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崇祯八年 > 61硬悍建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贴地的马蹄,发出轰轰的巨响声,摄人心魄。

    终于,两军排山倒海般相撞了,若隆隆沉雷响彻草原,又如万顷怒涛,扑击山群,喊杀声,直冲九霄,马刀与弯刀铿锵飞舞,撞击出点点火花。

    到处都是刀剑入肉的噗噗之声,地上的草沐浴在鲜血之中,地上的残肢断臂,尤为的惊悚,有被斩落的手臂,在地上蠕动,也有被斩落的大腿,似乎还想跨上战马。

    哪怕刀剑加身,双方的士兵也毫不退让,拼着自己死,也要砍上对方一刀,直到战死,不死不休。

    沉闷的喊杀,与短促的嘶吼,直使山河颤抖。这两支当下,最为强大的铁军,都有着慷慨赴死的猛士胆识。

    铁汉碰击,死不旋踵,狰狞的面孔,带血的马刀,低沉的嚎叫,放眼,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尸体,有战马的,更多却是两军战士的。

    整个这片草原,都被这种,原始搏杀的惨烈气息所笼罩。

    那风中猎猎招展的青龙,白虎,朱雀三军大旗,矗立向前。

    战斗从未停歇,嘹亮的嘶喊惨叫声,动人心弦,建奴,在三倍于己的明军攻势下。已显示出颓势。

    这是阿巴泰和鳌拜,万万想不到的。他们迷之自信的认为,尽管明军人数占优,可能还是如以往一样,一触即溃,两人已露出焦急之色。

    战阵之中,魁梧健硕的建奴身影,如波浪般起伏,他们口中发出了,震动天地的喊声,这种喊声,互相传染,互相激励,消退了他们心中许多莫名的恐惧。

    是的,他们恐惧了,他们内心不败的自信,被彻底击溃了。

    明军依然悍不畏死,因为他们的身后,有他们崇敬的皇帝陛下,有那个愿为国家,背负暴君骂名的伟大帝王,有能让他们,在战死后魂归太庙殊荣的伟大帝君。

    战斗越来越激烈了,凄厉的嘶喊,疯狂的杀戮,使得两军士兵,愈加的愤怒,用出全身的力气,挥舞着手中的刀剑,砍向敌人,刀剑相击的声音,更加浓密了。

    尸横遍野,战死的士兵,还睁着不甘的眼睛,死死的盯着,天空的一角,空气中飘荡着,浓重的血腥味。

    血迹斑斑的,刀兵武器,都折损残破,半掩在泥土,和尸体之间,在昏暗的天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泽。

    草原之上,浮尸遍地,血流不止,浓浓的血腥味,充斥在空气中,刺鼻难闻。

    建奴阵中,鳌拜声嘶力竭的喊道:“郡王,撤吧!再不撤,这两万八旗子弟都要打没了,回去没法和皇上交代。”

    鳌拜故意提,野猪皮皇太极,是他自己清楚,凭他的分量,还劝不动这位刽子手。

    阿巴泰用愤怒的眼神,瞪着鳌拜大声说:“只有战死的大清勇士,没有退走的懦夫,要是和明军野战都被打退,又有何面目回去见皇上。”

    鳌拜道:“郡王,把两万八旗子弟,尽折于明军之手,就有面目回去见皇上了吗?郡王,不要犹豫了,多耽搁一秒,就要多死一位我大清勇士。这都是我大清的国本啊。再这样损失下去,我们大清以后拿什么和明朝斗?”

    一番劝导之后,阿巴泰虽然极不情愿。但迫于形势,也只好下令撤退,其实他自己,心里也清楚,鳌拜说的是对的。

    只是面对明军,不愿意承认失败,也抹不下那个面子。但如果真的把这两万人,折在这里,回头都不知道,皇太极会怎么处罚他。

    建奴的士兵听到,听到撤退的号角响起,虽然已是损失惨重,后撤却毫不凌乱,非常严整有序。这也证明了,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强军。

    远处看着这一切的崇祯,却是立即开口道:“骆养性,快去告诉曹文诏和黄得功。绝不能让建奴,从他们老家的方向撤退。”

    骆养性,骑着战马飞奔向,正在前方厮杀的黄得功和曹文诏而去。

    崇祯,这一次并没有冲锋陷阵,自己很清楚,自己冲锋陷阵,会给将士们带来,多大的心理负担,这种时候就不要去添乱了。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青龙,白虎,朱雀三军第一次和建奴野战。虽然人数占优,士兵们并没有心理优势,这种情况自己要是再去冲,将士们的压力会很大。

    建立士兵的心理优势很重要。这就是为什么,两万建奴骑兵,就敢硬悍,六万明军铁骑。这都源于他们长期以来,战胜明军,建立起来的自信。

    崇祯要建立的就是这种,士兵在面对敌人时,有着强烈的战胜自信,哪怕以寡敌众,都毫不畏惧的那种精气神。

    说是迟那是快,黄得功和曹文诏,接到崇祯的命令后,迅速作出安排,分成两翼,齐齐压上,截断建奴,向东撤退的后路。

    阿巴泰看到明军压上,愤怒的道:“这些明军没完没了了,撤退都要紧紧咬着不放。”

    鳌拜却是回道:“郡王,看明军的举动,不是要上来拼命,应该是要阻断,我们向东撤退。

    阿巴泰道:“那怎么办,如果一路打一路撤,那损失可就大了。”

    鳌拜开口道:“明军应该是害怕,咱们向东撤以后,会调兵过来围剿他们,所以才极力阻断我军,向东撤的后路,既然明军阻当,我们已经不可能向东撤了,那样损失太大。”

    阿巴泰道:“如果不向东,就只有向南,或者向北,你认为我们应该从哪里撤?”

    鳌拜道:“向南肯定不行,越往南越靠近明朝边境,难保不会再出意外,我们向北,去科尔沁部,科尔沁部,和我们大清交好,到了那里,让他们派人去,通知林丹汗,

    只要林丹汗北回,这支明军,不足为惧。草原那么大,明军能阻挡我们东撤,也做不到封死整个草原。

    我断定,只要我们向北,明军就不会追击,明军也不敢,在草原多逗留,时间长了林丹汉回转,明军将死无葬身之地。”

    这要怪就怪,阿巴泰和鳌拜太自信,在看见明军,明显比自己的军队多时,还自信的认为,能击溃明军,并没有向盛京的皇太极传信,才落到,现在如此尴尬的境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