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崇祯:朕有一个聊天群 > 第103章 三面出击,征战全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柳如是和陈圆圆。

    还有李香君、董小宛、寇白门、顾横波和卞玉京她们七人。

    先后踏上了修炼之路。

    崇祯并没有用气血丹和小还丹,给她们快速提升实力。

    而是让她们自己慢慢的修炼。

    柳如是、陈圆圆、李香君、董小宛、寇白门、顾横波和卞玉京她们七人。

    年龄最大的柳如是也才十二岁。

    年龄最小的才只有六岁。

    用丹药来快速提升实力,对她们可未必是什么好事。

    让她们持续修炼瑶池天功的过程。

    不仅仅是在修炼内功,提升实力。

    同时也是在壮大她们的生命本源,强化其根基,开发其潜能。

    因此,修炼的过程对她们来说很重要。

    崇祯在处理朝堂大事,以及修炼之余。

    会不定时地过来查看她们的修炼情况。

    并给她们解答一些修炼上的疑惑。

    教导并指点七女怎么继续修炼。

    相处的时间长了之后。

    崇祯与七女亦师亦友,彼此之间的关系亲近了很多……

    ……

    转眼崇祯三年过去了。

    时间到了崇祯四年。

    这一年黄得功和周遇吉,率领大军占领了整个蒙古大草原。

    蒙古人逃到了更北边,和更西边的苦寒之地去。

    马祥麟,曹变蛟和沐国公他们,也一路打到了马六甲海峡去。

    彻底的占领了东南半岛。

    另外就是魏忠贤和田尔耕他们,率领的大明水师。

    向东收复了台@湾0岛,并灭掉了小0日本。

    至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暂时告一段落。

    开始进入了休养生息的阶段。

    先消化已经占领的地盘,并向周边慢慢地蚕食出去。

    暂时不会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到了这个时候。

    也到了该封赏的时候了。

    秦良玉封忠贞侯,其子马祥麟封石柱伯。

    卢象升,曹变蛟,曹文诏,周遇吉、黄得功等人也都封了伯爵。

    加上此前封伯的毛文龙,徐光启和宋应星。

    崇祯朝多了一位忠贞侯,和九位伯爵。

    其他的有功之臣。

    也都是该升官的升官,该赏赐的赏赐。

    李自成积功升为锦衣卫千户。

    大刀王五升为天雄军的校尉。

    崇祯特许两人免试,直接进入皇家兵团字院去深造。

    英国公与沐国公两家,本就已经位例国公。

    在官职和爵位上,人不可能在封赏了。

    只能赏赐了一些财物和几颗丹药,并给两家有功的旁支子弟升一下官。

    魏忠贤和田尔耕他们,崇祯也只是一人赏赐了一颗丹药,并没有给他们升官。

    倒是水师官兵的封赏没有落下……

    大规模的封赏结束之后。

    大明一边休养生息积蓄实力,一边开始推进兵团改革。

    秦良玉率领的白杆兵,扩编升格为禁卫军的天字营。

    英国公张世泽统率的京营,则改编为禁卫军的地字营。

    方正化统率的滕镶四卫,升格为禁卫军的玄字营。

    卢象升统率的天雄军,改编为禁卫军的黄字营。

    马祥麟继续统率甲字营。

    毛文龙的东江镇军,改编为乙字营。

    曹变蛟统率丙字营,曹文诏统率丁字营,周遇吉统率戊字营、黄得功统率己字营……

    除了旗号的变更之外。

    还从底层军制一起作出了改革。

    最基础的作战单位是支队,一个支队十二人,相当于以后世的班级建制。

    六个支队为一个小队,一个小队有七十多人。

    六个小队为一个中队,一个中队有四百多人。

    六个中队为一个大队,加上大队直属的警卫队,通迅兵等等,一个大队有二千八百多人。

    然后六到十二个大队为一个师。

    一个师少则一万多人,多则超过三万人。

    六到十二个师为一营……

    本来崇祯是想照搬后世的班、排、连、营、团、师的军队编制的。

    但是跟朝堂重臣商议了一下。

    发现朝堂大臣,以及兵团将士们。

    对于崇祯提出的军事编制,都是一脸懵圈的样子。

    后来就放弃了照搬后世军队编制的念头……

    天地玄黄四大营。

    虽然是禁卫兵团。

    但是京城不需要驻守那么多的兵力。

    因此。

    崇祯让禁卫兵团。

    只留下两个兵团拱卫京城的安全。

    剩下的两个兵团则开赴边疆,实行以战代练的方针。

    于是天地玄黄四大禁卫兵团,每两三年轮换一次。

    轮流着驻守京城。

    轮流着去边疆与敌人作战。

    其他的野战兵团,也都有各自的驻地和作战区域。

    平时留一半的人马在驻地,剩下的一半人马则去边疆作战。

    也是实行的轮换制度。

    这样就保障了对外扩张的步伐,又能保持野战兵团的战斗力……

    ……

    时光荏苒。

    转眼时间就到了崇祯十年。

    自崇祯五年到崇祯十年。

    大明四面八方的边境线,每年都要扩张出去好几百公里。

    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

    不断地大力发展国内的经济民生,大力修建铁路,大力发展造船业,以及军工产业等等。

    更重要的是通过大明皇家学院,以及皇家兵团学院。

    培养了大量可用的人才。

    此时大明已经积蓄了足够的实力。

    再次开始了大举对外扩张的步伐。

    只留下了秦良义统率的天字营,拱卫京城威慑地方。

    其他的禁卫兵团,和所有的野战兵团全部出动。

    各地的地方守备兵团。

    都被抽调了一部分兵力,跟随大军一起出征。

    明军分成三路大军开始征战全球。

    第一路大军向西,目标是打到亚欧大陆的西海岸去。

    铁道部和工部的人,带着大量的免费劳动力。

    跟在第一路大军后面。

    把铁路一直向西修建过去……

    第二路大军出征阿三那边,然后从印度洋横渡过去。

    目标是登陆并打下整个黑人洲。

    第三路大军以水师为主,目标是袋鼠大陆,还有印第安大陆。

    崇祯穿越明末十年。

    彻底的改变了大明,并将彻底的改变世界格局……

    崇祯这一天处理完国事。

    正准备去找柳如是吟诗作对去。

    柳如是已经17岁,长大变成了一位大美女。

    还有比柳如是小一岁的顾横波,如今也已十六岁了。

    两女放在后世的话,只是还在上高中的未成年人。

    但是在这个时代。

    十六七岁的女子,早就已经到了成婚的年纪。

    柳如是被崇祯封为如妃。

    顾横波尤擅画兰,被崇祯封为兰妃。

    至于陈圆圆和李香君她们,目前年纪还太小。

    待到她们长大一些再说……

    崇祯刚刚出了御书房。

    聊天群里面突然变得热闹起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