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崇祯:朕有一个聊天群 > 第45章 朕有数惑问儒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聊城北边发生的大战。

    其结果太过于出乎意料。

    各方势力联手,结集起来的三十多万大军。

    连半天都没有坚持住就败了!

    前去围杀崇祯的三十多位顶尖高手。

    也都被崇祯当场斩杀掉。

    溃兵四散而逃,实在逃不掉的则跪地投降。

    因而聊城根本无人抵抗。

    朝廷的大军一到,聊城就被收复了。

    崇祯只留下了区区几百人,暂时接管了聊城。

    剩下的将士,都跟着崇祯全速南下。

    大军到了济宁府附近。

    崇祯:“卢象升,你带着五千人马,接管济宁府城。

    所有人只准进不准出,如有反抗者,不服从命令者统统就地格杀……”

    卢象升:“微臣遵旨。”

    有些事情,卢象升不适合参与。

    否则会给卢象升和整个卢家,带来无穷的后患。

    因此,崇祯故意把卢象升留在济宁府城。

    接着,崇祯带着大军,直奔济宁东边的qf县而去。

    崇祯他们一路马不停蹄。

    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qf县。

    qf县的k家人,已经得知了大军战败的消息。

    当崇祯带着大军赶到时。

    k家正在紧急转移中。

    只见k府附近,所有道路上全是车辆。

    成千上万的人,正在装运物资。

    看到起来一片忙碌的景象。

    可是看到大军出现,那些人不是转身就跑。

    就是赶紧找个地方把自己藏起来。

    也有人刀兵出鞘,准备拼死一搏。

    崇祯下令:“弃械投降者不杀。”

    所有将士跟着大喊起来:“弃械投降者不杀,弃械投降者不杀……”

    听到大军的高呼声。

    原本打算拼命的那些人,多数又动摇了起来。

    有些人干脆掉到了刀剑。

    跟着其它人一起跪地投降。

    方正化一挥手,如狼似虎的官兵冲了过去。

    把所有人给抓了起来。

    此时的k家方圆数十里,已经被朝廷大军给包围了起来。

    把面前的这些人给抓起来之后。

    崇祯骑在高头大马之上,带着人向k府大门行去。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

    k府的正大门被人快速打开。

    一行数十人从k府里边匆匆出来。

    为首的老者一副正宗的儒士打扮。

    实力在一流高手的水准,其身后的人有大半身怀内力。

    只是实力一般般。

    那些人出了正大门之后。

    老看双手作揖,微微躬腰:“k家当代家主,k叉叉恭迎圣上。”

    其他人也跟着喊道:“恭迎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策马到了k家人面前三步处。

    这才勒马停下。

    对带头之人问道:“你就是当代y圣公?”

    “在陛下面前,不敢当y圣公之称,不知陛下此来k家,是有何吩咐?”

    k家名望在文不在武。

    面对气势汹汹的大军,k家并没有直接硬抗。

    当然了,k家要是骨头够硬的话,估计也传承不到今天……

    崇祯:“朕才疏学浅,特来向y圣公请教几个问题。”

    “陛下能来k家探讨学问,实在是k家之荣幸,请陛下入府一叙。”

    崇祯:“不必,就在此地请教,也让大家都听一听,跟着学一学。”

    “请陛下赐教。”

    崇祯:“联有数惑问儒家,还请y圣公给朕解惑。

    朕之第一惑:在大汉独尊儒术之前,不管是商或周,彼时k夫子尚未降世。

    儒学未立,商朝何以延续国运六百年,周朝何以立国八百年之久?”

    听到这个问题。

    k家人就知道,崇祯果然是来者不善!

    并且听这问题,是想要断了k家的根基啊!

    “回陛下,商周之君,乃大德大贤之君也,故而在历代圣君的庇护之下,才能国运长久。”

    对于y圣公的回答。

    崇祯不置可否。

    接着问道:“朕之第二惑:士林儒者皆认为,圣明君主者,莫过于三皇五帝。

    可三皇五帝时期并没有儒学,那么是不是由此可以认定,圣明君主不一定要知儒尊儒?”

    听到到这第二个问题。

    k家人心里又是一沉。

    不过y圣公也不是一般人。

    心思电转间,开口应道:“回陛下,先祖就是总结了三皇五帝等先贤的优点。

    并加以总结和分析,这才心有所感、一胡月顿悟,创立了儒家学说……”

    好家伙!

    真会往自己家脸上贴金。

    竟然把儒家学说,硬往三皇五帝的身上扯。

    并且还说得煞有其事的样子。

    崇祯:“朕有第三惑:所谓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也。

    缘何隋唐以来,读书人六艺只通礼或书,也就是只通六艺术之一二,却皆可称之为君子。

    而同样精通六艺之射与御者,却地位低下,何故被指为莽夫?”

    在隋唐和之前的时代。

    文武双全者不要太多,很多名臣都是上马可统兵,下马可治民的全才。

    那时候也没有读书人,看不起练武之人的风气。

    君六艺有能力者都会皆修。

    只是擅长的技能不一样而已。

    可是从大送开始,武人彻底末落。

    手无缚鸡之力,君子六艺只通一二的读书人,却成为了高高在上的‘君子’。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这话就是诞生于北宋时期。

    乃北宋学者汪洙的《神童诗》里边的内容。

    既然大家都只通君六艺之一二。

    为什么读书人就是高高在上的君子,其他人却不能称之为君子呢?

    崇祯这是要杀人诛心啊!

    y圣公沉吟了一下,才开口道:“回陛下,读书而后明理,明理而后修身养性。

    知礼又明理者,方为君子也,君子在其行而非在其学……”

    崇祯呵呵冷笑一声。

    接着问道:“朕有第四惑:孔夫子座下七十二弟子,其中有最贤者莫过于十哲。

    此十哲中有名子贡者,子贡擅经商,以尊贵之儒士身份操持贱业。

    子贡是否误入歧途?孔夫子为何不制止?或是士农工商之分,本就是别有用心者所为?”

    士农工商,儒士的地位最高。

    只要成为了儒士中的一员,往往就能高人一等,甚至是高人好几等。

    可是孔子最优秀的那些弟子当中。

    却有一个是从事商业活动的。

    连孔子都没有蔑视商人,那么士农工商之分又从何而来?

    士农工商四个字,最初的意思到了后来。

    已经完全被曲解掉了。

    成了阶级固化的工具……

    不待k家人回答。

    崇祯又接着问道:“朕有第五惑:两宋之时,有二程朱子降世,儒学昌盛,缘何会有靖康之耻?

    后南宋更是被蒙元所灭,敢问儒家何以使民富国强,何以让天下可长治久安?”

    这一问接上最开始的第一问。

    就等于是说儒家的学说,跟国运长短根本没有关系。

    别整喊什么天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贤学,为万世开太平了!

    都忒娘是忽悠人的。

    一切都是利益在作祟而已!

    k家人却是听得一身冷汗。

    如果儒学失去了‘独尊’的显学地位。

    那么儒学必将日渐末落下去,k家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y圣公:“陛下,关外异族生于草原,长于马,外于天生,擅长骑射之技。

    大宋教化为重,士民良善,仁义为先,不善于战阵之道……”

    y圣公还没说完。

    崇祯懒得听他废话,就接着问出了下一个问题……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