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崇祯八年 > 第7章 智斗朝臣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陛下,天已经大亮了。周皇后的声音隐隐传来。崇祯眯着眼睛看了看周皇后。看着他那一脸满足的表情。心中也是升起了作为男人的自豪。其实此刻的周皇后心中也是暗暗得意。哪个妃子不想被皇帝宠是不是。而且他感觉现在的皇帝,似乎跟以前不太一样了。各位看官你们都懂的,对吧!周皇后说道,陛下你该起了,天已经大亮了。崇祯伸了个懒腰,坐了起来。就有一群宫女,太监过来帮她穿衣服。他心里想着这万恶的奴隶社会。穿戴完毕洗漱过后。陪着周皇后用完早膳。就朝着御书房而去。

    到了御书房之后没多久。王承恩就走进来。陛下内阁的几位大人求见。心里想这几个老家伙来干什么呢?脸上却是面不改色的说道,传他们进来。一会儿以温体仁为首的那个几人就进来了。这时候的内阁有五人,除了温体仁,还有。周延儒,薛国观,李标,钱龙锡。几人见到崇祯行过了以后。崇祯坐在御案之后故作姿态的问道。不知几位阁老前来可是有什么要事。就不能等到朝议再说吗?

    这时候几个人眼观鼻,鼻观心的看着温体仁。崇祯也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温体仁。温体仁回望几人,暗骂到几个老狐狸。其他人可不管就当什么也没发生,什么也不说。谁让你是首辅呢。这时候就应该你出头啊。无奈的温体仁只得硬着头皮说。陛下确实有事,调孙传庭任三边总督。启赋孙承宗认蓟辽总督。还有升任倪元璐为户部侍郎。这些人事调动陛下为何不跟内阁商量?兵部和吏部也毫不知情。崇祯一听乐了,心中暗骂商量和你们一群奸臣有什么好商量的。然后冷冷的说道。诸位阁老难道以为有什么不妥吗?口气非常生硬。

    几人顿时愣了一愣。是不是出现什么错觉了。这还是崇祯皇帝吗?还是那个,他们随便就可以拿捏的皇帝吗?温休仁虽然心中也比较疑惑。那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接着说道。陛下如此军国大事,怎可一言而决。平等以为不妥。后面几个人也跟着到臣等以为不妥。我倒要听听,有何不妥。

    温体仁接着说,孙承宗早已年过七旬。已不复当年之勇。更何况他有丢失过宁锦防线的过失。陛下怎能在把,辽东交于他手呢。这难保他不会再次失误啊。还有那孙传庭就是一个杀才。到处打杀乡绅豪族。民怨四起,哀鸿一片。陛下放任他到陕西去,难保他不会成为下一个李自成啊。再说那倪元璐,虽然有学识。但是他是国子监祭酒。没有从事过户部的相关事务。不适合在后部做事。更何况做户部侍郎。听着这些话,似乎倒蛮有道理的。其实不然,崇祯可不是以前的崇祯不会上他们的当。以前的崇祯心眼小,说不定这一番挑拨离间之后,还真会给他挑出点疑心病出来。袁崇焕不就是被疑心病给弄死的吗。噢……就只是这些理由吗?如果就只是这样,那可说服不动朕。

    其实不管他怎么说,崇祯也是不会改变的。孙老大人乃是四朝老臣。虽然年七七旬还有廉颇之勇。至于你说他丢失过宁锦防线。那过失不在于他。他任蓟辽总督最为合适不过。这里说的丢失过宁锦防线,不是这一次的战略性撤退。是之前的事情了。就是因为这个事情孙承宗才以病为由请辞在家。至于你说孙传庭,杀乡绅豪族,那是为了守边必要。朕相信他的忠心。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至于你说倪元璐没有在户部当过事的经验。这一点确实如此。就是因为他没有这个经验,才让他户部侍郎。要是有经验朕就直接让他做户部尚书。几个老头听了这话。是一愣一愣的。崇祯皇帝曾几何时会这般强硬了。

    一时间几个人竟不知道怎么回话。哑口无言呆立当场。过了几秒,周延儒才接着说道。陛下,既然你什么事都一言而决,还要内阁做什么呢?崇祯一听这话,这老家伙威胁自己呢。还以为能拿捏我。周阁老你是在威胁朕吗?崇祯冷声说道。老臣不敢,老臣只是想请陛下三思收回成命。老臣也是为国为民。如若是朕不肯收回臣命呢。尔等难道要逼宫不成?底下五人吓得齐齐下跪。连连称敢,臣等惶恐,还请陛下息怒。崇祯也没有叫他们起来。而是接着说道,你们刚刚说不和那个商量。朕一言而决。还不是因为你们内阁没什么用。所以和你们商不商量都一样。那索性就不用跟你们商量了。既然你们没什么用,朕正打算裁撤内阁。也好,政令通达。几位阁老以为如何。

    几人如招惊天战雷。这是怎么回事?明明是他们过来威胁皇帝的。怎么现在反过来被威胁呢?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感觉有些莫名其妙。裁撤那个开什么玩笑。这绝对不可以。要是真被猜测了,他们的超然地位不就没了吗。要知道,现在大明大半的实权都掌握在内阁手里。要是内阁被裁撤了,他们也就没有了实权。那他们哪能答应啊。此刻的崇祯也不是真的想要把那个裁撤了。虽然他内心理想,但是呢不得不承认,现在真不是好时机啊。要是现在就裁撤内阁肯定会出大乱子。兔子逼急了还咬人呢。更何况是手握实情的内阁大臣。要是谁敢把他们一锅端的话,肯定会出大乱子,也包括他这个皇帝。

    听锣听声,听话听音。能做到内阁大臣的,没一个是傻子。都是聪明人。他们也知道崇祯不会裁撤内阁。说给他们听就是告诉他们。不要来朕我的,一言而决。也不要拿内阁来威胁我。下面的几个人瞬间就懂了这个意思。立刻转变态度。齐声说道,是臣等鲁莽,还望陛下恕罪。崇祯看着几人的态度。心想,既然现在不能除掉这几个人。那也只能就坡下驴。这时才叫起他们。几位阁老快平身。之前的事是朕欠缺考虑了,没有跟你们商量。之后如果有类似的事,朕会跟内阁商量的。但是内阁做好内阁的事就行了。这话的意思就是在说。你们内阁做好你们内阁份内的事就可以了,其他事不要多管。至于和你们商不商量,那是朕说了算。几人算是听懂了。陛下英明,乃我朝之福!几位阁老还有其他的事吗?几个人一听这是在下逐客令了。只好说道臣等告退。

    倒不是说这几个老家伙就怎么怕皇帝。他们只是不想撕破脸皮罢了。崇祯也是一样的想法。双方都还保持着应有的克制。说到底这也没有削弱他们内阁的权力。所以他们不会跟皇帝硬刚。至于崇祯此刻不合时宜。他还要等一个机会。等锦衣卫查到这些人的罪证。

    这几个人刚走不久。王承恩又过来禀报道。陛下成国公求见。心想做皇帝,真tm苦。不如生活在21世纪做一个有为青年来的舒坦。叫他进来。朱纯成见了崇侦,行过礼后。说道。不知陛下昨日视察京营,可有何不满之处。老臣也好改进。其实朱纯臣在昨天收到神机营的禀报和描述之后。就知道是崇祯皇帝去了那里。所以今天赶忙跑过来问一下。要是皇帝都去了,他连个屁都不放,那说不过去呀。崇祯也知道瞒不住,本来也没打算瞒着他。一缕和煦的说道,爱卿多虑了。朕只是久居深宫,想出去走走。正好到了通州就去神机营看了一下。爱卿乃是我大明的世袭国公,朝廷基石。京营交到你手里,朕当然是放心的啦。爱情不必多虑。

    崇祯这么说当然是为了麻痹他。不能打草惊蛇,让他有所警惕。要不然锦衣卫可能就没那么容易查到他的罪证。崇祯可不相信京营的那些物资火药,盔甲军粮吃空饷的事。他这个京营主官会不知情。朱纯臣听了崇祯的话。还满满得意。没有丝毫的怀疑。倒不是因为他傻。因为原本的崇祯本来就对他信任至极。历史上的崇祯,到了最后可是把他的太子都托付给了朱纯臣。没想到这厮竟然把太子交给了李自成。

    崇祯又接着说。爱卿昨日朕只是恰好去了神机营。五军营和三千营没去过。不知另外两营加起来有多少人马。回禀陛下,这几年由于缺乏军饷。京营的人马已经大不如万历天户年间了。现在京营。大人数约二十万万左右。皆为可战之兵。崇祯点了点头。爱卿真是劳苦功高啊。陛下谬赞了,为国尽忠,致老臣应尽之责。可不敢当,陛下辛苦二字。崇祯心里暗骂道,你个老狗人模狗样还跟老子装。等老子找到你的症状,定要把你碎尸万段。恨得牙痒痒。但是脸上,却面不改色,和朱纯臣谈得风轻云淡。一副君臣和睦的样子。聊了一会儿,朱纯臣并退走了。按照神机营的情况来看。吃空饷大概有三分一。其他两大营人数比重更多。空饷人数也会更多。说是有二十万兵马。实际可能只有十万多左右。还包括那些老弱病残。不去那些老弱病残能战的,可能就只有几万。

    想到这,对着门外叫道骆养性。卑职在,加派人手,尽快查清朱纯臣,还有朝中其他大臣的罪状。所有大臣通通都给我查一遍,不管是谁。卑职遵命。崇祯又接着道。王承恩你去传旨,方正化叫东厂一起查。老奴遵旨。为什么要把所有人都查一遍呢,包括那些历史上的忠臣良将,倒不是说崇祯,不相信他们。但历史毕竟是历史嘛,查一下也好。真金不怕火炼。但还有一句话,水至清则无鱼。崇祯想着只要不是太大的过错,他也不想追究。他总不能把满朝文武都杀光。只要不是威胁到国家安全,或者涉嫌卖国的。或者贪得无厌那种巨贪。其他的一些小事都可以揭过。能用的人还是要接着用。这么一大个国家,不可能只靠他和历史上的那些名人。肯定不够啊,他的理想可是要争霸全球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