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崇祯八年 > 第 182章 战斗不止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密密麻麻的箭雨,带着极度的愤怒,呼啸着从建奴和蒙古鞑子后方袭来;

    砸进了建奴鞑子士兵的身体,发出噗噗噗的入肉声,带起了大片大片的血雨,在正午阳光的照耀下,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血彩虹。

    特别是夹杂在箭雨中,白杆军那如死神投掷的短矛,落在建奴和蒙古鞑子士兵的身上,无情的收割着他们的生命。

    短矛所过之处,要么头破额裂红的白的淌了一地、要么贯穿胸腹撕碎内脏,在建奴和蒙古鞑子身上,留下一个个拳头大的血窟窿。

    明军的箭雨短矛所过之处,如秋风扫落叶般,使得建奴和蒙古鞑子,在那一片区域都出现了空白。

    哀鸿一片,尸体横七竖八的倒了一地,场面尤为的血腥壮观,但这壮观是对明军而言的。

    在明军城上城下的夹击下,建奴和蒙古鞑子的伤亡,也在直线上升。

    在几轮的箭雨攻击过后,两军终于短兵相交,对建奴和蒙古鞑子的屠城之恨,也在这短兵相交,拳拳到肉的时候爆发了出来。

    明军将士们口中愤怒的咆哮着,猛烈的挥舞着手中的马刀,砍向敌人。

    金戈交鸣声、唾骂声、喊杀声,随即响彻整个杨直口上空。

    铁汉撞击、不生即死、狰狞的面孔、带血的刀兵,还有那弥漫在空气中的浓重血腥味,杨直口也在不断的杀戮中,变成了屠宰场、人间炼狱。

    一颗颗被砍掉的头颅滚落于地,使那无头的尸体在正午时分把鲜血飙得格外的高,形成了一股股向上冲的血柱,场面尤为的渗人和惊悚。

    建奴和蒙古鞑子,在人数本就不占优的情况下,又被明军夹击,纵然是他们精干强悍、也是寡难敌众,随着战斗不断的持续,已然显示出颓败之势,要不了多久就会彻底溃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杨直口关外,传来了如雷般的轰轰战马奔腾声。

    多尔衮和塔什海,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率领着四万多铁骑马不停蹄的赶来。

    多尔衮之所以来的这么快,当然不是巧合,而是他一直都在关外观望,济尔哈朗会不会和他里应外合。

    济尔哈朗是从西边的头墩营入关的,而头墩营一直向东,杨直口就是距离头墩营最近的,能适合里应外合的关口。

    所以,多尔衮会出现在这附近也就不足为奇了。

    本来已显颓势的建奴和蒙古鞑子,在听到关外传来的马蹄声后,心里又亮起了一丝求生的曙光。

    本来透着绝望的眼神,瞬间又恢复了神采,一边疯狂的嘶吼,一边举刀猛砍向明军。

    战斗再次变得激烈起来,血水横流,如柱的鲜血不断注入泥土,使得这血洗的大地,泥土一片暗红都变得粘稠起来。

    关外的多尔衮抵达的一瞬间,没有丝毫迟疑,就向杨直口城头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黑压压的箭雨,宛如一块巨大的幕布,把正午的阳光都给遮蔽了,向着杨直口城头飞掠而来。

    杨直口守将罗继延,在多尔衮靠近的第一时间,就下令迎敌。

    在建奴和蒙古鞑子向城上射箭的同时,城上的明军同样也用弓箭回击。

    关外建奴和蒙古鞑子的箭雨,看似来势汹汹,但却没能给早已做好准备迎敌的明军,造成多少伤害,大多数的箭矢,都被明军的盾牌给挡了下来。

    多尔衮对这一切却毫不在意,也不管箭雨有没有给明军造成伤亡,一心只想着和关内的济尔哈朗里应外合。

    所以,在几轮弓箭打击过后,就直接下令驾云梯攀爬城墙。

    多尔衮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举动,不是因为他蠢,而是他认为杨直口,是不可能顶得住他和济尔哈朗的里应外合。

    随着多尔衮的命令下达,只是转眼间,杨直口城墙上就多了上百架云梯,犹如匍匐在背的吸血蚂蝗。

    建奴和蒙古鞑子,一个挨着一个宛若蚂蚁上树,手持弯刀铁锤,顺着云梯往上爬,城下的建奴和鞑子,却是不断往城上抛射弓箭,给云梯上的同胞做掩护。

    黑压压的人头布满了整个旷野,箭矢在空中乱飞、射在盾牌上发出噔噔噔的声音。

    城头的明军将士,不断向城下抛来滚石、圆木,砸得下面的建奴和蒙古鞑子哭爹喊娘。

    刚要爬上城头的建奴和蒙古鞑子,刚闻到一股恶臭,就被从天而降的曹氏黄金液,当头浇下。

    瞬间就被加入了铁水的大便,烫得皮开肉绽,惨叫着从云梯上摔落,发出沉闷的落地响声。

    有的当场断气,活着的还不等起身,就被城上明军抛下的滚石、圆木,砸成了带血的肉饼,给建奴和蒙古鞑子,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一刻钟……两刻钟……,多尔衮看着迟迟未能攻下城关,不免有些心急,不断大声催促道:“加强攻势……加强攻势……”

    多尔衮身旁的塔什海,看着眼前这尸山血海,看了看多尔衮斟酌着说道:“王爷,这样打下去,我们的伤亡是不是太大了?”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只要能攻破明朝人的关口,些许损失又算得了什么?”多尔衮状似随口回答,可是他那紧握马缰的手,已经微微泛白,可见多尔衮此时的心揪。

    关内的建奴和蒙古鞑子,人数越来越少,眼中透着死亡前的恐惧,喉咙里发出嘶哑的嚎叫,不断挥舞着手中血红的弯刀铁锤,和明军做着最后的生死搏斗,已到了强弩之末。

    鳌拜眼中透着绝望,扯着嘶哑的嗓子,向济尔哈朗高声喊道:“王爷,看来睿亲王的进攻也并不顺利,迟迟都未能攻破城关,属下掩护你,王爷快撤吧!再这样下去,我们就要全军覆没了。”

    济尔哈朗即使再镇定,此时眼中也透着些许惊慌,同样嘶着声音高喊道:“再坚持一会儿,多尔衮一定能攻破城关的。”

    其实,济尔哈朗并不是不想撤,而是他很清楚,一旦撤离,以他手中现在的残兵败将,也很难在关内逃得一条生机。

    他现在只寄望于,多尔衮能快些攻破城关。

    至于撤走,那是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能做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