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东晋五胡风云录 > 第30章 天才郗超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桓冲回到府中,院内忙忙碌碌正在收拾尸首,杂物,兵器等,已是狼藉一片。

    走进中堂,桓温正在由荆州带来的军医上药,身上伤痕累累。

    看到桓冲进府,趴在床榻上的桓温问:“建康的羌军都已肃清了吗?”

    “兄长,肃清了,我最后在石头城活捉了姚襄之弟。”

    “哦?”桓温顾不得痛疼,翻身坐起道:“带来了吗?”

    “带来了。”

    桓冲一摆手,两名亲兵将姚靖带到中堂,按倒在地,一阵拳打脚踢。

    桓温忙示意他们停止,吩咐都“去把习主簿、车中郎、郗掾属叫来。”

    现在是他的智囊团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不多时,三人来到中堂坐定,桓温对着跪在地上的姚靖斥责道:“朝廷对你们姚靖一向不薄,将谯郡富庶之地赐给你们族人定居,为何要到建康来行凶?恩将仇报!”

    姚靖闻听此言,昂起低垂的头颅,发髻散乱在脸上,但他的双眼喷射着怒火,在场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朝廷待我们不薄?我父一心想要归附大晋,临终前命我兄率部众来投,羌族部众在谯郡辛辛苦苦耕种四个月,被城父魏憬屡次骚扰侵袭,马踏麦苗,砸我集市,掳我羌族姐妹,这就是你们的不薄?”

    “放肆!你知道你在跟谁说话吗?”旁边亲兵一脚将姚靖踹倒在地,大声骂道。

    姚靖慢慢从地上爬起,继续吼道:“我不管你是谁,但凡朝廷要给我们羌人一条活路,我们也不至于到建康来!”

    大家都沉默了,一时无语,虽都是士族出身,但都知道种地不易,马踏青苗,伤天害理。就连当年权势熏天的曹操不都是割发代首,当众承认错误了嘛。

    “姚平北也是当世之英豪,为何不派人来朝堂申述,陛下英明,定会给予公正处理。”桓温缓和了语气,温言道。

    “哼!”姚靖昂起头颅轻蔑地哼了一声,继续道:“如果只是这些还好了,我五哥会亲自来建康鸣冤申述,但是你们又两次派刺客暗杀他,这又如何解释?你们这不是要致我们于死地吗?”

    “有这等事?”桓温不禁疑惑地跟身边几个人互相对了一下眼神。

    要知道,此等晦暗阴损之事,在那个年代是令人不齿的,可以拉出来人马痛痛快快地厮杀,可以偷袭火烧,可以决堤灌水,但派刺客偷偷杀人,还是在这种级别的官员中闻所未闻。

    当下,大家都明白了几分,眼神已经把始作俑者的矛头指向了一个人——大晋第一名士殷浩!

    郗超摆摆手,让亲兵带姚靖下去,用青春期少年还有些尖厉的声调叹道:“唉……树欲静而风不止。”

    “建康遭此浩劫,没想到居然是由殷浩而引起的。”习凿齿抚须磋叹。

    “哼,殷浩!过几日朝会,我定要陛下下诏拿问他至廷尉府,由御史中丞议罪。”桓温恨恨地道。

    “不可,大将军。”郗超劝道。

    “为何?”

    “殷浩代表的不是自己,拿问他,就是在拿问会稽王。”

    “这个谁不知道?难道就此放过他吗?”

    “当然不能,”郗超缓缓道:“但拿问他的话不能从大将军的口中说出。”

    桓温恍然,暗赞郗超的睿智。

    “由大将军带着这个姚靖一起上朝,令他在朝堂上当众陈述,看会稽王的脸往哪搁。”车胤道。

    桓温笑道:“正合我意,哈哈,我倒要看看他还能说些什么?”

    “不可、不可。”郗超摆手道。

    众人一愣,不明所以,越发感觉这个年轻人深不可测。

    “景兴,我也不说,姚靖也不说,那该由谁说?”桓温疑惑地问。

    郗超为前朝名臣太尉郗鉴之孙,这是东晋开国四大名臣之一,王导、温峤、陶侃,郗鉴。

    早在郗超十二岁时已是名满建康,“盛德绝伦郗嘉宾,,江东独步王文度”这个嘉宾,就是郗超的小字。

    桓温伐蜀后,征辟入征西大将军幕府,已有四年,深得桓温器重,为他手下第一谋士,言听计从。

    只见郗超笑道:“当然是由姚靖说,但不是大将军你带着他去。”

    “这……别人带着去和我带着去有何不同?”

    “大将军,如果是您带着去,那满朝上下第一感觉都会认为您是去兴师问罪的,大家在内心深处对会稽王及殷浩会产生同情心。”

    “对,景兴说的对,兄长,今天我擒住姚靖后,朱焘特意嘱咐我问候您,明显的担心你不会善罢甘休此事,要追责所有人。”桓冲在旁边道。

    大家不由得暗自佩服郗超的睿智,谁都会想到当今圣上,孤儿寡母,而掌控朝堂的司马昱又是清谈派名士,大家唯一怕的是谁?当然是手握重兵的桓温啊!

    一个共同的疑问开始萦绕在众人的脑海,怎样才能既威慑朝廷,又能令朝臣将罪魁祸首殷浩——这杆司马昱用来对付桓温的枪折断?

    郗超站起身来,踱步思考到中堂台阶前,猛地转身道:“大将军,我们今晚就动身回荆州,留下桓家子弟在建康,等过几日开朝会,带姚靖上朝便可。”

    “不用这么着急吧。”习凿齿不解地道。

    桓温手抚颌下杂髯,思考了片刻,觉得有道理,今晚就走,可以令满朝上下都意识到自己对首辅司马昱的不满,北伐屡屡受挫不说,他任用的主帅殷浩居然逼得姚襄造反,还有建康和台城的防卫形同虚设,惊扰圣驾等等,要是罗列罪状,能给他司马昱列出几十条来。

    这个效果比太极殿上和司马昱及其党羽辩论好的太多了,我走了,回荆州了,平定建康羌军我出力了,但我对内阁很不满,希望陛下解散内阁,重新组建一个。

    有时候,沉默的力量胜过舌辩百倍。

    桓温一拍眼前的桌案,站起身来,习凿齿、车胤忙跟着站起。

    “妙,景兴,就依你之见,”说罢,桓温大喊:“竺瑶、竺瑶!”

    正在外面指挥亲兵收拾院子的竺瑶,光着膀子满头大汗的跑了进来,躬身道:“大将军唤我何事?”

    “别干了,你派人速去江边通知李术,令他将大船靠近秦淮河入口,然后你带领所有亲兵护送长公主及家眷去秦淮河登船去找李术。”

    “末将遵令!”竺瑶转身下堂去了。

    桓温继续对堂上诸人道:“你们跟随竺瑶一起上船吧,我过会就到。”

    郗超等人躬身退下,大家知道桓温有两套班子,接下来是该跟第二套讲话了。

    “买德郎,你把老二他们都唤过来。”

    桓冲也领命去了堂下。

    中堂上只剩下了桓温一人,在坐榻上沉思了起来。

    不大一会儿,在外面忙碌的几个人都进来了。

    桓温让他们坐下,环顾了一下几个弟弟,温言道:“我今晚就登船回荆州了,你们把府里好好打理一下,然后各自回家,等待朝廷通知。”

    “兄长,你这么急着走啊?”建武将军桓云不解的问。

    “嗯,建康是非之地,我不能多呆了。”

    在吏部任职的吏部郎桓豁道:“兄长可有安排?”

    “等朝会时,让买德郎带着姚靖去,由姚靖叙述羌族叛乱起因,你们就不必说话了,我们桓家此次保卫建康浴血奋战,朝廷自有公议。”

    “谨遵兄长之命!”四人躬身答道。

    “我只有在荆州才能发挥最大作用,不在建康,威慑力更大一些,让他们这些人去揣摩吧,哈哈哈……”桓温手抚杂髯,朗声大笑。

    桓温忽然又想起了什么,继续道:“买德郎,你的新婚娇妻赶紧去接回来,省得谢家着急,她如今是桓家的人了,待在谢家算什么?”

    “洞房花烛夜,没想到成了建康惊魂夜了,哈哈哈……”桓云大笑道。

    众人一起哄笑起来。

    临近中午时分,桓温乘一顶小轿出了府门,穿过满目疮痍的建康西城区来到桃花渡,上了早已准备好的小船,神不知鬼不觉的离开了京城。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