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 > 第99章 烧碱造纸技术研究成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工社丰厚的条件,吸引了不少寒门读书人陆陆续续参加算学策试。

    最终有二三十名实在活不下去的寒门读书人,加入了工社,自食其力养活家人的同时,潜心钻研起了算学。

    周永宁为了让这些读书人变成实业救国的同志,拿出了另一样大杀器。

    马列思想。

    不过是精简版,里面很多思想过于超前,只保留了一心救国的部分。

    成为了工社的宗旨。

    实业救国的种子逐渐在工社读书人的脑子里生根发芽。

    宋应星等人急忙挑选了算学读书人,充盈了各自工学所,不再是孤零零一个人了,有了一起钻研的志同道合之辈。

    周永宁这段时间一直呆在北塘庄子,始终关注着茅元仪的烧碱造纸,急的嘴上都快冒火泡了。

    毛承斗喜滋滋望着一船又一船的雪盐,运往了南洋,念念叨叨的说道:“北塘庄子的数百亩盐田完全不够用啊,寻找金鸡....那什么太拗口了,还是奎宁叫着顺口。”

    “反正就是寻找奎宁的东江水师回来了,没发现奎宁,倒是发现雪盐在南洋极其畅销。”

    沐天波得意了:“何止是畅销,雪盐在西南土司眼里已经成了权贵的象征,吃不起雪盐都不好意思宴请其他土司,以如今的情况来看,数十万亩盐田的雪盐照样是不愁销路。”

    俩人念念叨叨了半天,却发现周永宁没有理睬他们,满脸愁容的望着烧碱造纸作坊。

    毛承斗撇了撇嘴:“哥哥现在应该一心扑在雪盐上,这个烧碱造纸有什么作用,造出来的还是纸。”

    周永宁鄙夷两人的目光短浅,教训道:“不懂就别瞎说,什么叫做没用,烧碱造纸如果成功了,赚的银子不比雪盐少。”

    “没有烧碱,造纸作坊只能用极少的原料造纸,一旦有了烧碱就有了划时代的意义,极大扩展了造纸的原料,立即就能把纸张的价格打下来。”

    周永宁舔了舔嘴唇,心潮澎湃的说道:“只要掌握了烧碱造纸的化学制浆技术,足够让大明的造纸作坊全都倒闭。”

    毛承斗沐天波两人莫名的亢奋了起来,难怪周永宁一直发愁烧碱造纸。

    毛承斗猛地一拍大腿,突然想起来一件事:“钱谦益掌握着京城的纸业,哥哥的烧碱造纸要是出现了,不就能摧枯拉朽般的击垮钱谦益的京城纸业。”

    只要能让钱谦益痛苦,东宫三少就十分的欢乐。

    沐天波背着小手,小眼睛发亮:“不光是让他没银子赚,钱谦益能够成为仕林领袖与他掌握着京城纸业有不小的关系。”

    “工社如果有大量又廉价的纸张,肯定能在寒门读书人里扩大影响,又能吸纳一大批寒门读书人。”

    周永宁满意了,老二老三还不算傻,看出了他的真正用意。

    化工所有了几名工社读书人的辅助,茅元仪钻研烧碱造纸的速度快了很多。

    周永宁期盼着说道:“咱们需要的是数以万计工社读书人,目前只有二三十名工社读书人,远远达不到预期。”

    说到这里,周永宁不免有些羡慕起了复社。

    大江南北,遍地都是复社读书人,影响了大明数百万读书人。

    工社要是能影响大明数百万读书人。

    周永宁做梦都会笑醒,只是想想就乐呵个不停。

    “唉,又失败了。”

    茅元仪脸上充满了苦闷,失败太多次了,甚至都开始怀疑纸浆里加入石灰水是不是正确了。

    出于对周永宁的信任,茅元仪没有放弃,继续带着工社读书人琢磨烧碱造纸。

    几天后,化工所突然传出了一声狂呼。

    “成了,东主啊,终于成了。”

    周永宁正准备回宅子里用膳,听到化工所发出的一声狂呼,顾不上用膳了,急赳赳的走进了化工所。

    茅元仪和工社读书人围着一面细网筛子,手舞足蹈的欢呼起来,没有一点读书人的样子,倒是像在跳大神。

    周永宁目光火热的盯着细网筛子看了一圈,激动了:“确实是纸张,太好了,终于是把烧碱造纸技术钻研出来了。”

    “建仁去把银子搬过来。”

    建仁堆笑着赶紧去了宅子,赶着骡马车运来了五个剔红铜钉大箱子,还有五只小箱子。

    “砰!”

    护院们搬着沉重的剔红铜钉大箱子,放在化工所的地面,扬起了一片灰尘。

    周永宁走过去,伸手掀开了剔红铜钉大箱子的盖子。

    银亮色的光芒,闪瞎了茅元仪等人的双眼,尤其是工社读书人这辈子也没见过整整五箱银子,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茅元仪像是想到了什么,结结巴巴道:“难...难道说,这些是东主所说的专...利...费?”

    周永宁很满意茅元仪等人的目瞪口呆,眉开眼笑的说道:“不错,总共是一万两银子,买走烧碱造纸的专利。”

    一......一万两。

    茅元仪等人呆住了。

    难以置信只是钻研出了一个小小的烧碱造纸,就得到了一万两白银。

    这是他们十辈子也花不完的银子。

    茅元仪惊着了,不停摇着脑袋拒绝道:“能够钻研出烧碱造纸,全是东主提供了各种便利,学生只能算是长工,不能因为多割了几亩稻谷,就索要那么多的银钱。”

    周永宁财大气粗的吩咐建仁直接把银子送回茅家在京城的宅子,一本正经的说道:“有奖赏才有动力,这是你应得的专利费,其他人也有。”

    “一人一千两银子。”

    一千两银子!

    工社读书人呆了又呆,突然热泪盈眶的哭了起来。

    “一千两银子啊,我这个没用的丈夫,终于能让娘子和儿子顿顿吃肉。”

    “爹啊,儿子出息了,再也不用您那么大年纪还要去崇文门卖苦力。”

    “姓王的,当年你嫌我家穷,把女子嫁给了一个家境富裕的病秧子,当年失去的东西,我要全部拿回来!”

    工社读书人伸出寒酸的补丁袖口,擦了擦眼泪,对着周永宁深深下拜。

    感激涕零。

    第一次知道。

    原来学识那么赚钱。

    这辈子都没希望光宗耀祖的寒门读书人,终于凭借自己的本事。

    出人头地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