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李二每天都在求我直播 > 第146章 忽悠你们?都不用楚王,朕出手就够了

第146章 忽悠你们?都不用楚王,朕出手就够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嗯?职业技术学校集团?那是何物?董事长又是什么新奇的职务?”

    李世民和一众大臣闻言,立刻又好奇起来。

    “听上去似乎是学堂,还是专门教技术的学堂?”

    李世民不愧是皇帝中的佼佼者,立刻明白了李宽的意思。

    李宽点头道:“没错,就是专门教授技术的学堂。”

    群臣闻言,都窃窃私语起来。

    “教授技术的学堂?现在的技术都是家族代代相传,或者由师傅教授徒弟的,谁会愿意把自己会的技术传授给外人啊?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听楚王这意思,工匠还能进学堂学习技术?这可不行,士农工商,连工匠都进学堂了,那传承千年的尊卑古礼不就废了吗?”

    进学堂那是士族才有的特权。

    就算是最末级的乡学,那也是乡绅和各地方官员的儿子才能进的地方。

    农民,工匠和商人的孩子,根本就没有资格进学堂。

    要是让他们也进学堂学习的话,大唐的地谁种?手工艺谁干?

    关键是他们要是进学堂的话,就是对天下士族和王宫贵胄的侮辱。

    这完全就是对士族权威的挑战,绝对不行。

    文臣们都是士族出身,就算偶尔有几个寒门出身,也有着根深蒂固的思想。

    在他们看来,学堂这种神圣的地方,就是专门为教授士族子弟而生的。

    平民子女进学堂,绝对是对他们权威最大的挑战。

    陛下也是士族出身,从小接受的也是士族教育。

    就算成为皇族以后,会考虑到全民能力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但也绝对不会同意这种荒诞的提议。

    毕竟,隋朝的先例就摆在那里。

    隋朝的两个皇帝,能力不可谓不强,甚至可以说超越大部分历代帝王。

    当时社会的繁荣程度甚至是现在的好几倍。

    但最后落得二世而亡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妄图去动士族的蛋糕,发明了科举这种制度,甚至允许平民参与科举。

    虽然最后没能成功,但也为后来的群雄割据和隋朝的灭亡埋下了最深的隐患。

    士族绝对不会允许平民有崛起的机会,从而威胁到他们的地位。

    所以历史以来的施政之术中,愚民之术都是最重要的。

    陛下即使天纵奇才,能力卓绝,也绝对不敢答应这种会引发士族哗然的提议。

    所有官员都是这么认为的。

    所以除了几个崔氏官员故意找李宽的茬,其他官员甚至都懒得提出反对的意见。

    没想到,李世民思索了片刻之后,居然答应了。

    “楚王这个提议非常不错,诸位爱卿刚刚见到这挖掘机有多厉害了,也都想买一台让楚王教你们怎么使用对吧?”

    “既然如此,何不新开设一个教技术的机构呢?”

    “像这无人机,挖掘机,还有旁边这个大家伙,叫吊车是吧?这些东西多好用啊!”

    “我大唐如今百废待兴,人口又少,能干活的人就那么多,实在影响咱大唐向盛世发展的进度。”

    “但凡要再加快一点发展的进度,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大家就能坐上太上皇之前说的大飞机,从京城到岭南只需眨眼功夫。”

    “换一个方向来说,现在所有有技术的人都是把自己的技术收起来,藏起来,只传给家人和徒弟。前隋到现在,多少技艺在乱世中全部失传了。”

    “我大唐虽然最后得了民心,建了新朝,但众爱卿细细一思索,是不是感觉生活水平都没有前朝高了?”

    “吃的,喝的,用的,都不如前朝了?”

    群臣闻言,不由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虽然他们都深以为然,但是没有任何人,甚至连程咬金之流都不敢回应李世民。

    公然说当朝不如前朝,这也就是皇帝自己亲口说了。

    就算是李渊这个太上皇说过这种话,都要硬背上一个意图谋反的罪名。

    李宽和直播间的人闻言,都忍不住冲李世民竖起了大拇指。

    李二这就是传说中狠起来连自己都黑的硬茬啊!

    李世民继续道:“让天下的工匠都能学到更多的技艺,不但能加快发展,还能提升所有人的生活水平。”

    “只要他们学到各种技术,并将这些技术用于方方面面的建设,假以时日,咱大唐国富民强,超越历史上的所有朝代,众爱卿在自己负责的各行各业也能名留青史不是?”

    李世民这些话说的,不仅慷慨激昂,而且字字都透露着为国为民,更为在场所有人考虑的意思。

    李宽之前就跟他讨论过,要如何打破士族至上这种陈旧的社会形态。

    这种思想,和士农工商的地位划分,不但会完全桎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皇室的地位也会非常不稳固。

    因为士族,尤其是五姓七望的资源和社会地位,甚至能凌驾于皇权,轻易便可动摇皇权。

    所以,他们必须打破这种形态,但是又不能太过冒进。

    让所有人都能吃饱饭,穿暖衣,继而有学上,最后掐断士族对官场的垄断,弱化士族对于政权的参与和控制。

    这是李宽提出的主张。

    其实也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只不过在李宽回京以前,这些都只能称为无法实现的空想。

    他甚至也不敢真正做出这样的决定。

    李宽是后世之人,当然知道他和武则天在以前的历史上,都为此做出过努力。

    不过即便政治能力如俩人这般杰出,在这件事情上都没有获得太大的成就。

    直到几百年后,大唐衰落的时候,士族在乱世中慢慢衰落了下去。

    所以,他提出的主张中,这些事情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的。

    毕竟,全大唐的文官,几乎所有的权利掌控者都是士族出身。

    要维持国家运转,根本不可能一下子下猛药。

    只有这样慢慢安抚,说服,渗透,才是上上之策。

    所以李宽选择在这种恰到好处的时间,提出这种无法拒绝的建议,李世民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图。

    这是他自己的江山社稷,他自然得做出努力。

    所以他才趁重臣还没有提出反对意见的时候,就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直接就把这个提议的的影响提升到了国家层面,又将它变成和在场所有人能过上前所未有的好日子息息相关的好事。

    如此一来,就算有人真正悟出这事最终的厉害之处,也无法再轻易出言反对。

    果然。

    李宽口中的忽悠大法奏效了。

    在场所有官员原本对这个提议都是持反对意见的。

    但听李世民这么一说,再想到刚才挖掘机工作的效率,还有无人机等这种高端大气,他们见都没见过的东西,立刻就有很多官员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