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西凉妖骑 > 第7章 中原十三州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想了好久刘钊也没想好该干什么,或许可以凭借自身相对于土著来说超人般的身体素质,和手中这个不知道哪来的神通广大的医药商城,刘钊也能做出一番事业。

    但现在他毫无头绪,最后决定就四处走走看看,先好好了解这个世界再说。

    在小镇盘桓一天,第二天刘钊采购了一些生活用品放在白马背上,骑着煤球继续南下。

    有了马镫、马鞍刘钊骑马舒服多了,不用时刻夹紧双腿,坐在马背上信马由缰,不时吃一口小镇里买来的坚果,或者喝一口果酒。

    刘钊不是好酒之人,只是喜欢这果酒的那股原汁原味的口感。

    出发时找人打听过,再向南二十里就是一座县城了,名叫北丘县,再向南一百多里有州城、珲州。

    道路两边都是熟地,不少农民在田地里忙碌着,还在为一场春雨欢喜。

    刘钊骑在马上懒洋洋的到达了北丘县城,和那些复古建筑的旅游景点大相径庭,一切都显得破破烂烂的,城门仅仅是几根树干草草修剪拼接的,没有护城河,没有威武高大的城门楼,城墙只是土坯垒砌的,只有大概两米五高还有些地方已经坍塌,竟然用篱笆草草堵着。

    尼玛,这就是县城,真够可以的。

    城门口三三两两的人进进出出,没有看到守门士兵,也没看到传说中的城门税吏,仅有几个穿着破旧的闲汉抱着锈迹斑斑的无樱枪靠在城门口晒太阳。

    也是、就这破城墙,收税谁还走城门啊。

    看来这凉国不仅人民穷困,国家也挺穷的啊。

    在不少惊奇的目光注视下,刘钊进入了这北丘县城,嗯,很好表里如一,城墙里面一样破旧,县城主街连一条石板路都没有,就是尘土飞扬的土路。

    街道两边都是些土坯草房,走了好几百米才出现几间木楼和砖瓦房。顺着南北的主街刘钊来到了县衙,终于有两个穿着制服的官差守门了,不过这县衙也很破旧,大门上漆都要掉光了,围墙上的瓦片也没剩多少了。

    县衙附近是北丘县最繁华的地方,刘钊找了家客栈住下,本来还担心人家查验身份之类的,结果掌柜的连登记都不做,就热情的为刘钊开了房间。

    这小县城能有个五六千人,流动人口很少,酒楼生意还凑合,住宿生意不多。

    吃过午饭将马匹放在客栈,刘钊出门在城里闲逛。

    刘钊现在没有目标,比较急迫的事就是了解这个世界的历史、地理、人文和势力划分,这个世界有多少国家?这个凉国有多大?实力如何?刘钊都想知道。

    而在这种封建的古代社会,了解信息最好的办法就是阅读书籍。

    但刘钊不认字,也不知道哪里有先生教认字,不过刘钊自有办法。

    找人打听找到县城里唯一一家书店,在店家的推荐下买了几本历史、地理类的书籍。然后找了个在街面上帮人代写书信的穷书生。

    花高价让书生给他读书,照着历史书读,刘钊就在他身后看着他读每个字的时候的发音,刘钊记忆力超群对于土著来说是过目不忘,没有这个本事星际人类如何学习那么多知识。

    书生读一遍,刘钊基本就记住了每个字的发音,联系前言后语就理解了每个字的意思。

    这凉国文字也是方块字,不过比汉语笔画多很多,复杂一些。

    认字的同时刘钊还能了解历史,书生读的第一本书名叫《武王讨蒙》,这本书在刘钊看来就是给统治者歌功颂德。

    凉国当代国主名叫李安是为凉武王,是凉国第三代君主,是上一代凉王的第五个儿子,年少时能征善战、武力超群。

    书中语焉不详没有介绍李安是如何以第五子的身份继承凉王的,估计有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吧。

    即位之初北方游牧民族,强大的蒙兀欺负李安立足未稳南下劫掠,攻州破府,凉国北方大片国土被异族占领。

    李安不纳贡,不和亲十分刚烈,集结全国八万铁骑从东方代国强行借道绕过蒙兀主力,冲进草原,无论是人口还是牲畜只要是活物就鸡犬不留。

    蒙兀大汗集结了三十万骑兵侵略凉国,剩下的兵力都用来防备东方的另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蒙兀的死敌鲜卑。

    凉国八万骑兵冲进来之后,蒙兀草原十分空虚,接连被李安屠戮十多个部落。

    蒙兀大汗实在没想到李安使出这种同归于尽的打法,还敢强行从代国借道,被杀了个措手不及,只得放弃掳掠的人口,回身和李安在草原上捉迷藏。

    经过数次大小战斗,李安带着剩余五万骑兵回到凉国,这一战据说至少杀了蒙兀十数万人口。

    这回蒙兀知道了李安是个疯子,即使能灭了凉国也要崩掉满口牙齿,这是死敌鲜卑最想看到的。

    凉国损失也十分惨重甚至比蒙兀还大,两方都不想再来一次,和谈过后约定再不相互攻伐,从那一战过去二十年之后两方确实没发生大战,不过边境上的摩擦从没断过。

    就像刘钊遇到的那样,凉国人跑到草原抓捕奴隶,蒙兀人跑到凉国抢掠。

    一战之后,李安的地位稳固了,由于战争损失巨大国家财政处于破产边缘,李安没有休养生息而是再次发动战争,从东南的雍国身上割下一块肉补充自身。

    李安之所以为武王就是因为好战,在位二十年间几乎每年都在打仗,从南方蜀国、东方代国、东南雍国得到了大片土地人口,二十年让国土面积扩大了近一半。

    整本书都在歌颂李安如何勇武、如何善战。

    按说有一个这样勇武的国主,这个国家应该国富民强啊,可为什么城池如此残破,人民如此穷困。

    以刘钊的见识和智慧不难猜出其中缘由,忘战必危、好战必亡。过于好战必定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扩大领土确实能增加收益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随后几天刘钊通过书生的诵读,基本学会了凉国文字,改为自己读书,了解到了更多知识。

    这片大陆人类起源没有统一的说法,有说人类是天神在大地上播撒下的种子,有说人类是是天神死亡分裂出来的,居然还有接近进化论的说法,说最早人类起源于海洋。

    神话五花八门,历史也有多个版本,直到五百年前才大致统一,五百年前这片中原大地上出现一个强盛的国家,国王分封子嗣,子嗣门不短攻伐四方蛮夷开拓疆土,也相互征伐。

    这些小国不断的相互征伐、吞并、篡夺,五百年后形成了中原大地十三州,大小二十多个国家。

    由于是从一个国家、家族扩展出来的,这些国家语言文字基本相通,只是口音略有不同。

    这十三州分别是西北凉州、正北并州、冀州,东北燕州、幽州,东方徐州,东南扬州,南方荆州、交州,西方益州,和中部的司州、兖州、豫州。

    其中凉国位于最西北,再往西就是西域大漠了,凉国所在的凉州面积比较大,有凉国、代国、雍国三个国家。

    这中原十三州最强盛富裕的魏国占据了并州、冀州、司州三个土地肥沃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区,还有幽州的一角。

    唯一能单独和魏国抗衡的楚国面积最大,占据了荆州、交州、扬州。

    东北蛮夷窃据中原一角占据燕州和半个幽州,施行古老的奴隶制,为其他国家所不齿,时常遭到魏国和相邻的陈国打压,只能联合草原鲜卑抗衡。

    东方陈国占据整个徐州和幽州一角,陈国靠海国内海商无数,水军天下第一,还能从海外雇佣悍不畏死的红皮蛮夷帮忙打陆战,因此也不好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