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红楼大相公 > 第336章 魏武挥鞭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浅论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异同之处》!”

    “这……,心得?”

    看着面前的第一篇心得文章,阅览题目,轻道一声,刘延顷抬首看了某人一眼。

    这是心得?

    好吧。

    似乎鲸卿刚才所言,陛下于他的吩咐,便是读《二十四史》有感,本以为会从《史记》开始的。

    不曾想,直接落在三国了。

    倒也没有什么。

    自上皇岁月钦定《二十四史》之后,天下间的读书人都有阅览,然而,真正可以将二十四书通读一番的人鲜矣。

    一则,《二十四史》字数太多,足足四五千万字,欲要通读一遍,就算每日都有阅览,也得数年之功。

    而《二十四史》只是科举之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行走科举之道,完全没有那般必要。

    待科举有成之后,再行阅览也是不迟,自己就是近一二十年才将《二十四史》通读的。

    从题目来看,鲸卿所言是《三国演义》和《三国志》这两本书,自己也都阅览过。

    心得?

    不知鲸卿的心得如何!

    “……”

    秦钟汗颜。

    实在是赶工赶出来的心得篇章,《二十四史》那般的大部头,自己也有看,可是……若说直接就写出来心得篇章。

    需要耗费时间。

    而前身岁月,自己已经探究过更为熟悉的一些历史片段,故而,加班加点弄出来两篇不难。

    “写的还真不少,读起来……有些意思。”

    “许多东西,我也没有想到那一层。”

    “不错。”

    “真实性,《三国志》自然为上,然天下间,《三国演义》之事更为流传。”

    “陈寿毕竟是亲身经历者。”

    “一千多年来,三国的许多人和事都变了不少。”

    “而且,鲸卿你在里面所谈及的许多事情很有趣,草船借箭却非诸葛亮所为,而是孙权。”

    “还有关云长刮骨疗伤之事,天下间许多人都知道是华佗所为,鲸卿你也有华佗在世之名。”

    “而华佗身死很早,难以见到关云长。”

    “……”

    “……”

    “这份心得尚可,难得鲸卿你了。”

    “能够写出这篇心得,你对于《三国志》、《三国演义》当有通诵细读,这一点很好,却也不好。”

    “你如今快要童试了,那些书以后再读也不迟。”

    “这份心得更有趣了,更有趣是它的题目——《浅谈汉家丞相曹操》!”

    “这篇心得中,鲸卿……你对于曹操的赞誉不少,倒是有些论断同时论不合,但……引经据典的一些道理很充实。”

    “启用寒族子弟,屯田北方,开荒边界,抚平外族,一统北方,天下安稳……。”

    “你这首词更为填色!”

    “《浪淘沙·通惠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通惠河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这首词极好,真的极好。”

    “很是大气,很是豪迈,城外治水,你所见所观能够有那般体验,甚好!”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千年岁月,一晃即逝,磅礴大雨,也是一闪即逝,人间会好的,那些人会好的。”

    “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你怎么知道那里还有遗篇?”

    “真好!”

    “这首词真的极好,近年来的京城之内,鲜有诗词这般水准了,鲸卿!”

    “你诗才极好!”

    “收起来吧,两篇心得……有点意思,无大碍。”

    两篇文章的字数都不少,都在千余字左右,刘延顷阅览的速度很快,不过半柱香的时间,便是结束。

    而后给于评价。

    语论诸般,说了许多,可以看出,鲸卿对于《三国志》有过阅览,还有不小的探究。

    对于曹操的浅论,亦是有凭有据,尽管同如今曹操奸臣汉贼之时论不合,仍为可见。

    毕竟是心得,而且鲸卿年岁尚幼,也不会有什么冲突危险。

    更为难得,在浅论曹操的那一篇心得上,还有附有一首词,更为点睛之作!

    先前的京城,鲸卿便是有两首词流传,接下来又要流传一首了,可以预见,这首词不会沉寂的。

    说着,自椅子上起身,将两篇文章递过去。

    “百草厅内有一位合作者,他走南闯北,说过许多事情,那里仍有当年的残余痕迹。”

    秦钟将东西装回木盒。

    看来文章心得没有什么违规之处,心中稍安,随即看向先生,又是一笑,连忙跟上。

    “陛下如今正在养心殿。”

    “冬日之时,陛下在养心殿比较多,相对于上书房,养心殿的空间大一些。”

    “临近年底,许多事情不少。”

    行出门房,刘延顷走在前方,身后跟着秦钟。

    左右道路虽有巡逻之人,却不为拦阻,秦钟见状,不由感慨,得……自己还需要努力啊。

    “鲸卿,接下来你要多多修习学业,以你的进度……如果不出意外,进学不难。”

    “若可……当参加明岁的秋闱。”

    “若是有成,则可安心备考春闱!”

    “若是不成,也可知晓己身的短处,给于弥补,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是很珍贵的。”

    刘延顷继续道,通向养心殿的道路,自己已经熟悉一二十年了,以前走的比较多,如今少了不少。

    “先生,秦钟谨记。”

    秦钟一礼。

    “从文书而观,再有两三日,恒王殿下就该回来了。”

    “先前恒王殿下上呈的文书,军机处也有一览,对于京城内外街道的处理很好。”

    “这件事可做。”

    刘延顷摆摆手,兴致一处宫墙拱门出,于守卫之询问,简单一言,便是领着秦钟一同过去了。

    “再有两三日,很快了。”

    小胖子归来之后,若没有新的差事,继续先前的差事是自然,京城内外的街道梳理还未开始,上个月就下大雨了。

    “鲸卿!”

    “前面就是养心殿了。”

    一路上,刘延顷说了不少,秦钟静静听着。

    再次穿过一个防卫森严宫门之后,便是视野开阔许多,顺着刘延顷手指方向,秦钟看将过去。

    那里……矗立着一座宫殿,若说金碧辉煌……不为那般夺目,然……逐步靠近,便是一股威严、肃穆、气韵岩岩的荡出。

    养心殿!

    大楚庙朝的真正的核心之地,亦是真正的中枢之地!

    “刘大人!”

    “……”

    靠近养心殿的大门,便是为两位身着明耀缨盔铠甲的军将近前,顿首一礼。

    “鲸卿,我就领你至这里吧。”

    “这两位将军不为难为你的,接下来需要宫人去通传。”

    那是陛下在宫中的十二卫守卫将军,刘延顷与之没有多言,此刻都是正常礼仪。

    临近养心殿的大门,看向身侧的秦钟。

    “是!”

    那两位守卫将军……秦钟不太认识,神武将军冯唐似乎没有前来,从衣着来看,这两位一位是龙武卫的指挥使,一位是神武卫的指挥使!

    刘延顷没有停留,转身离去。

    “公公好!”

    “在下一等男加云骑尉秦钟,因陛下先前之吩咐,故而前来交送《二十四史》心得篇章。”

    “还望给于通传!”

    那两位将军的确没有什么拦阻,然……秦钟大体明悟是先生的颜面,彼此一语,便是登入养心殿门前。

    那里有着守卫的四名内监。

    秦钟双手持着木盒,近前左右一礼,四位内监年岁不大,都二三十的模样,衣着服饰都一样,看不出有什么差别。

    “你是……你是八月份陛下亲自封授的一等男秦钟?”

    似乎。

    秦钟虽不认识四人,养心殿门前的四位年轻内监中,却有一位形貌圆润的年轻内监悄然一语。

    “嗯?”

    “公公见过我?”

    秦钟诧异,面上一喜。

    这年头……宫里的公公都认识自己了?

    观出言的那位内监公公,年岁二十有余,厚实的团领衫,无胸背花,乌角束带,头顶一件乌纱帽,垂软带。

    吃的壮实,面白无须,面庞很圆,细眉大眼,亦有清秀之形,果然认识自己,事情就更好办了。

    “八月初,我随戴公公前往宁国府,见过阁下一面。”

    “数月来,京城内陛下封授爵位之人,也就阁下了。”

    “《二十四史》心得篇章,的确有这般事。”

    那位内监宫人颔首笑道。

    “秦钟惭愧,一时并未认出。”

    “惭愧!”

    “公公,有劳!”

    “如今天冷,此物于诸位加件厚实衣衫!”

    秦钟一礼,双手将木盒奉上,与之相随,袖中一张五百两的银票递过去。

    “这……,小秦大人客气了。”

    “客气了。”

    “请稍等,我这就为阁下通传。”

    “不过,陛下是否召见……非我等之力了。”

    那位圆脸细眉的公公扫着银票的面值,骤然眼中一亮,旁边的同伴,也是面上一喜。

    另外两位距离稍远的公公见状,亦是相视一眼,笑意浮现。

    这人是懂人事的。

    不错。

    “自然!”

    秦钟将木盒递过去。

    “小秦大人,稍等!”

    那公公不动声色的将银票收下,接过木盒,也是一礼,旋即行入养心殿庭院之内,通传深处。

    秦钟站在阶下,目视以观,静待回音。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