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崇祯八年 > 第95 章 赚钱的办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桌案后的崇祯,向卢象升,使了个眼色,卢象升心领神会,即刻上前,将蒋德?和倪云璐分开,

    卢象升,身为武将,要把两个文官分开,自然是手到擒来,没费什么力气。

    王承恩,也在一旁训斥道:“陛下,圣驾之前,两位大人,怎可如此失仪。”

    此时,蒋德?和倪元璐被分开,也冷静了下来。

    两人齐齐跪倒在地,口称:“微臣,圣驾之前失仪,冲撞陛下,罪该万死。”

    崇祯,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算了吧!说急眼了就动手,这毕竟是明朝大臣的传统,就让他继续保持吧!

    崇祯,故作严肃的道:“起来吧!你们都是我大明的重臣,以后绝不可如此鲁莽,在御书房大殿之上,犹如泼妇骂街,成何体统,记住下不为例。”

    两人齐声应道:“微臣,谢陛下不怪之恩。”

    倪元璐,起身之后说道:“陛下,绝对不能,依这老匹夫之言增加农税。”

    蒋德?,紧跟着说道:“陛下,切莫听信这奸臣挑拨,乱了我大明的祖制。”

    崇祯脑瓜疼,怎么又开始,吵起来了?也不知道,明朝大臣互殴,是从哪里学来的?

    崇祯,拔高了声音道:“两位爱卿,不要再争了,你们所说之事,朕心中有数。”

    蒋德?和,倪云璐这才作罢,没有再发出任何声音。

    崇祯,接着道:“先不说你们,谁对谁错,增收农税一事,不可行,增加商税一事,目前也还不是时候,还是暂缓吧!”

    其实,崇祯内心,是偏向于倪云璐的,要收也是收商税,崇祯之所以现在还不,改革商税,可不是害怕,违背什么祖制。

    而是,以目前的形势,商税这块蛋糕,还吃不到,如果崇祯敢动,国内一定会出大乱子。

    现在,国内必须要得到,暂时的安定,才有精力对付外敌,还是那句话,攘外必先安内。

    但反过来,也是一样,要想整顿内部,也必须要有一个,安全的外部环境,才不至于,让外敌趁机发挥。

    想要,吃下商税这块蛋糕,不动刀兵恐怕是不行的,崇祯,再不情愿,也只得把这事往后放一放。

    农部尚书,薛国观道:“陛下,既不收农税,也不征商税,那要如何增加户部库银?”

    崇祯,用手指,轻轻敲打着桌案,暗自琢磨,肯定是不能,从老百姓身上扣钱,大明,最有钱的阶层,就是,达官显贵,豪绅地主。

    得想个办法,从达官显贵,豪绅地主身上弄钱,还不能让这群人,对社会造成动荡。

    过了数息,崇祯,才缓缓开口说道:“这样吧!工部,增加水泥的产量,把产出的水泥,高价卖给达官显贵,豪绅地主,所得银两,全部充入国库。”

    众人听了崇祯的话,皆是眼睛一亮,这个办法好,既不用收农税,增加百姓的负担,也不用担心征商税,动了太祖定下的祖制。

    工部用水泥,在京师修缮街道,修建大明皇家科学研究院,早就惹得一群,达官显贵豪绅地主,垂涎欲滴,只是,苦于弄不到手。

    工部尚书,郑三俊道:“陛下睿智,很多有钱人,早就对水泥欲眼望穿,只要肯出售,必定能日进斗金。”

    崇祯,原本是打算,把水泥的配方,公诸于众,受益于百姓,但为了大局,只能暂缓了。

    工部尚书,郑三俊想了想说道:“启奏陛下,大量的出售水泥,肯定能赚钱。

    可是,同时也有一个弊端,水泥的配方,和生产工艺,并不复杂,只要有人用心研究,还是能研究出来的。

    只要配方,和生产工艺外露,那水泥,就会沦为商户的,赚钱工具,岂不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内阁首辅,范景文道:“陛下,郑大人所言极是,所谓无商不奸,必须要加以防范,这可是充盈国库的大事,不能有半点马虎。”

    卢象升道:“陛下,微臣也以为,郑大人,所言极是,水泥的配方,和生产工艺绝对不能外露。

    一旦外露,要是被敌人得知,用水泥建造城池、关卡,那后果不堪设想。”

    崇祯感叹,这在后世,最不起眼的东西,放到大明,都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全与利益。

    崇祯道:“诸位爱卿,言之有理,既然如此,王承恩拟旨,水泥乃是国家的战略物资,除工部以外,任何个人或群体,不得私自生产,不得私自买卖,如有违反者诛九族,昭告天下。”

    王承恩应道:“奴婢遵旨。”

    众人也齐口称道:“吾皇圣明。”

    崇祯,意味深长的道:“既然如此,工部就加紧生产吧!郑爱卿,你的担子很重啊!

    现在,水泥可是关乎着,大明的经济命脉,可不要让朕失望。”

    郑三俊道:“请陛下放心,微臣定当尽心竭力,不负陛下圣恩。”

    崇祯,点了点头,把目光看向了薛国观。

    和煦的说道:“薛爱卿,朕,有一事要交代你。”

    薛国观道:“不知是何事,请陛下吩咐,微臣,必定尽心尽力为之。”

    崇祯,笑着道:“说起来,也倒不是什么大事,今年春耕之时,朕,让人在皇庄,种了玉米、红薯、土豆,这三种农作物相对耐旱,产量还高,也适宜在北方耕种。

    薛爱卿,随后就到朕的皇庄,把今年产出的,玉米,红薯,土豆,都当做种粮存储起来,待到明年春耕,再向灾区推广种植,应该能?蚪饩觯?徊糠衷智?某苑刮侍狻!

    薛国观道:“陛下仁德,乃是万民之福,可是陛下,这玉米、红薯、土豆微臣却是没听过,也不知该如何种植,还请陛下明示。”

    崇祯暗骂,你个老东西,不懂就说不懂,直接问不行吗?还非得要拍一句马屁,再说,怎么会问这种,愚蠢的问题,简直愚不可耐。

    崇祯道:“薛爱卿,这还不简单吗?皇庄里的佃户,既然能把玉米、红薯、土豆种出来,那自然是知道,种植之法的,你可以自去问庄中百姓。”

    薛国观,老脸一红回道:“谢陛下提一点,微臣遵旨。”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