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西凉妖骑 > 第55章 陷害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来到卢家湖的第二十天,在整个湖面都已经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层的时候,所有人终于住上了木屋,虽然有些拥挤但终于不用住在临时搭建的窝棚里了。

    数百座木屋分布在小湖北岸一小片平地上,有些甚至都已经建到了山坡上,除了这些居住的木屋还有好些个仓库,里面储存着粮食、食盐、布匹等物资。

    虽然已经是天寒地冻了,但各种建设工作并没有停下,只是有所放缓。

    三处关卡继续修建,还要建设更多木屋用来饲养禽畜。

    有了充足的食物和温暖的环境兔子们冬季都在繁殖,而第一批种鸡蛋正在有经验的妇女照看下进行人工孵化。

    当然这些工作可以交给普通民众去做了,刘钊的军队终于可以回归正常了。

    军营建在了小湖南岸,和居民区隔离开没有放假的时候是不许回家的。

    所有人都明白明年开春朝廷的剿灭大军就会到来,所以刚放下工具的士兵们就拿起了武器开始训练。

    这处山谷地势狭窄步兵勉强够训练了,但骑兵是绝对施展不开的,因此训练的时候只能去东边三里外一个山坳里训练。

    对于刘钊的训练,谢坚也很好奇跑来观看。

    第一天的训练以队列为主,两千人分成四个营排成整齐的方队,但凡有站的歪歪斜斜还不自知的,军官就会跑过去挥舞短棍敲打。

    刘钊站在前方不时发号施令,什么立正、向前看齐、向右看齐、向左看齐、向后转之类的,各种口号看的谢坚有些新奇。

    按照口令排好队伍之后就开始了站军姿,在冬日的寒风中一站就是半个时辰,看的谢坚啧啧称奇,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处处体现着深意,大半辈子在军中度过的谢坚当然看得出来。

    站军资之后休息一刻钟,三娘带着一些女人们挑着水桶,送来一些生姜煮的热水分给士兵们。

    然后又沿着小湖跑步,即使跑步的时候也保持着整齐的队伍。

    谢坚看着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刘钊的练兵才能让他都佩服,即使楚国最精锐的士兵在令行禁止的程度上也比不过这些反贼。

    这些过后上午的训练结束,吃过中午饭后稍事休息,下午进行技能训练,长枪兵端着长枪练刺杀,刀盾兵训练阵型排列和对打,弓箭手练习抛射和直射。

    此后的日子天天如此,每天训练两个时辰风雪无阻,面临着强大的压力,所有人都毫无怨言,努力训练争取打败朝廷的军队。

    除了日常训练隔几天还出去搞一次拉练行军,找一块宽敞地方进行阵型合练,更是在几处城关搞攻防演练。

    谢坚从没见过这么疯狂的练兵,要是别的地方这么天天练,士兵早就怨声载道了,当然这么练消耗太大一般负担不起。

    这两千多士兵每人每天至少三斤粮,偶尔还要来点肉。

    要知道正常来说不打仗的时候基本都是三五日操练一回,十天半个月操练一回也正常,甚至更多的时候只是保留部分军官,打仗的时候临时征召士兵。

    照现在看怕是填进来两万精锐也拿不下刘钊这些人。

    对于刘钊的练兵才能谢坚十分佩服,但还没见过骑兵训练有些好奇,在一天刘钊去训练骑兵的时候提出想去看看。

    刘钊当然同意,骑兵训练还是老样子,队列冲锋、长枪刺杀、马刀劈砍最多加一个投枪训练。

    谢坚见到树杈上用绳子拴着一个脸盆大的木板,一个骑兵冲过去用长枪捅木板练刺杀准头,不得不说这办法不错。

    楚国多山川河道骑兵不多,但谢坚也能大概评估战斗力,刘钊这二百骑兵怕是相当于两千楚国精锐步兵。

    ……

    明石县衙董瑞正在发愁,他已经接到了凉国朝廷的公文,明年开春镇北将军邱昂将亲率精兵前来剿灭反贼,要求明石县准备军粮五万斤,招募青壮五百人胁从剿匪。

    实际上不仅是明石县,濠州甚至黄州都接到了公文,要求提供不等的粮草、军械和士兵。

    明石县虽然靠近大河但也是山区啊,没有像样的码头田地也少是个穷困小县,整个县城人口还不足五千,哪里去征募五百青壮。

    更别提五万斤粮食了,今年大旱,明石县虽然靠近大河但也很少有能灌溉的田地,粮食也是减产了,如何拿得出五万斤粮食。

    而且这封公文语气很严厉,还是凉国第一猛将镇北将军邱昂亲率大军,这可是国主面前的红人啊,谁敢违抗他。

    其实以刘钊搞出的声势完全没必要派邱昂来征讨,但邱昂因为被刘钊抢了钱财杀了结义兄弟,不亲手杀了刘钊不解恨,多次请求李安才同意。

    就在董瑞发愁之际一个县衙小吏匆匆跑来,一脸惊慌,不顾礼仪看看左右没人上来就拉着董瑞的袖子惶急道:“大人不好了,小人偶然听见吴主簿和费班头密议,已经在府衙告发大人通匪了,府衙已经排出差人今天就要来抓捕大人了”。

    “啊”董瑞一惊,担心的事情真的应验了,吴主簿、费班头自己这几年来虽有得罪之处但这俩人还算恭顺啊,怎么是他们去告发。

    “大人快想办法,晚了就来不及了”小吏说完匆匆走了,假装没来过,对于董瑞人品他十分敬佩,只要没被看到无论如何是不会出卖他的。

    董瑞呆坐在椅子上,脑子一片混乱,怎么办?是留下申诉冤情还是跑去投靠刘钊。

    读了这么多年圣贤书,学的都是忠君爱国,跑了岂不是叛国,再说自己可不是孤家寡人啊,老家还有亲眷肯定是要受自己连累的。

    可是留下大概率是要被坐实通匪罪名的,这点自知之明董瑞还是有的,官场上没什么靠山还的罪过上官,但是被坐实通匪罪名,名声就毁了。

    思来想去自己怎么样不要紧,绝对不能连累妻儿,董瑞赶紧回到后堂找到妻子诉说原委。

    谢柔怒道:“这该死的小人,夫君放心我早有准备,我们这就走去父亲那里,就算刘钊来年挺不过征讨,我们也能从水路逃走,这天下之大去哪里不行”。

    “夫人你先带着孩子走吧,我不能走,我走了会连累老家父母的”董瑞已经想明白了就是自己被冤死也不能连累家人。

    谢柔一听也是两难,但很快道:“不,我们还是先走吧,去找爹爹,爹爹会有办法的”。

    “快走吧,府衙差役随时会来”董瑞拉着妻子就走,好在还有两个谢柔在娘家带来的忠心仆人,赶着马车将谢柔和一儿一女送走。

    谢柔也不废话了,大不了让爹爹回来将相公劫走。

    从县衙后门出来,马车直奔城北。

    妻儿走后董瑞脸色如常该干什么干什么,甚至召集县衙官吏研究如何征集五万斤粮食和五百青壮,拖住了吴主簿和费班头,让妻儿安全出了城。

    谢柔出了城沿着大路正向北,迎面就遇上一队官差,一行十人骑马而来,想来这就是府衙派来抓捕相公的吧。

    马车赶紧加快速度,谢柔甚至等不及,让一个仆人骑马先行去报信。

    此时正是临近中午,刘钊、谢坚正和骑兵队完成上午的训练走在回去的路上。

    刘钊为了养成良好的习惯,要求训练回营的路上都要演练行军,队伍前后都有哨骑侦查。

    一名哨骑追了上来报告道“大帅,后面来了一人声称是谢老将军的仆人,有万分火急的事情要见老将军”。

    谢坚猛地回头,以他的人生阅历很快就猜个大概。

    刘钊点点头道“老将军自去”。

    谢坚道了声“多谢刘帅”赶紧调转马头向后。

    刘钊让曹寻将人带回,自己也跟去看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