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亡国就封神,我要做昏君! > 第27章 皇权与相权之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茶是极品江南雨前龙井。

    此时整个画舫都被茶香萦绕。

    即便不喝,闻着这味儿也能提神醒脑。

    为什么会苦呢?

    柳妙音听到赵雄英的感叹,满心的的疑惑。

    她现在已认定皇帝不是寻常人。

    说出的每一个字都可能暗藏深意。

    当下便留了个心眼,暗暗揣测赵雄英话中的意思。

    宗泞所出的策论已经送到了一众读书人的手中,题目很简单,就只有四个字:

    “治国方略!”

    字数越少,难度越大。

    这是要书生们在紫云阁内探讨如何治国!

    众书生面对这样的题目全都犯了难。

    他们都是连科举都没上榜的监生,即便平常在一起偶尔也会讨论治国之策,可是那都是茶余饭后的闲谈。

    很少有人会去真正思考这个问题。

    因为这个问题太大了!

    就算真的当了官,多半也是执行治国策略,而不是制定国策。

    在朝廷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会去思考这个问题。

    而且如今朝廷积弱。

    各种弊政弄得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

    很多政策就是先皇在位时,通过中书省颁布下来的。

    要畅谈国策,就绕不开被宗庭和把持了二十余年的中书省。

    大家来此是为了求一份前程。

    都不想贸然开口,得罪左相宗庭和。

    一时间小楼外鸦雀无声。

    “诸位可知道陛下为何颁布《举荐令》?”宗泞在小楼中略显失望地说道:

    “神都蒙难,朝廷无人可用。

    让诸位饱读圣贤书的学子入京,便是为了让人才脱颖而出,委以重任。

    把秀才、举人直接提拔为最高三四品衔的官员,这是近几百年从未有过的大胆决定。

    然而诸位可有想过,自己是否能够担此重任呢?

    江山社稷危难,诸位须得端正态度,以拯救天下苍生,扶社稷之将倾为己任。

    想原来未想之事,说原来未说之话,做原来未做之事!

    如此方能从一众学子中脱颖而出。

    如果诸位无此觉悟,不如回家再继续读书去吧。

    莫要再做一飞冲天的白日梦了。”

    宗泞言语中透着对在场书生的失望。

    经过这么一番激将,还是有了些效果。

    几个胆子大的先站了起来。

    不过都是脑子发热,容易冲动的人。

    除了慷慨激昂地发表一篇长篇大论,说的话跟今日探讨的“治国方略”四个字毫不相干。

    有人当了出头鸟总是好的。

    文会在热烈的讨论和激辩中进入了正题。

    “……纵观历史,一国之危亡多亡于君王!”小楼前,一个看起来只有二十来岁的年轻书生站在一张方桌上侃侃而谈:

    “君王无能,则国弱。

    然中土数千年历史,又有多少雄才大略的君王?

    与其寄希望于君王贤能,不如将治国之责交于中书六部,任免非常之人为宰相。

    如地方官员般数年评定功绩。

    若政绩斐然,则继续施政,反之则退位让贤!”

    年轻书生不知天高地厚,说出的话引起一片哗然。

    “大胆!”赵雄英身边的小太监马永也跟着跳了起来。

    他想要下去将这个胆大妄为的书生拿下,但是被赵雄英拦下。

    赵雄英瞪了马永一眼,不急不缓地说道:

    “退下!

    当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这不就是初步构想的君主立宪制嘛!

    想不到当今的思潮如此开放。

    不过有人能说出这样的话,说明大明朝真的乱了。

    人心思变!

    只有在巨大的社会动荡时期,才能产生出如此激烈的思想变革。

    这算不算是异世界的思想启蒙运动?

    几百上千年后,也许历史书上会将今日的文会认定为一个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

    赵雄英想到自己可能正在见证历史,不禁哑然失笑。

    他没有觉得被冒犯。

    心里反而暗暗地高兴。

    有人不畏皇权,那是大好事啊!

    只是一个时代思想的觉醒是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只有萌芽还远远不够。

    这个年轻人有想法,但是对赵雄英来说是无用之人。

    等他所说的构想实现,赵雄英恐怕早就封神,当神仙了!

    此时小楼前的文会达到高潮。

    有人站起来义正言辞地反驳,道:

    “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则顺则天下治,三则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

    大胆竖子,妄论天下纲常,到底是何居心?

    若如你所言,将无君无臣,必定天下大乱!”

    好嘛!

    三纲五常都出来了!

    让这些人畅谈治国方略,怎么扯到皇权与相权之争上来了。

    赵雄英这个时候隐隐感觉有些不对。

    即便天下思变,有人产生了偏激的思想可以理解,可是这里是神都,他们当真不怕死,敢如此肆无忌惮地大谈削弱皇权吗?

    似乎整场文会从一开始就有人带节奏啊!

    先是宗泞亲自出言激将,诱导在场的读书人要敢于说话。

    接着就有人出来质疑皇权过大而无用。

    如今本来就是天下大乱,赵雄英这个皇帝当得不合格,难免有心生怨气的人脑子一热,跟着大放厥词。

    果然!

    赵雄英再看向小楼前,之前那个年轻书生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开了。

    留下一群不知死活的人还在自以为忧国忧民地妄言。

    看来宗庭和授意宗泞主持这场文会并不仅仅是想收罗人才为己用那么简单啊!

    更是宗庭和对赵雄英这段时间步步紧逼的反击。

    他在逼赵雄英动手!

    让东厂番子把这些读书人抓进诏狱。

    枫林党官员再在后面推波助澜一把,说不得有些人就要因此人头落地了。

    天下文人应皇帝之邀齐聚神都。

    如果有人因言获罪,甚至被处决,必然让皇帝失信于天下文人。

    坐实了赵雄英昏君之名。

    没有了文人的支持,凤林党在朝中压力自然大减,赵雄英只靠马三福的东厂想动凤林党人就没那么容易了。

    若赵雄英不治这些读书人的罪行,就是默认了应该以士族来治国。

    凤林党就会主导削弱皇权的思想在朝中蔓延。

    最后逐渐把皇帝架空。

    这也是一个光明正大的阳谋!

    赵雄英只有抓和不抓两个选择。

    老狐狸和小狐狸这下算是正式交上手了。

    赵雄英看透宗庭和的算计,扯动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