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圣朝当驸马 > 第154章 师兄师姐的担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玄封等人此刻都在惦记着沈熠与“降临者”的事,哪有心思考虑吃饭,齐齐地摇了摇头。

    赵云溪见状,知道该是自己这个当家主母出面的时候了,于是道:“夫君,我正好中午没吃饱,不如就由我去陪八师姐吧,你和几位师兄、师姐先在书房叙话吧!”

    “也好,那就多谢小九了。”沈熠感激地对赵云溪道。他哪能不明白赵云溪是故意那样说的,为的就是不让自己分心。有这样善解人意、温柔知性的好妻子,他真是做梦都能笑醒。

    见赵云溪“主动回避”了,玄封这才问道:“小师弟,你怎么跟‘降临者’扯上关系的?一开始我还以为你是因为被暗杀过,掌门师兄担心你的安全,这才迫切地让我们下山保护你。没想到你竟然遇上了这种事,实在是匪夷所思。你要知道,历代的‘降临者’可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江湖中人对‘降临者’并没有什么想法,主要是五国的朝廷,你的麻烦可真够大的。”

    “四师兄,这都是机缘巧合,我也没办法啊。”沈熠叹息一声,随即将一开始澹台世家对自己的不辞以及后来赵真怀疑他是“降临者”的事全部说了一遍。当然,沈熠还是隐去了他与赵真的口头协议,只是说赵真迫于太祖皇帝的遗旨,不敢对他动手。

    听完沈熠的话,玄策冷笑一声,不屑地道:“小师弟,你的心思太单纯了,想事情也太理所当然了。他可是高高在上皇帝,乾纲独断惯了,活人尚且很难改变他的想法,更何况是一个死人留下的话。以我看来,他绝对不会坐视任何威胁皇朝根基的因素,其中自然就包括你这个身份存疑的‘降临者’。就算他不会对你对手,但可以让其他人对你动手。就算最终事情暴露了,他也可以装腔作势地表演一番,然后找个替罪羊出来。心情好的话,他或许还会给你一个追封的虚号。这些不过是历代皇帝玩剩下的把戏,你可不能信以为真。你要是想好好活着,最好还是能拿出一些实在的东西来,让他对你有所顾忌。这位公主殿下的事我也了解过一点,她在宫里的地位不怎么样,对你的帮助很有限。若是皇帝日后鱼死网破,你可就危险了。我倒是觉得先前那位郡主殿下不错,她的身份和地位对你的帮助会很大。你可要把握好机会,过了这个村儿,可就没这个店儿了。有了她的帮忙,你的压力可就会小一些的。”

    沈熠涨红了脸,反驳道:“三师兄,你这都说到哪里去了。就算是宫里那位对我有恶意,我也不能把主意打到喜欢的人身上啊。再说了,我早就想到办法化解这个危机了,只是目前的时机还不成熟,这才一直没有取得成效。这段时间以来,我之所以让七师兄研究那些东西,就是为了拿出足够有用的筹码来,以免有人过河过桥。至于利用别人的感情,我是不会做的。”

    “小师弟说得对,大丈夫行事当顶天立地、光明磊落,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都不能利用人家姑娘对你的感情。”玄鹭站起身来,走向玄策,愤愤地瞪了他一眼,很是不满地道,“你看看你,一个当师兄的,竟连这点觉悟都没有。我要不是知道你的为人,一定砍你两刀。”

    玄策苦笑一声,知道自己刚才的话让玄鹭心生不满了,急忙陪笑道:“五师妹,我也是为了小师弟好。他的处境如此艰难,若是没有外力支持,可是很难解决这些麻烦的。”

    玄鹭不再搭理他,而是走到玄封面前,柔声道:“师兄,关于小师弟的事,你怎么想的?”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现在想这些还为时过早,不如以静制动!”玄策拍了拍沈熠的肩膀,郑重地道,“小师弟,无论如何,师兄师姐们都会保护好你的。就算此事最终不尽如人意,我们也可以回山上去。到那时,就算是宫里那位想找你的麻烦,他也要掂量掂量。”

    “多谢四师兄。”沈熠微笑道。事情若是真的像玄封说的那么轻松就好了,如果他只是一个人,不管怎么都好说。可如今的他不仅有自己的家庭,还有与镇国侯府和凌亲王府之间的牵绊,他怎么也不能抛下他们独自去逃命。赵真也正是看中了他这一点,这才跟他达成了君子协议。只要沈熠不闹事,镇国侯府和凌亲王府就永远不会有事。

    三天前,赵真托沈泓转交给沈熠一封信,问他五国统一之后,该如何处理那些江湖势力。在见到了有司研制的那些新式军备和医者协会研制出的云南白药之后,赵真对于圣朝能统一五国的事信心满满,已经开始考虑日后的事了。五国统一的计划是沈熠提出来的,一些具体的实行措施也离不开沈熠的建议。因此,在关于如何处理江湖势力的事上,赵真还是希望能听听这个有着道宗弟子身份的沈熠是如何想的。可沈熠从未涉身江湖,怎么能想明白这些事。苦思冥想了许久,他还是决定趁着今天这个机会,先从几位师兄、师姐的口中打探一下那些江湖势力的事,以确定自己的计划能否顺利推行。好在玄封的话让他定了心,不再苦恼此事。

    玄蕴全程一言不发,等到众人都说完了,她才幽幽地道:“小师弟是在担心你的家人吧?”

    “不愧是六师姐,说话果然一针见血!”沈熠道。饶是素来行事稳重、思虑周全的玄封都没有想到他在纠结什么,反而是一向毒舌的玄蕴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这让他很是感动。

    “除了大师兄外,我是与你相处时间最久的人,自然能猜到你在担忧什么。”玄蕴语气平淡地道,“不过,小师弟,恕我直言,我觉得你有些忧思过甚了。令尊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你先想到的事,他自然也能想到。说不定,他已经暗中做好最坏的打算了,也安排好了退路。”

    “六师姐,听你的意思,莫非连这些都能算到?”沈熠惊讶地道,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

    “这不是我算到的,而是推测出来的。”玄蕴撇撇嘴道,“‘卜筮’之道,不仅要掌握卦象,而且要探查人心。《卜经》中说,‘上天下地中人,一切妖祥祸福之事,皆由于动,皆在于心。’一个合格的占卜者,必须要有洞察人心的能力,知道该说什么,什么时候说。”

    沈熠摇了摇头,尴尬地道:“六师姐,虽然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但通过你的话,我却想到了我之前看过的一段话,说是‘上则占乾象之休咎,中则占人事之吉凶,下则占地纪之灾祥。一世一身,一时一刻,无幽不烛,无事不明,彰往察来,见微知着,修身治己,保国宜家,纤悉不外于其理,毫发莫逃于此数,君子可豫定趋避,小人亦免罹陷阱。’以我看来,这两段话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一个人写的。”

    “不是,《卜经》是我写的,里面没有你说的那些话。”玄蕴道,“对了,不知你方才说的这些话是从什么地方看来的。若是能相互借鉴一下,我的卜筮之术肯定会更上一层楼的。”

    “是我小时候跟随师父游历时在一处石壁上看到的。”沈熠搪塞道,“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已经想不起来具体在什么地方了。六师姐即便是想看,如今怕是也找不到了,实在是可惜!”

    “是吗?素颜了,这也算不得什么。小师弟博闻强识,过目不忘,不如就给我写出来吧!”玄蕴盯着沈熠的眼睛,坏笑道,“小师弟,师姐我可是第一次求你办事,你不会想拒绝我吧。”

    沈熠脸色一僵,恨不得给自己这张嘴来两下,好端端地非要在玄蕴面前掉书袋,结果把自己陷进去了。原本他还以为自己写完《铜人腧穴针灸图》就可以放松了,没想到玄奇昨天刚让他给道宗写有关机关术方面的书,今天又撞在了玄蕴的枪口上,要给她写《大六壬探原》。事已至此,他也没有其他办法了,只得硬着头皮道:“六师姐放心,我会好好想一想原文的!”

    “那就多谢小师弟了!”玄蕴“温柔”地笑了笑,便不再开口,话题又被玄封接过去了。众人又围绕“降临者”和江湖势力的事聊了起来,甚至连吃过饭的玄奇也加入了进来。直到申时中,众人方才散去,留下沈熠在书房整理思绪,考虑该如何给赵真回信。

    酉时初刻,阿福再次来到书房外,回禀道:“少爷,大管家回来了,正在门外等您传唤!”

    沈熠听说沈德良回来了,当即表现得十分激动,吩咐道:“让他先去洗漱,吃点东西后再来书房答话。”他知道沈德良这次回来,肯定是又给他带会好消息了。一想到这,给赵真的回信也不写了,就在书房里来回走动,只等着沈德良来向他回话。

    两刻钟后,沈德良提着一个小黑袋子走进了书房,恭敬地向沈熠施了一礼道:“少爷好!”

    沈熠看着面前这个被晒得黑红的大管家,不免有些感怀,唏嘘地道:“阿良,辛苦你了!”

    “少爷这话,奴才可承受不起!”沈德良憨厚地笑了笑,将手里的袋子放在地上,欣喜地道,“少爷,奴才不负您所托,按照您的指示,在山里转了十天,终于找到了您说的煤炭,请您过目!您放心,奴才已经亲自试过了,都可以燃烧,砖窑的第一批转就是用这东西烧的。”

    沈熠疾步走到沈德良面前,半蹲在地上,从袋子里捡起了一块煤,小心地摩挲着。不错,这确实是他需要的煤炭,只要有了这东西,他就可以在封地内逐步发展“工业革命”了。

    “阿良,干得不错,回头去库里领二百两银子,再加两匹上好的丝绸,算是给你的奖励!”沈熠将手里的煤放回袋子里,谨慎地问道,“除了沂山村的人外,没有其他人发现这东西吧?”

    “少爷放心,绝对安全!”沈德良拍着胸脯保证道,“奴才按照您的吩咐,招募了一批从东境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让他们负责守卫沂山村的各处要道。如今的沂山村除了奴才外,其他人只能进,不能出。好在这些村民都是您救出来的,他们对于这个决定也没有什么异议。”

    沈熠点了点头,只夸沈德良做得好。在刚开始布局沂山村之前,沈熠就“请”同安知县陶震出面,将当时从博古行地下暗室中解救出来的村民着急到了沂山村,向他们介绍了移居沂山村的事。这些村民好不容易得了一条活路,本就对沈熠和陶震这两位救命恩人感恩戴德,再加上陶震所说的移居计划十分诱人,又有朝廷的移民文书在,故而有很多村民都选择移居沂山村了。他们原本就是一起落难的人,如今又要聚在一起建立美好生活,一个个都很激动。于是,这些村民在打理好自家的麦子和其他庄稼后,便一起搬到了沂山村,成了沂山村村民。

    当这些村民在沂山村安顿好之后,沈熠派沈德良来到沂山村,招募他们修建窑厂,每人每天十文钱,还免费提供三餐,每五天还可以吃一顿肉。对于这些辛苦了半辈子的村民来说,这种日子简直可以说是幸福至极。因此,参加窑场修建工作的村民们都很亢奋,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便将沈熠要建的所有窑厂都建好了。这些村民原本还担心窑厂建成后他们就要失业了,没想到沈德良又发现了煤矿。于是这些村民被分为两拨,一拨在煤矿挖煤,一拨在砖厂烧砖。最重要的是,他们每天的工钱比之前还多了五文,这让村民们越来越有工作的动力。发展到后来,甚至都不用沈德良提醒,他们自己就上工了。好在沈熠提前说好了,每人每天只需要完成一定的量就可以回家休息了,多干的也不会另算工钱,这才稍微遏制了这股工作的风潮。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