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三国之汉起辽东 > 第178章 诸侯并起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至于袁术想要的扬州牧则被“朝廷”给了孙坚,孙坚被加封扬州牧、平南将军、富春侯。

    而孙坚在朱治的建议下,顶着这个扬州牧的头衔,一路带着五万大军东进,毫不费力的占领了豫章、庐江、会稽、吴郡最后到丹阳时已经有了十五万大军和袁术隔江对峙。

    孙坚这一操作把袁术气得够呛,大骂了孙坚好几天,但无奈只能撤离丹阳回到寿春转头看向了徐州方向。

    孙坚在拿下江东之后大肆招兵买马,也引了不少人来投,文有张昭、张弘、阚泽、虞翻、王朗、吴景、周瑜、鲁肃、全柔、陆骏、陆康、顾荣和弟弟孙静等。

    武有长子孙策、侄子孙贲、凌操、朱治之子朱然、严白虎、严兴、董袭、甘宁、张英、于糜、樊能、陈横、周昂、周昕等人。

    截至到目前孙坚已经拉起了三十几万人马,也同样不可小觑。

    回到寿春的袁术却没有多少人来投自己,文仅有袁遗、李丰、陈?三人,武有袁胤、桥蕤、梁纲、乐就、雷薄、陈兰、刘勋、薛礼,大多是袁氏的门客。

    袁术在汝南留守张勋有十万人马,在寿春也招募了不下二十万人,对着徐州虎视眈眈。

    荆州的刘表迫于袁绍的压力,也招募了不少人才,文有蒯越、蒯良、伊籍、韩玄、宋忠、赵范、刘度、金旋等人。

    武有蔡瑁、张允、文聘、魏延、王威、侄子刘盘、黄祖、吴巨、侯英。

    到目前为止,刘表也有着十五万步卒和三万多水军。

    但现在都没有人开起战端,而是在消化各自得到的地盘积攒实力,一直到十一月底,豫州牧孔?撇∈牛?懿俸驮?蹩?记勒荚ブ荨

    最终结果就是曹操占据了颍川、鲁国、和梁国三地,而袁术占领了汝南、陈国和沛国三地。

    两人基本上算是均分了豫州。

    袁术没有上表“朝廷”而是自己领了豫州牧。

    李儒知道袁术和曹操平分了豫州后,无奈只能派人去册封一下袁术为豫州刺史。

    刘涣看着手里面的情报,有些懵!

    这天下彻底乱套了啊!

    看着这些诸侯下面的人员名字,好些自己听都没听说过,还以为自己已经收尽天下大半文臣、猛将,但现在看来远远不够啊!

    这几天秋收结束了,自己麾下新招募的兵马也已经可以一战了,但现在看着已经壮大起来的各路诸侯,已经没有开启战端的欲望了。

    现在只能先准备开府,明年继续打算养精蓄锐把河北经营成一块铁桶,再看看其他的吧。

    然而在开府这件事情上,刘涣并不打算用大汉的旧制立三公,而是采用更高效的三省、六部、九卿制度!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

    它始于隋朝五省六曹制,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传承了一千多年的制度啊。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但现在的情况只适合设立三省、六部这两个,至于其他的嘛,以后再说吧!

    中书省是负责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

    门下省可以议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也就是审核部门。

    尚书省下辖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等六部,负责执行下达的政令。

    当然还有一个御史台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但现在不能叫御史台,只能叫监察院。

    下面的六部也很好理解。

    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以后要开的科举这些都要由这个部门负责。

    户部,作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同时也掌管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屯田、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

    刘涣觉得这个部门的权力有些大了,所以打算再分一个部门出来为商部,主要负责平衡国内的物价稳定,而且刘涣的下一个钱庄计划也是为这个部门做准备的。

    礼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刘涣也觉得这个部门太臃肿。

    所以也打算另立一部为军部,军部负责有战时期的战争,而兵部只是管理后勤、督造武器、出谋划策和监军这类。

    刑部的具体职掌是:审定各种法律,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会同九卿审理\"监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审理京畿地区的待罪以上案件。

    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水利,以后可能还要加上水泥、纸张的生产、研发新武器这些了。

    这样一来就成了三省、八部制。

    很快刘涣召集了麾下能出席的文武,开始商议开府之事。

    国渊出列抱拳道“主公,大汉开府设长史一人、司马两人、从事中郎两人、另外有掾属十几人、令史御属几十人。”

    刘涣听完国渊的话,摇了摇头说道“我打算另起一制!”

    国渊抱拳道“愿闻其详!”

    刘涣拿出一张纸张铺在了面前的桌子上,几人走了上面,只见做上面写着主公两个字,在主公下面是三个分支,分别写着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刘涣让众人边看,他则在一旁负责解释每一个部门的用处,很快刘涣就说完了,程昱抱拳道“主公之能在下叹服!”

    众人一看,这是开府的制度?这已经超过现在的汉制三公九卿了,不由得一阵火热的目光看向了刘涣。

    刘涣说道“诸位,开府之事已定,下面开始任命!”

    众人赶紧正襟危坐。

    “首先便是中书省一职由程昱任长史、门下省一职田丰兼任长史、尚书省长史沮授兼任。”

    “吏部从事中郎邴原、荀谌为从事;”

    户部从事中郎国渊;任嘏为从事;

    礼部从事中郎管宁、羊?为从事;

    兵部从事中郎荀攸、田豫为从事;

    刑部从事中郎催琰、满宠为从事;

    工部从事中郎郑存、刘晔为从事;

    商部从事中郎暂时由我兼任;苏双、张世平为从事;”

    “军部从事中郎黄忠、阎柔为从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