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崇祯:朕有一个聊天群 > 第89章 废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此事可不好办。

    说大可大,说小可小。

    周奎的身份又比较特殊。

    怎么处置周奎和周家。

    关键还是得看崇祯的意思。

    孙承宗沉吟一下。

    瞬间想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这才开口说道:“陛下,此事往大了说,那是贪污受贿,里通敌国。

    往小了说,则是周国丈被人蒙蔽,贪财糊涂。至于如何处置此事,全凭陛下一言可决。”

    周奎这老家伙。

    真是一位作死小能手。

    上次清洗朝堂官员的时候。

    很多案子都牵涉到了周奎身上。

    崇祯给他网开一面。

    只是没收了周家的财产,并没有刀了周奎。

    之后周奎老实了一段时间。

    如今又变得不安分起来

    并且这家伙在作死的路上,那是越走越远。

    俗话说不作死就不会死。

    崇祯这回不打算再手下留情。

    不过周皇后要怎么处理,崇祯得想一下才行。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崇祯是穿越者,并且多次出宫去浪。

    并非如历史上那样,一直待在皇宫之中。

    导致周皇后至今无后。

    原本应该在崇祯二年,也就是1629年二月出生的朱慈?R。

    并没有如期降世。

    周皇后至今都没有怀上龙种。

    如此一来,处理起来倒是方便一些。

    孙承宗不想参与此事,给出的建议模棱两可。

    那就崇祯自己来当这个恶人。

    思索之间,崇祯开口道:“王承恩。”

    王承恩:“老奴在,皇爷请吩咐。”

    崇祯:“国仗周奎,贪污受贿,通敌卖国,即刻抓入天牢,抄家灭族。

    至于周氏,周氏无子、废后,贬为女官,发配凤阳守陵……”

    抄家灭族。

    直接废后。

    周氏直接由皇后贬为女官,仅仅比普通宫女高了一级。

    这已经是崇祯念旧情了……

    孙承宗和王承恩都没有想到。

    崇祯对周家和周氏的惩治如此严厉。

    王承恩:“老奴遵旨。”

    王承恩匆匆离开了御书房。

    安排人抓捕周奎一家去了。

    孙承宗:“陛下,如无它事,老臣就先行告退了,陛下也早些休息……”

    崇祯:“孙爱卿,预计今年的收成如何?”

    孙承宗不知道崇祯为什么,忽然问起秋收的事情。

    孙承宗:“回陛下,这两年来朝廷以工代赠,大力兴修水利。

    北方今年虽然气候不太好,但是收成应该比去年有所增加。

    至于刚收复的中原,西南和江南地区,根据汇总上来的情况看,今年的收成应该也还不错。”

    崇祯:“好,你带着人开始提前准备,明年开春、就是出兵辽东之时。”

    孙承宗:“是,陛下……”

    建奴竟然还敢搞事情。

    而崇祯已经统一了大江南北。

    建奴就没必要继续存在下去了。

    建奴、当灭之。

    崇祯与孙承宗,初步商议好了出兵辽东的计划。

    孙承宗告退离开了皇宫。

    京城里却掀起了一场风波。

    原因就是周家上下人等,全都被抓入了天牢。

    “周奎那家伙视财如命,终于为他的贪财而付出了代价!”

    “作为当朝国丈,周家已经是飞黄腾达,有着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了。

    偏偏那家伙贪婪无度,上一次大清洗的时候,陛下已经对周家网开一面。

    没想到周家不思悔改,竟然还敢通敌叛国,这纯粹就是在找死!”

    “周家直接被打进天牢,由此可见陛下整顿朝堂的决心,圣君当世,大明必定中兴……”

    普通老百姓议论纷纷。

    有很多人拍手称快。

    聚集到京城参加科举的举人,则是个个心中凛然。

    告诫自己以后为官。

    当忠于朝廷、一心办事。

    千万不能贪赃枉法,通敌卖国。

    否则周家今天的遭遇,就是他们将来的结局。

    参加科举考功名,是为了光宗耀祖,或是为了一展胸中抱负。

    又或是纯粹是为了升官发财。

    但绝不是为了被抄家灭族……

    举人们都默默地告诫自己,绝不可触碰国朝的法律。

    否则肯定不会有好下场……

    ……

    在崇祯二年的年初。

    朝廷就已经公告天下要举行科举。

    经过层层考试和选拔之后,中举之人及以前的举人。

    纷纷赶到京城参考。

    希望能够金榜题名,获得贡士甚至是进士功名。

    (正常是每三年?次在京城举?会试,各省举?皆可以参加,考中者称为贡?,第?名称会元。

    会试后面还有殿试,于殿试中金榜题名者才是进?……)

    因此这一段时间,聚集在京城的读书人很多。

    很多人都希望能在展露了中兴之世的崇祯朝,顺着大势一展抱负。

    参与到这个正在快速变化的大时代当中去。

    说不定能有清史留名的那一天。

    因此,这一次参考的几人特别的积极。

    而在读书人的期待中。

    崇祯朝的第一次会试如期而至……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