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东晋五胡风云录 > 第28章 征西大将军府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永嘉之乱后,北方游牧民族大规模南侵,入主中原。

    使得北方的汉人士族百姓几次南迁,跟随以司马睿为首的王室、贵族大臣在江南建立了政权,史称“衣冠南渡”。

    随着南来的人口越来越多了,达百万之众,而且有一个特点是他们大都聚族而居。东晋政府为了拉拢这些南迁的士族参加政权,就依照他们原来的籍贯设置侨州、郡、县,另立户籍,不受当地政府的管辖给予特权,免除徭役。同时也有收拢人心安抚百姓,表示东晋政府暂时避居南方,将来还会北伐收复中原。

    而这些侨置郡县大都设立在建康周边,比如京口(今江苏镇江市)曾经叫做南徐州,比如桓温曾任职的琅琊内史的琅琊郡在江乘县(今南京市栖霞区一带)等等。

    虽然在人口上这种管理制度是比较混乱的,但当建康发生羌人之乱后,这些侨置郡县的北方士族起了关键性作用,他们迅速集结了兵力,杀进了建康。

    当然,在他们来之前,能稳定局面,不至于瞬间崩盘的还是几个朝中重臣。

    位于皇宫东侧鸡笼山下的武陵王府和东南侧覆舟山下的会稽王府并未遭受羌军攻击。

    根据权翼的部署,羌军重点攻击方向有三个,第一个是皇宫,另外两个是举办婚庆的征西大将军府、广陵公府,这里是当日百官聚集的地方。

    征西大将军府位于石头城的背面(今南京清凉山),皇宫北侧,第一个遭受羌人攻击的不是广陵公府,而是桓温家。

    六月六日,姚苌、姚绪临近正午时分突袭石头城后,三万大军迅速过江,按照权翼事先部署,姚兰、左部帅伏子成、右部帅剑岐等率两万人马直扑皇宫和临近皇宫最繁华的秦淮河、青溪、乌衣巷一带;姚益、姚靖、后部帅强白等人率一万人马杀向皇宫北面的征西大将军府一带。

    桓温父母已双亡,所以桓冲的婚事就在征西大将军府内办理,而幼弟桓冲正是他最为喜爱的一个弟弟,也是文武双全,秉性忠义的桓冲为自己的接班人。

    虽然桓府的婚宴比广陵公府的要稍晚一些,两家已商定,贺礼的大臣们先去广陵公府再来桓府。

    但桓温从荆州回来,带了大批幕僚、将佐,以及他的诸弟也是济济一堂,荆州士卒五百人在府内忙忙碌碌,有的在府外清扫街面,布置灯彩,比广陵公府更加显得热闹非凡。

    “前将军府离咱也不远,买德郎怎么还没回来?”桓温的二弟桓云叫着桓冲的小名,有些焦躁地嘟囔着。

    “谢家子弟多,可能礼节方面也繁琐,每个人嘱咐几句,叮咛几句就得不少时间。”主座上的桓温笑道。

    出身于荆楚豪族的主簿习凿齿捻须而笑道:“建武将军这是馋酒了吧,等安西将军来了,你可有的受了。”

    桓云忙摆手,“唉……我可不敢跟他喝,我们得轮番跟他喝才行,他是新娘的大堂叔,咱们一起啊。”

    这时司马兴男从后院走出,众人忙纷纷起身见礼。

    性格大大咧咧的南康长公主开口便脆声责道:“武子,你派人去草市买的鲈鱼、鳜鱼怎么还未到?”

    “禀长公主,我再派人去催一下。”从事中郎车胤忙躬身道,大家谁也不敢惹这位脾气暴躁的大姐。

    车胤聪慧机敏,学富五车,他幼时家贫,无钱买灯油,为了学习,每天夜里捉萤火虫数十装进袋里,用来照明,成为后人刻苦用功的榜样,也就出了一个著名的成语:“囊萤照书”。

    “哎呀,你快点……”司马兴男不悦地催促着,然后又转向桓秘道:“老四,你还坐着,快出去看看迎亲队伍什么时候来?”

    “是,大嫂。”桓秘笑呵呵地起身向院门口走去。

    “老三,你去后面指挥他们这些做饭的,我是指挥不了,你们这些当兵的啊,干活就是不细致。”桓豁赶忙跑去后院了。

    桓温笑道:“我这些朝廷命官都让你用成了跑堂的了。”

    “老……奴”司马兴男凤眼白了桓温一眼,故意拖长了语调,又道:“你也别闲着,看看前院的宴席这些桌够不够,下午来多少人?”

    一通猛操作后,娇躯一扭又去了后面。

    桓温只得起身,带着在堂上还剩下的人,一起来到前院,看看宴席摆放情况,忽听见外面马蹄声大作。

    桓温初时不以为意,须臾,马蹄声更近了,轰隆隆的巨响,分明是战马铁蹄踏青石板!

    只听得大街上一阵大乱,哭喊声、呵斥声、叫骂声伴随着刀剑的金属撞击声混作一团。

    刚刚出去的车胤从外面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英俊白净的脸上满是惊恐之色,大声喊道:“不好了,大……大将军,有胡人杀进来了。”

    桓温神色一凛,心中惊骇,怎么可能出现胡人?

    稍一犹豫,只见全副武装手持刀枪的羌人从外面蜂拥而入。

    桓温大吼道:“把中院门速速关上,快取兵刃!”接着转身向大堂跑去……

    征西大将军府上没有几个家人,都是桓温从荆州带来的精锐亲兵,训练有素,很快几个人冲上去把中院大门用力关上,插上门栓。

    不多时,后院干活的亲兵们在桓豁的带领下也跑了过来,桓豁将佩剑递给桓温。

    桓温脱去外袍,迅速判断了一下形势,对站在身边的天才谋主,征西掾,年仅十六岁的郗昙之弟,有“小周郎”之称的郗超道:“景兴,你和武子去后院保护好家小。”

    冷静下来后,桓温想起府外还有三百左右的荆州军和桓秘,转身对牙门将竺瑶道:“你待会杀出去,汇合桓秘一起解决外面的,里面有我们。”

    身兼征西大将军护卫之职的竺瑶躬身领命。

    桓温环视了一下身边桓云、桓豁、习凿齿等人,紫目中射出骇人的凶光,大喊道:“看来建康要遭难了,大家奋勇杀敌,不得后退。”

    说着,大门被撞开了,上百名的羌军杀了进来。

    “杀!”桓温忽的吐气开声,闪电般直冲上前,双手一挥,长剑猛劈对手面门,将最前面的羌军头目砍倒。

    身后桓云等率领亲兵杀入羌军中,一时间血肉横飞、金戈交鸣、喊杀震天。

    羌军依仗身披铠甲,人数众多,逐渐占了上风,竺瑶奋力想杀出去重围,几次未得手,双方酣战了半个时辰左右,大院内堆满了双方军卒的尸体。

    但见外面的羌军不断涌入,无法判断到底来了多少人,桓温心下焦躁起来。

    忽然,外面一名羌军大将提枪从外面走进,加入战团,瞬间搠到了三四个亲兵,向桓温扑来。

    桓豁在旁忙仗剑接住应战,他不亏是叫桓豁,打仗从来都是能豁出去的,而羌军将领武艺非凡,佳枪迭出,令人眼花缭乱,

    站在后面的桓温大声喝道:“来将是谁?”

    “我是姚平北麾下后部帅强白!”强白边战边道,看起来他的实力在桓豁之上,游刃有余。

    桓温心中诧异,姚襄远在谯郡,千里之外,他的人怎么会来建康?沿途得有多少关卡,城池啊。

    他再四下里看了看,府外已是浓烟滚滚,遂向后退去,来到后院,见郗超、车胤等人和司马兴男及女眷们一脸惊恐地看着一身血污的他,也不搭话,抄起一个木头梯子搭在房檐下,爬了上去。

    来到房顶,向外看去,桓温大吃一惊,脚下一滑,险一险从瓦片上跌落下去。

    努力站稳,从高处俯瞰,只见建康城中一片混乱,到处是羌军在屠杀百姓,石头城方向的大晋旗帜业已不见,正有羌人军队源源不断地向他府中赶来。

    桓温大骂道:“老子不在建康,防御能力就这么差,他妈的!”

    遂快速下了梯子,看着花容失色的司马兴男,创造了成语“我见犹怜”的那位国色天香李妹妹,尽量表现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转身对郗超、车胤沉稳地道:“你们和家眷千万不要出去,有我在,府里无虞。”

    说罢,提着剑向外走去。

    虽然桓温等人勇猛异常,架不住源源不断冲进来的羌军,无惧生死,前赴后继,令人绝望。

    在强白的指挥下,羌军渐渐地将桓温等人逼向了中堂,再退就是后院了!

    饶是桓豁骁勇彪悍,已是身中数刀,血染袍泽。

    此时此景,桓温开始后悔了,此次还京并未带荆州军中悍将周抚、司马勋、袁真、周楚、邓遐等人,但谁又能想到回到建康能遭此一劫?

    眼见得身边亲兵已经越来越少,占地足足有十亩的中院已满满的都是羌军。

    已是筋疲力尽三十多个人一起退到了中堂台阶上,只见羌军并不急于杀上来,用如林般密集的长枪不断扎向桓温诸人。

    正在这力不能撑的艰苦时刻,只见羌军后方一阵大乱,当中闪出一条道来,一伙儿人挥刀杀了进来,为首一人身穿描金红袍,面皮白净,沾满血污,剑眉朗目,身材魁梧。

    桓温定睛一看,心中大喜,正是他最喜爱的小弟桓冲,也是桓家这一代最能打的一个。

    桓温奋起精神大吼道:“杀出去,把羌军杀出府外!”

    两下一里一外,夹击院内羌军,又将战局扭转了过来,强白且战且退,不多时,已退到大门以外,院内众人忙将厚重的大门掩上,落下厚厚的门栓,才筋疲力尽的瘫倒在地上。

    “老五,你是如何过来的。”

    “大哥,我刚接了新娘回来,离着一里多就听见了厮杀,就让他们把新娘送回谢府,这不,正好遇到了四哥,就进来了。”

    “外面情况如何?”桓温坐在地上,背倚院墙,问桓秘。

    “一眼望不到头,太多了,大哥,得想想法子了。”桓秘喘着粗气道。

    桓温脸色凝重起来,但长期在统帅高位的他自身带有临危不乱的属性,他缓缓道:“体力还可以的人站起来。”

    桓温治下,军纪甚严,有几十名亲兵豁的站起身来。

    “你们待会挡住第一波,我来第二波,老五,你第三波。”

    “大哥,我第一波,我体力好着呢,你回去歇息,这里不用你操心了。”桓冲满不在乎地呲牙笑道。

    桓温还是想尽最大可能保住这个桓家未来的希望,但桓冲已经站了起来,向另一边的桓云、桓豁使了个眼色。

    二人会意,一人一边从地上夹起桓温的胳膊,不由分说就向里面拖去。

    此时,外面大门的撞击声越来越响,是巨木撞击的声音,厚重的大门吱吱呀呀作响,尘灰跟着纷纷落下。

    不大一会儿,一声巨响,大门轰然倒塌,羌军踏着门板蜂拥而入,桓冲和桓秘率先拦住厮杀了起来。

    刚刚过了四十岁生日的桓温已经几近虚脱,步战,许久没有了,还真是年龄不饶人,他心道,幸亏桓冲来的及时,要不然自己恐怕连刀都不动了。

    但桓温的脑子在一刻不停地转动,外院在厮杀,内院该做点什么?

    突然,他眼前一亮,吩咐道:“老二,你带人把院内这些酒桌堆积起来,摆在二门前,老三,你去后院把厨用菽油都取过来,浇在上面,准备火把,等老四、老五退回来,点着。”

    二人明白,桓温这是要尽最大可能拖延时间赢得休息,也可等待援军。

    等大家准备好了,桓冲等人也由大门处且战且退进了中院。

    待桓冲等人退进来,桓云特意又放进几十个羌军,然后点燃桌椅等所有木制品,一时间熊熊烈火腾空而起。

    几十名羌军在院内众人的砍杀下,很快横尸当场,外面的羌军只能听着里面的惨叫声无能为力。

    局面又暂时的控制住了,桓冲坐到桓温身边气喘吁吁地道:“大哥勿忧,谢家应有措施,我让谢僧珍回去的时候告诉她了,请谢家过来增援。”

    “哦……”桓温略微有些宽心。

    火堆外面的强白进不来,但他也有自己的策略,人进不去,但箭能进去。立刻调派弓箭手上来,一声令下,箭如雨下,穿过烈焰射进中院。

    只听得“噗噗噗”猝不及防的亲兵们纷纷倒地,惊魂未定的桓温被众人拉着向中堂内跑去,各自找了障碍物躲了起来。

    射箭是北方胡人的拿手技能,这箭射起来没完没了,把个中堂柱子,桌椅,屏风等射的密密麻麻。

    躲在柱子后面的桓温渐渐有些悲观起来,心道,看来今天真是难逃一死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