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亡国就封神,我要做昏君! > 第51章 挑起后宫纷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雄英转身,坐回到椅子上,指着宗泞对太后说道:

    “这丫头的脾气朕喜欢,既然母后也中意,就让她留在宫里吧。

    至于其他人……”

    赵雄英再次抬起头,目光从她们的身上一一扫过,然后挥手说道:

    “就请母后破费,赏赐些宫里的首饰,送她们离宫吧。

    朕喜欢清静,后宫一下子住进这么些女人反而不习惯。

    朕不日就下旨,册封宗泞皇贵妃,子桑夜南嫔妃。

    至于皇后……乃一国之母,朕觉得不可超之过急。

    母后意下如何?”

    “如此也好!”太后见赵雄英终于松口纳妃,也就不再强求今日就得把皇后的人选定下来。

    让太监取了些金银首饰,送给其余十七个女子,送她们出宫。

    只留下了宗泞和子桑夜南。

    子桑夜走到宗泞身边,笑盈盈地下拜:

    “臣妾子桑夜南,见过贵妃娘娘。”

    “姐姐无需多礼。”宗泞对自己的新身份还不习惯,面对子桑夜南的下拜,下意识地往一旁躲了一下,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她此番进宫虽然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可是心中还是存着万一的期盼,盼着皇帝不愿她留在宫里,把她跟其他姑娘一样送出宫去。

    哪怕是被一刀杀了,也比日日困在这个天底下最大的囚笼,面对喜怒无常的皇帝来得轻松自在。

    此时的宗泞心绪絮乱,没有注意到身边的子桑夜南眼中一闪而逝的嫉妒目光。

    皇帝的后宫以皇后为主。

    皇贵妃的地位仅次于皇后。

    随后才是嫔妃、贵人、才人等等。

    刚刚入宫的宗泞被册封为皇贵妃,将来更可能被册封为皇后,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压过了子桑夜南一头。

    以子桑夜南多疑善嫉的性格,只怕已经在心中默默算计如何争宠了。

    赵雄英将宗泞和子桑夜南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

    子桑夜南掩饰得极深的妒火也没逃过他的眼睛,双手插在胸前,满意地点头。

    这都是赵雄英刻意制造出来的局面。

    宗泞出身名门。

    从小接受圣贤之道的熏陶。

    虽然心中颇有韬略,只是为人刚正,奉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不会在后宫主动挑起事端。

    不过如果谁要是把她逼急了,也不会任人欺负。

    即便是皇帝,也敢正面硬刚。

    子桑夜南则完全相反。

    此女西域异族出身。

    从小就生活在各个部落尔虞我诈的危险争斗之中。

    即便是在部落的内部,为了争夺紧缺的生活资源,也可能毫不犹豫地对亲人下手。

    莽荒域外更讲究优胜劣汰,强者生存的法则。

    因此子桑夜南对权利的欲望极大。

    屈居人下让子桑夜南非常没有安全感。

    任何潜在的威胁都会被她视为敌人。

    赵雄英记得在马永的调查中有一条记录,一个原本跟子桑夜南非常要好的宫女,只因她在其他宫女面前抱怨了子桑夜南一句,第二天就被人发现摔死在一口枯井里。

    宫里最后的调查结论是她为了捡一个发钗,失足落入枯井中。

    草草地结案,裹上草席运出皇宫埋在了乱坟岗。

    赵雄英看中的正是子桑夜南这种偏执的性格。

    而且赵雄英隐隐感觉子桑夜南志不在后宫,她的心里压抑着更大的野心。

    把宗泞册封为皇贵妃,压过子桑夜南一头,就是为了激发起她内心的嫉妒和野心。

    只要子桑夜南暗中算计宗泞,宗泞肯定会反击。

    到时候一正一邪的两个女人还不斗得个你死我活。

    暂时了却太后的一桩心事,赵雄英带着宗泞和子桑夜南离开了坤宁宫。

    ……

    神都,白马寺。

    户部被焚毁的衙门还在修缮。

    最快也要等到开春以后才能修好。

    户部的临时衙门依然设在白马寺里。

    张保保的马车停在白马寺门前,车还没有停稳,张保保就火急火燎地跳了下来。

    “温大权!温大权在哪?”

    张保保进了衙门,扯开喉咙大声呼喊。

    很快一个骨瘦嶙峋的花甲老人从一间房里小跑着出来,迎着张保保作揖:

    “张大人,下官正在山岚清吏司核算账目,不知大人有何吩咐?”

    “跟本官进屋来!”张保保不由分说地拉着温大权进了当差的堂屋。

    温大权是户部的老人。

    只因不善交际,说话容易得罪人,在户部当了二十来年的差,还只是个正六品的主事。

    低不成高不就。

    温大权原本以为这辈子就这么蹉跎着过了。

    没想到在天恩元年出现了转机。

    宗庭和主政中书省期间,一直把吏部和户部拽在自己手里。

    这次凤林党垮台,户部受到的牵连不小。

    那些凤林一党的官员不是被抓,就是被调离神都,还有人见势不对,学着宗庭和直接辞官。

    原来没有靠山,兢兢业业办差的温大权反而入了张保保的眼。

    将他从正六品到主事,提拔成了正五品的郎中。

    也算是在退休前时来运转,连升两级,在官场上更进了一步。

    因此温大权现在唯张保保马首是瞻。

    两人进了屋,张保保马上将房门关上,一脸兴奋地搓手。

    “大人,陛下同意开仓了?”温大权倒了一碗茶端到大汗淋漓的张保保面前。

    咕嘟!咕嘟!

    张保保一边摇头,一边两口喝干茶水,就连茶叶也倒进嘴里嚼烂咽进肚里。

    温大权有些糊涂了。

    张保保进宫就是求皇帝开仓,调用从地宫中挖掘出来的宝藏。

    皇帝没有同意开仓,眼前这位国舅爷为什么还这么高兴。

    温大权小心地问道:

    “那大人为何如此高兴?”

    “呼!”累得气喘吁吁的张保保终于缓过劲来,张开嘴长出了一口气,拍着温大权的肩膀,说道:

    “那自然是有比开仓更值得高兴的事了。

    陛下下旨让咱们户部自己想办法,来解决缺的银子。”

    “这……”温大权一脸的疑惑:

    “户部的收入项目只有税银、屯田和官营产业这三个大项。

    税银要每年秋后才能运抵神都。

    开垦耕地的的田税也是如此。

    官营产业里盐铁提举司是大头,倒是可以再抽调一批银子,可是从各地盐铁提举司征调银子最快也要一个月。

    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