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 > 第16章 洗煤是个新鲜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周永宁前往暖阁的一路上,不禁有些咬牙切齿,回头一定找办法整死曹化淳。

    宫里但凡是能称呼一句太监的实权宦官,能认不出来他是谁?

    难怪曹化淳这个狗奴才以后会给叛军打开京城大门,原来是早就藐视皇权了,这是在提醒他这个国舅爷。

    东厂督公曹化淳可不会卖他面子。

    周永宁进入了暖阁,铺设了地龙的殿阁内,却还是与外面一样凉嗖嗖,还不如京官的厢房暖和。

    抬头一看,崇祯还是穿着那件老旧常服,手里盘着太祖念珠。

    周永宁心里一叹,姐夫倒是个节俭勤政的好皇帝。

    还没说话。

    崇祯就让小宦官搬来了一只绣墩,满脸愁容的说道:“昨日,听到王伴伴提到了京城的柴薪银价已经涨到了六分银子一担。”

    “朕便喊来了宰辅商议这件事,一直到深夜都没有一个好法子,除非是朕手里有足够百姓使用的十几座煤窑,否则只能眼睁睁看着百姓冻死。”

    “朕已经说了软话,希望宰辅们号召京官们捐出一些碳薪,帮着老百姓渡过这次的难关,等到明年开春以后漕河通畅了,朕再补给他们。”

    “砰!”

    话说一半,崇祯突然重重锤了一下御案,震怒道:“可是谁曾想那些宰辅们,还有能够进入内阁议事的中枢重臣们,全都一个个找借口推脱。”

    “说是自家的碳薪也不够,一斤碳薪也不肯捐出来。”

    “这话也能说出口,别以为朕不知道他们家里的碳薪都快堆成山了。”

    周永宁听到姐夫的倾诉心肠,没有半点意外,买卖碳薪的铺子背后全都有东林党官员的影子。

    他们还等着发国难财,哪里会关心老百姓的死活。

    周永宁端着王伴伴亲手端来的热茶,对他更加顺眼,喝了两口,暖了暖身子。

    等到姐夫急得焦头烂额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周永宁站起来,信誓旦旦的说道:“不瞒姐夫说,我有办法变出来十几座煤窑,不过需要姐夫答应我一件事。”

    “答应,答应。”崇祯惊喜的满口答应,却又有些怀疑:“现在是漕运运河的枯水期,想要从附近的布政司运来碳薪已经不可能了。”

    “你还能有什么本事不成,让运河里的水丰沛起来。”

    周永宁满脸不以为然,自己不是神仙,也有办法让运河在冬季枯水期依旧畅通无阻。

    只不过,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现在也不是说这件事的时候。

    当前最紧要的是解决关乎老百姓生死的碳薪。

    周永宁手里的宫彩美人扇,指了指京城的西方,得意洋洋的说道:“只要把西山的煤挖出来不就行了。”

    “别说是十几座煤窑了,占地那么大的西山,建立上百座煤窑也够了。”

    崇祯瞬间拉下了脸,左顾右盼,想找鞭子放在哪里了。

    找了半天没找到,崇祯扬起了手里的太祖念珠,火气上涌:“把手伸过来,今天要是不好好管教你一顿,对不起你长姐的贤惠。”

    周永宁愣了。

    自己这是说错了什么吗?

    没错啊。

    只有西山的煤炭能够救活老百姓了。

    眼看姐夫怒火中烧的走了过来,突然想到这个世道没有任何人知道洗煤,只知道西山煤炭害死了不少老百姓。

    周永宁赶紧躲到王伴伴身后,急忙说道:“我知道西山煤炭毒死过不少老百姓,不过有办法解决烟气问题,只需要洗煤就可以了。”

    洗煤?

    崇祯停下了脚步,拧起了眉头,洗和煤这两个字都知道,只是放在一起以后,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难不成又是紫火药那般的新词。

    想到紫火药的前车之鉴,崇祯的呼吸急促了一些,频繁的拨动太祖念珠,期待着看向了小舅子。

    周永宁松了一口气,想起小时候被太子念珠抽打的回忆,到现在还是心有余悸,却还是不死心的说道:“只要我能解决这件事,姐夫就让我担任王恭厂大使。”

    王恭厂有两位主官。

    一位是掌印太监,另一位就是王恭厂大使。

    虽说都是主官,一般都是以掌印太监为主,不过,要是周永宁担任了王恭厂大使,可就不好说了。

    崇祯甚是欣慰,不论洗煤这件事能不能可行,作为京城第一纨绔二世祖的小舅子,终于是愿意帮衬他姐夫了。

    崇祯当即就答应了下来:“虽说你只有秀才功名,连个举人都不是,但要是有了平抑市价的政绩,破格提拔为正式官员,倒是足够了。”

    话说这么说,破格的难度却不是一般高。

    老百姓由民转吏,是一道难关,不知道需要多少代人的努力,才能从一个平头百姓成为吃皇粮的小吏。

    吏虽小,在乡里却有极大的权利。

    由吏转官,又是一道天堑,都不是努力能够实现,需要极大的福运。

    崇祯顾虑破格提拔在仕林的影响,给小舅子招来骂名。

    周永宁可不在乎,没皮没脸的说道:“真要是洗了大量煤炭卖给老百姓,东林党官员没有银子可赚,骂名还能少了。”

    “有句俗话说了,断人钱财如同杀人父母,这回肯定要把我骂惨了。”

    崇祯没有因为小舅子的话放宽了心,相比较仕林的抨击,更担心民怨沸腾。

    老百姓所求的不过公平二字。

    要是没有救活无数百姓的政绩,崇祯作为天子也不能亲手破坏了老百姓唯一公平晋升的规矩。

    这要是开了口子,恐怕会遗患无穷,还不知道会让东林党钻多少空子。

    涉及到小舅子的名声,崇祯又开始担心周永宁弄巧成拙,依旧是板着脸说道:“等到洗煤成了以后,先送一批到宫里来。”

    “朕亲自验证无害以后,才能卖给老百姓使用,千万不能操之过急。”

    周永宁知道姐夫是个做事较真的人,尤其涉及到了老百姓,能从他手里索要来破格提拔,着实不容易。

    心里安稳了,周永宁美滋滋的回去准备开始进行洗煤了。

    在洗煤以前,还要先坑水太凉一把。

    这么好的时机,不坑钱益谦多亏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