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红楼大相公 > 第134章 结构化面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下秦钟,见过诸位!”

    风清楼的胖掌柜办事没的说,辰时左右,自己正准备用饭之时,便是相托南成庄的人前来。

    说道事情安排好了。

    因南成庄就在白石镇旁边,就算走路也很快,车马更不必说,有兴趣的举人近十位。

    秦钟欣然。

    用过早饭,看过珍大奶奶,直接便是入宫,顺便又见了一下宋贵妃,献上一些丸药。

    一件件事情落下,已然辰时一刻有余了,按照自己的计划,巳时之前,赶到南成庄不难。

    孰料,计划赶不上变化。

    百草厅那里有肠痈病人等着,无奈之下,只得前往,便是让多福先一步抵达南成庄。

    如今,巳时二刻。

    南成庄的宽阔厅堂内,观眼前一位位年岁不一的男子,皆华服伦巾,士子装束。

    当即一礼。

    人超过十位,却也能够看到有一些是小厮随从的模样,不过,那些不是重点。

    “白石书院程平,见过阁下!”

    “白石书院崔晋,见过阁下!”

    “书院松文山。”

    “书院顾永寿。”

    “书院宋则,见过阁下!”

    “……”

    “昨日,风清楼的掌柜遣子于书院相找我等,是阁下之意?”

    这就是南成庄的主人!

    年岁这么轻?

    顶多十一二岁吧!

    神医?

    此人的一位随从先至,被他们套了不少话语,了解不少事情,此人的确精通医道。

    之所以被内务府赏赐这里田地庄子,乃是因为诊治宫中太妃有力,上皇和陛下有赏。

    如此,可以说通了。

    毕竟是有功的,尽管这个赏赐有点大。

    肠痈之病!

    根据那位随从之言,此人有独门医道,纵然得了肠痈之病,也可救治,救治法子秘传。

    那也是这位少年人之所以晚来的缘故,其余的郎中还真奈何不了一些肠痈之病。

    一一行礼看将过去,他生的还真是俊美,品貌不俗,长身玉立,锦衣加身,更有一番风度蕴藉。

    秦钟!

    也因诊治太妃有力,封了太医院的御医!

    有了官身!

    那就不是普通人了,论身份,他们固然是举人,可身上并无官身,当有规矩。

    不可小视。

    “不错!”

    “诸位,坐!”

    “听我将事情慢慢道来。”

    “白石书院之名,顺天府之内,无需多言,而我之所以拜托风清楼的掌柜相请诸位。”

    “乃是想要请得一位良师,助我明岁一举取中秀才!”

    秦钟看向出言所问的那人,约莫二十有余,这般年岁为举人,已然读书很有天赋了。

    微微一笑,行至厅前上首,再次拱手一礼看向诸人。

    “取中秀才?”

    “这……,明岁取中秀才?”

    “不知阁下学业进度如何?”

    诸人诧异,对于这等目的,还真不知道,风清楼那里之言,只是提及授教之事。

    现在想来,应该没那般简单。

    单单是授教的事情,也无需花费那般大的代价,一个月一百两银子呢,非小数目。

    一位身材消瘦的男子询问。

    助他明岁取中秀才?

    这个事情?

    不好说。

    考试要看他自身的,果然现在什么都不会,明岁就要取中秀才?难如登天,甚至于根本不可能的。

    “这个月过去,四书五经当诵背如流。”

    “唯有经义文章、诗词歌赋之类鲜少涉足。”

    秦钟看向那人,隐隐有些营养不良,面上都鲜少有红润之意,家境缘故?

    “四书五经即将诵背如流!”

    “经义文章、诗词歌赋?”

    “那些是需要下功夫和花费时间的,而阁下在风清楼那里的消息,我等若然授教,一个月非日日相随。”

    “可是如此?”

    一位年岁稍大的男子出言,其人应三十有余,颔下有短须,眉宇多了一丝沧桑。

    四书五经都会了,那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习练经义文章才是重要的,也是考试的关键。

    当年他们读书的时候,一日都没有停歇,每一日都要习练经义文章、诗词歌赋,方有如今乡试扬名,此般进益。

    现在已经快八月了,距离明岁的秀才考试,顶多还有半年。

    半年的时间,在顺天府之内取中秀才?

    这个难度更大了。

    “不错!”

    “我因身上有太医院御医的职责,又有恒王府的赞善,一个月全部落于读书不太可能。”

    “而且,我觉得那样也太枯燥。”

    “所以,便是请诸位前来。”

    秦钟笑语应道。

    “我等这么多人,你如何选择?”

    一位仪表不俗的年轻男子直接询问一事。

    别的先不说,取中秀才也先别论,关键……他们来了这么多人,不会都留下吧?

    那也不太可能。

    语落,一道道目光落于某人身上,这才是重点。

    也是他们今日前来的重点。

    “很简单!”

    “我需要诸位此刻为我定下一份学业方法和具体进度,只为明岁取中秀才之用。”

    “我根据诸位所言的学业方法和进度进行抉择。”

    “若然相合你我之心,当为我之良师,每月百两银子,明岁取中秀才,再有千两相赠!”

    面试!

    这个秦钟很熟悉。

    是否适合自己,面试就可以发现。

    悬梁刺股的日夜读书之法,不合自己之用,万事都有方法论,只需要掌握方法,便可事半功倍。

    何况,自己又没说一定要取中秀才第一名,就算是最后一名也是可以的。

    科举非目的!

    而是一个过程,而是一个身份!

    “一炷香后,我会在里间同诸位一一相聊。”

    “我觉诸位可为师,诸位也觉我可教,此般最好!”

    “大体如此,诸位还有疑问,尽可道来。”

    接着前言,一观厅内诸人神色模样,秦钟又是一语。

    给他们有一炷香的时间,一炷香的时间为自己制定一份,足够明岁取中秀才之法。

    “……”

    “……”

    一时间,厅内诸位书院举人微微沉默,彼此又看了一眼,这位少年人秦钟说的很直接。

    让他们替他制定一份学业方法和学业具体进度,只为明岁取中秀才?

    实在是有些怪怪的感觉。

    偏生,对方说的又如此明确。

    “可否请阁下随意书录数句论语篇章?”

    一位形貌方正、体态壮硕的年轻男子言道。

    “当然。”

    “秦瓦,取来纸笔!”

    秦钟没有多问,直接施为。

    数十个呼吸之后,一侧的案上,便是将《论语》的开篇文章快速书录下来。

    “柳体!”

    “细致处……又有些不同,字很不错,力量也有。”

    “……”

    诸人大致扫了一眼,心中有数。

    让少年人秦钟书录文字,主要看看他的字,从字里行间足够看出许多东西。

    这个东西做不得假。

    一手好字!

    短时间,绝对练不出来的。

    而这位少年人的字……已然足够,快而不乱,形神皆有,尤其看上去同柳体又有些不同。

    写出自己的名堂?

    这个应该不太可能吧。

    然而,这手字足够了。

    想来是一位平日里也是喜欢写字的,喜欢写字,就意味着非懒散之人,一个人若是连字都写不好。

    其余无需多谈。

    ……

    ……

    “县试一般在每年二月份,算起来,阁下有近七个月的时间。”

    “若是我为师!”

    “当一个月至少十五次的教导时间,前三个月,皆习练经义文章,习练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八部分。”

    “若然三个月有进益,则第四个月开始,可以习练诗词歌赋!”

    “若然三个月进益不大,则第四个月要抽出大部分时间继续习练,其余时间习练诗词。”

    “……”

    一炷香的时间后。

    厅内里间,秦钟正与书院一人相聊,这人如果自己记得没错,其名崔晋。

    年二十有余,仪表清逸,举止有礼。

    此刻正说到他的法子和相关学业进度。

    “若我为师!”

    “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我会授教各种文体格式,而后,根据掌握的情况,给于再定策略。”

    “第二个月开始,则按照考试的规则,不住给于习练。”

    “阁下所言,一个月至少十次授教,那么,一个月至少四次习练,而后我会给于针对性的批阅!”

    “那也是书院上舍的习练法子,当可大用!”

    “三个月后,大体就可观阁下进益。”

    “其后,视情况而定!”

    其后,又一人说道自己的法子和策略。

    秦钟微微一笑,端量着此人,若是自己没记错,他名江墨轩,观其唇齿,观其神容,家境当不错。

    不知为何也前来了。

    “若我为师!”

    “前两个月会专门授教经义文章,那是考试中最为重要的,正场之列,所考便是如此。”

    “若然阁下进益不小,第三个月,可一同授教诗词歌赋,第四个月开始,当开始按照考试的规矩给于不住习练,那样的进益会更快。”

    又有一人。

    秦钟细细听着他所言的法子和策略,面上带着浅浅笑意。

    “若我为师。”

    “我以为阁下一个月只有十天、十五天是不够的,学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一个月起码要有二十五日以上的时间。”

    “我会用两个月的时间,将考试所需都一一授教。”

    “而后根据阁下进益,分别加强授教,四个月后,可根据考试的规矩,一一习练。”

    又有一人。

    “若我为师!”

    “……”

    “……”

    一共九个人!

    一一面试,耗费大半个时辰,随最后一位书院举人松文山出里间,流程结束。

    秦钟也是一并出来。

    登时。

    一位位书院举人再次看过去,这种一一相聊的选取之法,实在是没有遇到过。

    却也有些意思。

    不知道这位少年人会如何选择。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