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天下第一家丁 > 第16章 等比数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沈未指着一个字母q说道:“拿方才提到的二分之一数列举例,这个q就是二分之一。若数列为三分之一,三分之一乘三分之一这样,那么q就是三分之一。”

    他扫视了人群一眼,确保大家的眼神显示都听懂了,才继续说:“我们定义q自己相乘的次数为次方,然后以二分之一的一次方,二分之一的二次方和二分之一的三次方这个简单的数列举例,q就是二分之一,n就是三,a1就是数列的第一个数字,也就是二分之一,那么我们代入公式a1乘(1qn)再除(1q),等于多少?”

    此前两三年,崔灏一直在研究这个数列,反反复复的计算导致他不用计算都背得出这三个数的和,他盯着那个公式,也飞快的在心中演算起来……

    过了半晌,安静了一阵子的人群开始出现躁动,有人第一个算出来,高兴的大喊:“等于八分之七!”

    另外一考生忙赞道:“你算的真快。那实际这三个数相加等于八分之七吗?”

    徐霄也刚刚算出来,连连称奇道:“对,对,真的等于八分之七。”

    此时崔灏并未给予任何反应,只是一动不动,如一尊欧洲文艺复兴的雕像般陷入了沉思。

    其实他也早就算出了结果,并且他在心中试过了多加一个数,多加两个数,将二分之一换成三分之一等等几种不同的所谓q和a1,结果都对的上……这让他心底像是有一个球体,热烘烘的向外膨胀,似乎快要爆裂开来。

    终于,“咳咳……”崔灏一直支着桌面的手放开了,掩在嘴边挡住了两声咳嗽,高瘦的身体在初春傍晚的冷风里又摇晃了几下,险些摔倒。

    一旁教习律法的孙先生见状连忙上前扶了一下崔灏的手臂,关切道:“崔先生,您没事儿吧?”

    崔灏定了定神,缓缓的抬了抬手,示意自己不要紧。

    旁边众人见状,都安静了下来。

    只见他的眼神先是有些闪烁,而后终于渐渐聚焦,捕捉到那个小小的身影后,他一步一步走到他的面前,慢慢蹲下身去,与他平视。

    这是自从见到这孩子,他第一次正视于他。

    他微红的眼睛里像是混入了风沙,有些浑浊,不知道是不是太久没有眨眼,竟有些泛起泪意。

    沈未见他如此,心中生出几分愧疚,他连忙去拉老先生起来,无奈自己个子小,自然使不上劲,只好耷拉着脑袋蔫蔫的说:“崔先生,您不必如此……我这其实也是之前学……之前侥幸发现的。”

    他是个园丁之子,连谦虚说在别的地方看到或者听人说起都做不到,只能将功劳揽在自己身上了。

    崔灏摇摇头,用手掌轻轻抚了抚沈未的头发,唇边缓缓绽出一丝笑意:“小子,待老夫回去再验算一番,如果真是如此的规律,那么老夫愿意在正在编写的《极算章》中将此定律编入,并以你的名字命名。”

    沈未慌忙摆手:“不不不,还是不要了吧……”

    崔灏以为他不愿意将此算法免费推广给外界,忙道:“哦,老夫愿意向朝廷为你申请一大笔钱财,作为奖赏,从此你将衣食无忧……”

    “我不要。”沈未更加坚定的摇头。

    “那你……哦,当然了,日后入朝为官,老夫自当向皇上举荐……”

    沈未仍然只是摇摇头:“不要。”

    “那你……你想要什么才肯让老夫将此法录入书中?”倒是轮到崔灏摸不着头脑,语气也急促了起来。

    “不署名就行啊。”沈未轻描淡写的说。

    “什么?!”在场众人皆惊奇不已。

    “你……”崔灏看着沈未,只觉得那双黝黑的眼瞳就像是青城湖的夜色,清澈而深邃,可又是那么果决坚定,虽然分明他还是个孩子,可却拥有着似乎有种超出成年人的眼神……

    同样的眼神,这世上他也只在几个人那里见过。

    崔灏不由的开始嘲笑自己将一个孩子想的过于复杂功利了,连忙朝沈未抱歉的笑笑:“好孩子,是老夫问错了,那就依你说的。你将来……”

    崔灏本想说他将来若反悔,可能就来不及了,但终究将话咽回了肚子里。

    一旁的陆吟清叹为观止的对安平说道:“老师,您的眼光还是那么独到,学生佩服。”

    “这孩子算学上的天赋,老夫倒也是才发现,并非一早便知。”安平目不转睛的看着沈未的一举一动对陆吟清说道。

    “那您为何此前就笃定的推荐他入太学?”陆吟清终于问出了憋在心里的问题。

    安平用方才与沈未颇类似的那种轻描淡写的语气说道:“老夫不过是喜欢他聪明伶俐,又知道些鲜为人知的菜谱,以后去你那里不至于每次都吃一样的饭菜,听同样一套说辞罢了。”

    “老师您这往大了说是公器私用……”陆吟清说完,自己先笑了,因为细细反思,从前还真是如此,这一下弄得他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此时,崔灏已经小心翼翼的将沈未的考卷叠了起来,放进衣袖,然后他忽然想起什么,转身回到自己的桌上,拿起沈未给自己出的题目。

    沈未见此情形,脸上忽然露出某种调皮的神情,这引得众人又是一阵好奇,纷纷凑过来看到底是什么题目。

    崔灏叫人将题抄下来,给众人展示。题目是:“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沈未挑眉四下注视,见大家抓耳挠腮,不明所以的样子,心下感慨,看来当代小学生奥数水平在古代就比得上大部分青年才俊了。

    拿过崔灏的答卷,沈未发现崔灏解题的过程颇为繁复,他采用了一种这个时代最流行的数学方法——枚举法。

    他在纸上从假设一只兔子,三十四只鸡有多少脚开始算起,一直列举到十二只兔子的时候,发现对上了脚的数量,便在那里画了个圈,代表最终答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