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红楼大相公 > 第795章 黑心奸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钟哥儿,你是愈发会夸人了。”

    小姑娘俏脸一红,白了某人一眼。

    “不过,这种女式风衣穿在身上真的挺好,还有这双靴子,除了最初穿在脚上,觉得不太适应。”

    “后来就好了。”

    “的确像钟哥儿说的,穿在脚上,整个人都直接长高二三寸,现在我和紫鹃站在一块,都差不太多了。”

    脚步微动,觉高跟在地板上的声音,林黛玉微微一笑,自己还是喜欢这样的衣衫。

    的确很好看。

    难为三妹妹她们了。

    当然,还有钟哥儿,貌似风衣这个东西,一开始是专为男子设计的款式,钟哥儿也有参与。

    后来!

    才被改变了一下,落于女子身上的。

    “连妹妹都这般喜欢,看来三姑娘这两个月的奖金绝对不少。”

    “而且,要不多久,江南也当有那样的衣裳款式。”

    秦钟笑道。

    小姑娘此刻的确更添明丽,微施粉泽,自有丰姿蕴生,再加上气色越来越好,更为彰显气韵。

    “嘻嘻,三妹妹现在应该有许多银子了。”

    “等明年回京的时候,让她请我去百花大剧院看戏去。”

    林黛玉近书案前,从笔筒中取出一支笔把玩着,掩嘴轻笑,颇为期待明岁之事。

    “这个可以有!”

    “待在苏州之地这般久,妹妹可有看戏?”

    “这里可是昆腔的发源地之一,唱念做打、舞乐曲调都是极好的。”

    秦钟亦是从笔筒取出一支笔,开始继续作画,因有闲聊,不为做都精细,多有在留白处落下痕迹。

    “看了一些,的确不错。”

    “一些曲调的确还好。”

    “钟哥儿,自古曲调不相离,你既然可以做出那么多好的曲韵乐律,那……可有对那些曲令有一览?”

    “接下来抽空也写出几个?”

    眨动一双含水澄澈的明眸,林黛玉看着某人作画,细语浅浅,昆腔……这些日子自然看过。

    还是不错的。

    “曲子!”

    “这个……,有点意思。”

    “接下来空闲了,可以做一些,其实做曲子比作诗简单多了。”

    “做曲子主要还是看故事做的如何!”

    “和小说文字又有相仿的了。”

    秦钟点点头。

    对于看戏,自己感觉一般般,若是那种舞乐相合的戏曲,还是不错的,若是有美人就更好了。

    曲令?

    自己的书房也有一些相关书籍,也有看过一些曲令,规则不多,主要是看那些故事精彩与否。

    于自己而言,不难!

    就是相对耗费时间一些。

    “嘻嘻,那我可就期待了。”

    林黛玉又是掩嘴笑道,清眸生光,多有神采飞扬。

    “钟哥儿,午时左右,咱们应该可以到阳城湖,前两日,我和族兄去了一趟,那里也有林家的一些族人。”

    “这个时节……螃蟹还是有的,阳城湖的螃蟹很好吃,肉质很鲜美,蟹黄很多。”

    “可惜,我不能多吃,但……钟哥儿、采月你们可以多吃些的。”

    “到时候,咱们在那里停留一下,采买一些怎么样?”

    林黛玉向着窗外看了一眼。

    “自然可以。”

    “妹妹都这样说了,必须停下!”

    吃螃蟹!

    这个可以。

    还是阳城湖的螃蟹。

    阳城湖的大闸蟹可是扬名整个江南之地的,现在是腊月,还是有螃蟹的。

    “哼!”

    听得某人之言,小姑娘又白了某人一眼。

    ……

    ……

    “妙彤!”

    “前面就是你家了?”

    阳城湖以北,便是昆承湖,彼此相聚不远。

    午时,到达阳城湖上,那里买螃蟹的很多,如今腊月,算是吃螃蟹的末期了。

    大螃蟹还是有很多的。

    临近产地,价格相当低,粗瓷碗一样大小的大螃蟹,才五分钱一斤,十斤也才五钱银子。

    两三百斤,也才花了十两银子!

    吃的相当过瘾,没的说,秦钟自己都吃了四个,若非那玩意实在大,还能多吃一些。

    其余的螃蟹,厨娘准备做点心、包子之类,也是绝佳的辅助材料。

    一路吃着,一路向北,申时正刻有余,楼船到达昆承湖边缘,由着妙彤提供的讯息,再加上多福的询问。

    未几,便是行至一处湖边。

    那里便是妙彤记忆中的家乡渔村之地!

    “我……,我也不知道爹和三位兄弟他们是否还在!”

    妙彤立于窗前,明日之下,看向远处的渔村,好像没有太大的变化,却有觉有些久远了。

    那年。

    昆承湖发大水,娘生下弟弟之后,没多久,便是去了。

    只剩下爹爹和两位兄长、自己,还有一位刚出生的弟弟,田地都不存了,鱼获又艰难。

    自己便是被卖掉了。

    算下来都七八年了。

    如今!

    自己都十五了,都长大了,不知道爹爹和兄弟他们如何,若非少爷,只怕自己这一生都难以回到这里。

    “多福已经去打听了,会有结果的。”

    秦钟手持千里镜,看向这处湖边方圆,地势略有平坦,不为低,算是一个好地方。

    远处还有开辟出的田亩。

    更远一些,还有一些小山起伏坐落于此,这个时间……湖边的人不少,湖里的人也不少。

    捕鱼的。

    晒鱼的。

    织网的。

    洗衣服的。

    嬉戏的。

    ……

    还有生火做饭的,如果现在不做饭,等一等天黑了,点灯也是一个不小的浪费。

    岸边,还有不少孩童玩闹,纯真的欢声笑语弥漫开来,秦钟看的津津有味。

    准备落于画上。

    妙彤本家姓唐,至于父亲的名字不清楚,两个兄长倒是知道,是以,信息不算少。

    多福应该会有消息。

    “少爷。”

    “都说江苏这里是天下最为富庶的地方,可这里……看上去不为那般。”

    从少爷手中拿过千里镜,也是看向这处湖边的一切。

    晴雯嘟囔一语,连日来,跟在林姑娘身边,行走吴县、苏州城内外,所见种种还是繁闹的。

    现在。

    这里比起阳城湖那里都差了一些。

    那些人身上穿的都是粗布麻衣,还有许多补丁的,岸边的孩童,有一些都不小了,却还是赤脚,鞋子都没有?

    “任何地方,都有富庶的人儿,也有贫苦的人儿。”

    “苏州这里是这样,京城也是那样。”

    “其实,苏州这里还算好些的。”

    “这里种田养桑,吃饱还是不难的。”

    “落于国朝偏西一些的地方,偏远一些地方,更难!”

    出京城以来,沿着运河南下,其实也有见识过一些。

    运河特殊,两岸的人儿生活还不错,却也寻常,而非运河两岸之人,可想而知。

    这里是苏州,这里是昆承湖,这些人靠着湖吃湖,旁边还有田地,桑树也有成林。

    日子当过得去。

    若言很好,的确没有。

    国朝每一年征收的钱粮,江苏之地,苏州府承担的很重,如此……这些人的生活还可以过得去。

    若是将钱粮征收之地落于别的地方,更为艰难。

    “钟哥儿,难道这里的父母官就不知道让他们过得好一些吗?”

    林黛玉也是有感,轻叹一声。

    想着今儿午时,自己一行人吃的东西,又看着她们一行人身上的穿着,又看着远处岸边的人儿。

    明眸一转,落于某人身上。

    “这里的父母官所为……我不为清楚,不好评价。”

    “但!”

    “许多事情,非父母官可以改变。”

    “一个父母官,其实只要能够做到让治下的百姓不为吃喝担心,这个父母官已经不错了。”

    “若是百姓再有一些剩余,这个父母官,就是能臣干吏了。”

    “若是百姓日子过得很富足,这个父母官千古罕见了。”

    于小姑娘看了一眼,秦钟缓缓道。

    “不知道这里附近有没有工坊之类,如果他们可以进入工坊,也能够赚多一些的银子。”

    “就如钟哥儿在京城的工坊。”

    林黛玉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自觉钟哥儿所言也是道理,百姓不缺吃喝,若是还有剩余,日子过得的确不错了。

    扫着远处岸边还有一些人没有穿鞋子,这等寒日,多有不妥吧,是因为买不起鞋子?

    鞋子好像不贵吗?

    或者家里没有人做鞋子?

    “工坊有限,这些人耕作田亩,鱼获湖中,纺织家中,卖一些针线成品,其实已经有不少收入了。”

    “这里的工坊……昨儿我和恒王殿下苏州城走了走,在工坊里做工的人,银子以一二两居多。”

    “一个月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也不管饭,也没有额外的奖金,也没有额外的奖励。”

    “其实不算高!”

    “一二两,对于一个三五口之家来说,已经不错了,若是再有额外的所得,一家人过得也不错。”

    小姑娘能够想到去工坊做工?

    这一点已经不容易了。

    惜哉,苏州这里的工坊虽不少,却也不是很多,昆承湖这里附近应该没有的。

    大都在县城之中。

    苏州府那里的工坊工钱一个月也才一二两银子,相对于自己工坊里的工钱,这个价格才是天下间工坊的正常水准。

    非如此,京城之内,单单人工费用,自己一个月都能省掉成千上万两银子。

    “没有休息!”

    “也不管饭?”

    “那也不包住了?”

    “也没有额外的奖金?”

    “……”

    “这……,真是黑心的商人,真是奸商!”

    “一个月才给一二两,钟哥儿,那也太少了一些,京城里,在你工坊里做工的人,一个月起码都是三五两银子的。”

    “做得好,还有更多,是这里的两三倍以上了。”

    “才一二两?也太少了!”

    林黛玉小手伸出,一一盘点着,不由黛眉蹙起,什么都没有?就一个月一二两银子?

    才一二两银子?

    那也太少了。

    那些商人也太抠搜了。

    记得钟哥儿以前说过,二十两银子,够一个普通之家一年开销,平均一个月就是一二两银子。

    岂非,全部用完了?

    一点剩余都没有?

    若是家里人口多一些,或者生了病患,怕是还不够吧,不由……于那些奸商多有薄怒之言。

    赚那么多银子,就不能够多分一些?

    就不能像钟哥儿一样?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