,这款飞机具有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啊。

    在天府之国待了一天,秦涛见识了歼二十的进展,又是一番指点江山,非常满足,这天晚上,秦涛和老丈人开始商量明天的计划了。

    “既然咱们来了这里,那也不用着急回去,咱们可以去高原上,看看咱们的铁路和输油管道的建设如何了。”秦涛说道。

    在秦涛的推动下,从瓜达尔港到国内的输油管道被重视起来,铁路运输毕竟不如输油管道更加快捷,尤其是青藏铁路只修到LS,从LS到边界,还是得修建输油管道,否则就得用汽车运输,效率更低,这个计划距离上次拍板到现在,几个月过去了,工程建设得如何了?

    秦涛很期待。

    “这大冬天的,那里天寒地冻,你确定要去?”武胜利问道。

    “咱们的施工建设人员都不怕天寒地冻,我能怕?”秦涛说道:“对了,爸,您年龄大了,这件事和海军也没有关系,您就别去了。”

    “你小子,这是在看不起我吗?”武胜利白了他一眼:“你能去,我就能去,咱们就坐着铁路工程车,沿着铁路前进!”

    铁路在修好了之后,不能立刻投入运营,必须要首先磨合一段时间,这就需要专门的车辆在上面来回跑。

    只不过,这了个铁路技术最不发达的国家来给我们造车头。”

    美国的技术先进吗?的确,有些技术比不了,但是,也有些技术不咋地,铁路就是其中之一。

    别看美国铁路的总里程居于世界第一,但是,却都是以前建造的老旧铁路,二十多万公里的总里程里面,只有一千多公里是电气化铁路,其余的都是内燃机车铁路,甚至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枕木结构,毕竟都是几十年前甚至是上百年前修建的,这些老旧的铁路导致了他们的运行效率很低,安全问题频发,比如说,从90年到21年,平均每年脱轨1705次,平均一天

    这样的铁路,还能有什么安全性可言?这样国家生产的内燃机车,也能先进起来吗?

    青藏公路开通之后,投入了十八辆NJ2型内燃机车,结果,在前期的一百五十万公里的运行之中,就前前后后发生了16个重大质量问题:柴油机散热器漏水、机车走行部扫石器松动脱落、轴箱导框摩擦板惯性脱落、机车空压机冷却器故障等等。

    美国制造的神话就这样破灭了,铁路部门不敢继续单独使用这种进口的柴油机车,只能安排雪域神舟等列车和这种列车一起联合牵引,之后,国内也开始继续研发,搞出来更加先进的国产内燃机车。

    “秦总,美国的铁路是最发达的,他们的铁路总里程世界第一,同时,他们也拥有丰富的内燃机车研发经验。”

    祖国的铁路发展也很快,但是,祖国的铁路很快就进入电气化时代,只要是能铺设电网的,就尽快实现电气化改造,毕竟电机的制造比内燃机的制造容易多了。

    所以,在内燃机方面,国内还真是比不上美国。

    “但是他们有海拔几千米的高原吗?”

    美国的地理位置很好,独自在一个大陆,世界大战他们想参加就参加不想参加也没有人能打到他们的国土上。同时,地形也非常不错:西部是少量的山地,中部是高原,东部是平原。而且,高原海拔不是特别高,平均海拔只有760米。

    再看看东方,虽然足足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但是,只有东部适合耕种和居住,西部只适合短暂旅游,不适合人类正常生活的。

    “他们虽然没有特别高的海拔,但是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潘仁宝继续说道:“秦总,您和武领导都是国家最重要的人物,绝对不能出现任何意外,您还是听从我们的安排吧。”

    “当然不,我更加相信国产的机车。”

    张光明的眼睛里满满的都是感激:“秦总,多谢您的信任,我们有信心完成这次任务,我们的车头绝对不会出问题!”

    “秦总,要不我们采用双车头?把美国的车头也挂上?”潘仁宝看这个样子,知道没法阻止秦涛用国货,只能提供一个双保险方案。

    “不用。”秦涛摇头。

    “还是挂上吧。”张光明说道:“这样也能检验我们机车的牵引能力。”

    武胜利也在一旁说道:“是啊,涛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咱们都需要通过列车来运输来自中东的石油的。咱们的车头需要有足够的牵引力才行。”

    秦涛笑了笑,没错,如果去LS是需要爬坡,但是,咱们运输石油的话是下坡啊!是从高原上下运输,这牵引力应该起反作用来当制动力还差不多。

    不过,既然老丈人也这么说了,那自己就不能继续坚持了。

    “好吧。”秦涛点头:“那就两个车头一起吧。”

    “秦总,我和您一起去。”张光明放下了氧气罐:“我能保证,我们的车头不会出半点问题!”

    “只要这次没有问题,以后给我们运输石油的任务,就交给你们了。只要能用国产机车,我们就不会使用进口机车。”

    潘仁宝在那里表情复杂,秦总还真是的,这么执着于进口还是国产干什么?

    车头换好,众人上车。

    最前面是雪域神舟,也就是改款的东风8B,在它的后面则是进口美国的NJ2型机车,两款机车的外观不同,NJ2型机车带着美国特色,车头上册向回收,就和百年前古老的机车一样。

    后面则是四节绿皮车车厢,四节货箱。

    在平原地区可以运输五千吨货物的列车,到了高原上可以降低一半的运力,运输两千五百吨,足可以保证安全,而现在,整个列车总总重都不到一千吨,根本就不会发生意外。

    列车启动了,缓缓离开格尔木,这场独特的旅程终于开始了。

    呜呜!

    汽笛声中,列车开动在雪域高原上,看着两侧的风景,秦涛笑着说道:“以前旅游一直都喜欢去南部海域,喜欢去海岛,现在才发现,这高原也不错。”

    “没错,高原有高原的风光,当年说要修建铁路,我一起跟着来调研过铁路线路,回去就被这里的风光吸引了,当时我就在想,一定要让我们自己生产的铁路机车开动在这高原上,秦总,多谢您的支持!”

    “我最看不起的就是那些整天叫着进口货多么先进的家伙,我们的一些工业技术是有落后的地方,但是有差距我们就追赶,直至发展到世界先进水平,如果我们落后,就去外购,那我们自己的产品什么时候才能发展起来?”秦涛说道:“再说了,现在我们的技术也已经发展起来了,不就是高原铁路列车吗?我相信咱们相关单位研制的产品不比美国的落后!”

    “海拔三千五百米,牵引力测试完全合格!”

    “通过上坡路段,自负荷功率修正完全正常!”

    “机车防寒功能正常!”

    一个个测试不断地汇报上来,这台国产机车完全没有问题!

    前方,一百多公里的百分之二十坡度的长坡道出现,张光明自信满满:“我们的雪域神舟号,继续前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