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 > 第56章 周永宁的封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陛下........”

    徐勇泣血般的哀嚎一声,头上的兜鍪被打落,身上的金铆罩甲被脱下,披头散发,再也没了大汉将军指挥使的威风凛凛,拖进诏狱里关押起来。

    崇祯处置了奸臣徐勇,半躺半坐在土豆小山里不肯出来了,整个人焕发了勃勃生机:“朕自打坐上了皇位,看着各个布政司触目惊心的灾情,感觉自己的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随时会让人割了去。”

    “流寇四起的情况与唐末、元末没了区别,大明已经有了亡国之相,没想到朕的小舅子发掘了神物土豆,大明濒临崩溃的国体终于是有救了。”

    崇祯红光满面的说完这话,期待的看向了群臣,结果东林党官员一个个没有半点高兴不说,还一副死了爹娘的如丧考妣模样。

    东林党官员眼看要被周永宁坏了根基,哪能高兴的起来,心急如焚的想着对策。

    孙承宗精神大振,整个人年轻了二十岁,干劲十足的说道:“周永宁有这等大功,说上一句当代神农也不为过,老夫斗胆建议封伯。”

    封伯这句话说出,顿时在东林党官员里引起了一片哗然。

    “大明三百年国祚,能够封伯的文官不过三人,就连张居正于谦都没能封伯,周永宁何德何能可以封伯。”

    “陛下,刘御史这话是忠贞体国之言啊,此例绝不可开。”

    “不可开!一旦封了伯,恐怕张太傅和于少保泉下有知,都会大喊不公。”

    周永宁对于潮水般涌来的反对声没有感到意外,只是没想到亩产三十石的土豆,能让他封伯。

    周永宁心里顿感燥热,紧张兮兮的看向了孙承宗,希望他能顶住满朝的反对。

    大不了以后多给他送几筐土豆。

    孙承宗拉着脸,心里逐渐烦躁了,这帮子东林党官员一天到晚就知道党争,见不得别人好,尤其是周永宁还坏了他们的根基。

    更糟糕的是,周永宁还是太子党的领头人。

    一个闻名京城的混账和一个伯爷搭建的太子党,有着天壤之别。

    一心为国的忠贞义士们厌恶二世祖的名声,换成一位伯爷可就会改观很多。

    孙承宗顶着满朝东林党官员的抨击,面不改色的说道:“粮食的亩产以后就要从二石变成了三十石,不是一般的草木丰茂啊,老夫建议封伯的头一个字要有番字。”

    “妙啊!”崇祯耳目一新,笑吟吟的说道:“番字有翻倍的意思,番字又通蕃,还有草木丰茂五谷丰登的意思,不就是在说大明翻倍的五谷丰登,正合了土豆的亩产三十石。”

    “卿家这话甚妙,封伯的头一个字就用番。”

    孙承宗眼里含笑,其实还有第三种意思,不过要配着封伯的第二个使用:“只是一个草木丰茂还不足以表彰亩产三十石的五谷丰登。”

    “第二个字不如就用茄字。”

    “好!”

    封伯的第二个字说出口,崇祯忍不住拍手叫好了:“茄字是草加,同样是有草木丰茂的意思,两个草木丰茂合在一起足够赞颂土豆的五谷丰登了。”

    “另外,茄字还有荷包的意思,番字还通藩,藩王的荷包,孙公这是在夸赞周永宁是大明的国库,妙,实在是妙不可言。”

    番茄伯?

    我成一个app了?

    周永宁懵了,怎么也没想到他的伯爷封号会是这么一个称呼。

    “王某恭喜番茄伯。”

    王承恩满脸喜意,摸着一颗颗圆乎乎的土豆,恭贺了一声:“番茄伯好啊,这名字吉利,从内到外都透露着五谷丰登的喜庆。”

    “陛下,不知伯爷的永业田应该赏赐在哪里?”

    王承恩一个干看着的外人比起周永宁本人还要着急,崇祯的话刚说出口,立即亲自草拟圣旨了,只差一个永业田的赏赐,就可以盖上玉玺了。

    番茄伯的赏赐,也就盖棺定论了。

    崇祯心潮澎湃的指向了看不到边际的土地,满面春风的说道:“永业田赐在卢沟河西岸,数额定为一万亩。”

    王承恩手捧着圣旨,墨迹还没干,连忙举在头顶盖了玉玺,喜气洋洋的宣读了圣旨:“恭喜国舅爷,以后就是大明的番茄伯了。”

    周永宁:???

    心里再怎么不乐意,好歹是一位伯爷了,这可是一个好招牌,能够用来招揽卢象升等名臣将相进入太子党。

    周永宁大喜的接过了圣旨:“谢过陛下的赏赐。”

    “臣弟以后就是番茄伯了。”

    东林党官员愣住了,赏赐的也太快了,他们还没开口啊。

    崇祯、孙承宗、王承恩三人一唱一和,就把番茄伯赏赐给了周永宁。

    东林党官员都没反应过来。

    听到一万亩永业田,更是大惊失色,御史们急忙开口阻拦起来。

    “陛下,按照祖宗礼法,伯爷免除赋税的永业田最多不过一千亩,番茄伯的赏赐已经严重违背祖制了。”

    “何止是违背了,翻了十倍,大明其他的伯爷肯定会心生愤懑,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不只是永业田违背了祖制,就连封伯也违背了祖制........”

    崇祯板起了脸,过去还会听从朝中官员的建言,今天为了小舅子能够封伯,豁出去了。

    无论朝中官员怎么据理力争,就算说他是昏君也罢了。

    崇祯全都充耳不闻,装起来糊涂:“王伴伴,宫里应该积压了不少奏章,朕一直以太祖为榜样,不能荒废了朝政。”

    “传令下去,起驾回宫了。”

    王承恩频频点头:“奏章都快堆成土豆小山了,陛下确实应当尽快回宫。”

    御史们:“......”

    王承恩又不是司礼监大太监,只是打扫殿宇的大太监,奏章这事与他有什么关系。

    恐怕也就王承恩这个佞臣会附和皇帝,换成了曹化淳肯定与官员们一条心,一起做个劝谏皇帝的忠臣。

    东林党官员面对崇祯的突然装糊涂,束手无策了。

    只能眼睁睁看着周永宁获得了一万亩永业田,还有番茄伯的封赏。

    东林党官员难受极了,一个个气急败坏的拂袖而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