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军阀之新次序缔造者 > 第18章 又添猛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时候,赵四急三火四的从商州赶回来了,一见到凌标,就激动的说拿到了订单。

    随即,在凌标面前展开一张清单:汉阳造步枪两千支,子弹六十万发,捷克式轻机枪30挺,子弹10万发,马克沁重机枪8挺,子弹二十万发,六零迫击炮十门,炮弹两百发。

    “司令,就这些东……西,您猜我卖了……多少钱?”一看赵四得意的表情,就知道敲了杨德望的竹杠。

    “汉……阳造,一……百大……啊洋……一……支。”

    这就是第一次首购时,系统平台给出的中正式价格,不过也还算公道。

    这两千条淘汰的步枪,可就换了二十万大洋了。

    凌标眼睛正待放光,又听他说道:“子……弹,另算!一……块大洋,十……发子弹!”

    这还有意外惊喜呢!这不又是六万大洋进账了。

    “捷……克式,1000大洋一挺!子……弹,一……块大洋,十……发!”

    这是黑市的零售价,这机枪卖得值!又是四万大洋,凌标暗喜,买武器的亏空补上了。

    “马……克沁,五千!子弹同……样……样……啊样,一块钱……大洋十……十发!”

    明明是大宗进钱的买卖,被赵四说出来,像便秘一样,一点也不痛……啊快!憋得难……啊受!

    “迫……击炮!三……千!炮…弹五块一……发!”

    终于,赵四一口气憋完,喘着粗气,坐在旁边大口喝起了茶。

    这可是单大宗军火买卖,算下来,一共是四十万大洋。

    杨德望这老王八蛋,以后要是再和我打仗,不用我费事,都可以心疼死他,枪炮一打,都是大洋在叮当作响啊!

    凌标暗爽完,不忘对赵四表扬了一番,然后给他报销了双倍的差旅费,并许诺,完成交易钱到账后,给他另发奖金。

    赵四听后屁颠屁颠的办差去了。

    赵四从商州再回来时,约定了交易时间地点。

    十五辆满载武器的车开走后,没多久,带回来几十箱白花花的银洋。

    哪个时代土豪都一副德性,喜欢用现金!

    得到了这些大洋,凌标开始纠结,要不要先把系统的账还了。

    如果还了,这就只剩十万大洋了,这点钱也支撑不了多久,何况还要发赵四的奖金。

    想了半天,最后决定先不还,毕竟在这个动乱年代,手里捏着现金才觉得踏实。

    何况!利息还是用积分支付的,也是用积分抵押,就算不还也只是抵扣积分。

    这就相当于白嫖,就和在小平台撸贷款差不多。

    不仅不还,就凭这几百万的积分,估计还可以撸。

    赵四拿着五百大洋的奖金,乐呵呵的走后,凌标开始思考一件事情——那就是建立供血机制。

    这系统平台自从解锁新武器后,以前的中正式和汉阳造,就开始大幅度降价。

    中正式已经降到10块大洋一支,而汉阳造更是八块大洋一支。而且都有卖十送一的活动。

    时下,这两种武器还是主流,很多军阀的现在的制式武器,都还是汉阳造步枪。

    自己何不在系统买落后武器,然后倒卖给其他军阀赚差价。

    对于哪些没有兵工厂的小军阀,汉阳造这种武器还是很香的。何况,自己还能在系统赚积分。真是一举两得!

    对就这么干!凌标一拍大腿,激动得站了起来,自言自语道:“我他妈的也有这么聪明的时候?”

    此后,凌标、陈沉还有赵四,就形成了军火售卖的一条产业链。

    凌标负责低价从系统购买,陈沉负责带聋哑运输队送货,赵四自然负责销售。

    不过两三个月的时间,就销售给四周的小军阀、保安团三千多条汉阳造。

    而中正式,则是卖给稍有实力的区域军阀,比如杨德望之流,携一旅之兵、占一州之地的三流实力派。

    现在的华夏格局,大致分为四个档次。

    一流,为占据一省或者数省的地方实际派,往往是以军或路军的编制存在。

    规模小的多为军(占据一省的军阀),规模大的为路军(占据数省的军阀)。表面上都在国府编制之下。

    二流,是表面依附于地方实力派,自负盈亏自己解决军需,又占据数城的师级编制。

    三流是杨德望之流了,占据一州之地,编制多为旅一级。也是依附军一级编制下的独立存在。

    四流也可以称得上是不入流,是占据小州和县城的团级建制了,也包括保安团这种地方武装。这种实际一般都直属国府,或者依附于其他较大的军阀。

    明面上各军阀都是国府治下,实际上,则为各派系掌控的势力。

    各派之间为了地盘利益,相互征阀摩擦不断。

    平行历史称为:近代战国时期。

    之所以把较为先进的中正式,卖给三流军阀,其实是为了给自己赢得生存空间。

    毕竟自己只是占据数县之地,都是些不起眼的地方,唯独禹城这种散州(相当于县级市)稍微像点样子。

    实力和各师一级编制军阀抗衡,显得有些单薄。

    所以,给中间地带的旅级军阀售武器,使其实力增强野心膨胀,必然会和师级军阀发生争端。

    如此,人民军就可以获得夹缝中的生存空间。

    果然,周边几个旅在得到武器来源后,都显得很膨胀,纷纷要求扩编成师,并要驻守更多的地盘。

    周边的火药味愈来愈浓,各派边界间剑拔弩张,摩擦时有发生。

    趁这个当口,凌标采纳了秦安邦的建议,完善了军队建制,加紧完成了支队一级的建制。

    全纵总共为三个支队。

    第一支队支,队长杨大壮,下辖第一第二大队。

    驻守惠县和清县。

    第二支队,支队长由胡忠北兼任,下辖第三第四大队。

    由杨德柱任副支队长,率部队驻守南边的镇安,雄安两县。胡忠北则留在司令部。

    第三支队由秦安邦兼任支队长,下辖第五第六大队。驻守禹城。

    支队直属一个重炮加强连,有六门70毫米步兵炮、六门120毫米重迫击炮,和十二门81毫米迫击炮。

    每个大队有一千五百人,下辖三个分队,每个分队下辖三个连。大队另有一个机炮连,有两门战防炮,和三挺mg34通用机枪,以及六门81毫米迫击炮。

    而凌标的纵队司令部,则依旧驻扎在原地——祁县。

    毕竟是起家的地方,群众基础好,革命的氛围浓嘛,所以安全感就强得多。

    纵队也组建相应的直属部队,一个新组建的炮兵大队,下辖一个山炮营有12门76毫米山炮,一个重型迫击炮营,有120毫米迫击炮12门。

    一个机枪连,有mg34通用机枪8挺。

    还有一个警卫连,一个辎重营,一个特务营,还有一个教导大队,总人数超过了一千五百人。

    胡忠北留在司令部,接替秦安邦任参谋长。

    陈沉也同在司令部,任军需后勤部长。

    给赵四安排了一个联络专员的职位,方便其发挥特长——对外销售军火。

    除了完善部队建制,这段难得的空隙时间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强化训练部队。

    部队军事技能这方面,自然由秦安邦负责,各支队长协助。

    文化教育这方面,却有些犯难。

    毕竟这都是些偏僻小城,知识分子不多,教书先生都没几个,也不可能仗着有钱,就大嘴一开,让部下去找两千个先生过来吧。

    这几个县里,读书的学生估计都没有两千个。可这又该怎么办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