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 > 第108章 收获来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终于搬到了水太凉头皮痒,周永宁搂着柳如是睡到日上三竿,在徐佛的服侍着穿上大红色麒麟服离开了府邸。

    叫上形影不离的两兄弟,东宫三少一起大摇大摆的前往了东宫。

    宫门口的宦官看见周永宁就头疼,知道只要每逢京城出现了新鲜事物,二十二衙门就要有一处衙门要推行新政了。

    周永宁刚刚走进东宫,周皇后早早就在翘首以盼的等着他到来,瞧见弟弟来了。

    周皇后又是把太子塞到了王承恩手里,让宫女给弟弟搬来了一只粉彩花鸟图瓷墩:“来人,去泡一壶南直隶送来的贡茶六安小蚬春。”

    趁着泡茶的功夫。

    周皇后开始叫苦了:“宫里的宦官宫女除了俸禄以外,还有各种衣服盐茶的赏给,一名宦官宫女每年最少耗费五十两银子。”

    “以至于宫里的开支极大,每年造成的各种靡费折合五百万两以上的白银。”

    周永宁胸有成竹的说道:“今天过来就是为了继续解决这个问题,二十二衙门的宝钞司不过是个掌管粗细草纸的衙门,宦官数量达到了惊人的五千。”

    “二三十人就能掌管的小事,剩下九成九的宦官都是吃闲饭混日子。”

    周皇后颇有些进退维谷:“你姐夫登基没几年,这些都是前几朝积压下来的弊政,宦官们都是阉人,又不能直接遣散出宫。”

    “不给他们找个好退路,宫里的其他宦官人心惶惶,难免再次酿成红丸案和廷击案的大乱来。”

    大明国药厂、大明粮油厂的宦官们已经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宦官们在厂作当差,比起在宫里自在多了。

    没有了宫里最常见的欺压,也多出了晋升的希望,关键是还能娶妻了,不像在宫里偷偷摸摸对食。

    周永宁从大袖里拿出来一沓桑皮纸,用力抖了抖,昂着脑袋说道:“有了烧碱造出来的桑皮纸,宝钞司的宦官就有地方安置了。”

    “冗杂的二十二衙门又能减少一部分冗员了。”

    周皇后笑颜逐开:“本宫怎么也没想到奇技淫巧倒是成了一剂良药了,解决了张居正在世也不见得能够解决的二十四衙门冗员。”

    姐弟两人商量着宝钞司推行的新政。

    崇祯气冲冲的走进了东宫,愠怒的说道:“朕本以为钱谦益是个难得的君子贤人,没想到为了谋取私利,已经不在朝廷里当官了,还借着自己对官场的影响,挪用浙江布政司的税银。”

    “杀了他全族,都难解朕的心头之恨。”

    崇祯是来看望太子,意外的瞧见了周永宁,脸上的愠怒立即全消了。

    崇祯饶有兴致的问道:“十天就赚了五十万两白银,二十天不就是一百万两银子?”

    问这干嘛?

    难不成是要借银子。

    周永宁默不作声的挪到了东宫门口,准备见势不妙,立即溜了。

    不过,也不能一直装聋作哑的不说话。

    周永宁干笑两声说道:“赚了点小钱,这两天就要花出去了,准备采买大量的用料琢磨蒸汽机,还要用来招募人手。”

    小钱?

    那可是一百万两。

    相当于一个布政司的银税。

    崇祯见他有溜走的势头,笑骂道:“这是你凭本事从复社读书人手里赚来的银子,朕不会要。”

    “朕再难,也不至于沦落到找小舅子要银子,这段时间以来还总是赏给你田产功名。”

    周永宁眉开眼笑了,不要银子就好办了,装模作样的说道:“姐夫说这话就见外了,要是缺银子就说话,借给姐夫一万...咳...一千...”

    “一百两银子!还是没问题。”

    崇祯哭笑不得了。

    堂堂一国之君会缺一百两银子。

    瞧他那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要借一百万两银子。

    崇祯想到这是烧碱造纸赚来的银子,神色热切了:“等到皇后的新政厂作在两京十三省发卖桑皮纸,每年多出半省的银税应该没问题。”

    半省?

    看不起谁呢。

    周永宁虎着脸,不乐意道:“每年最少多出一省的银税,还不会遭到东林党官员的贪墨,一分不少的进了姐夫口袋里。”

    一省银税!

    再加上二十二衙门再裁撤一个衙门,节流了数十万两白银。

    崇祯已经迫不及待了:“朕的意思是裁撤宝钞司,只留二三十名宦官并入其他衙门,这么一来保证宫里正常运转的同时,还解决了宝钞司的冗员。”

    开源的同时。

    节流更让节俭皇帝,尤其是节俭到令人发指的一年只有二三件老旧常服。

    更加龙颜大悦。

    崇祯想到节流了近五千名宦官的靡费,心里莫名的激动,赶紧让王承恩叫来了二十二衙门的大太监,宣布了宝钞司的新政。

    以后就是大明宝钞厂了。

    宝钞这两个字沾着银子的意思,听着就吉利,也就没改名称。

    崇祯打发了失魂落魄离开的二十一衙门大太监们,欣喜不已继续说道:“这次又立了大功,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周永宁当然有迫切想要得到的赏赐。

    土地。

    官僚乡绅把持着田地,每年都能源源不断的长出银子,不到万不得已,没人愿意卖了田产。

    尤其是连成一片的土地。

    有银子也没地方买去。

    周永宁满脸丰收的喜悦:“别的不多求了,赏给北塘县的一座五百亩庄子就成。”

    藩王嫁郡主的嫁妆也不过三五百亩土地的庄子。

    五百亩已经不能说是多了,而是贪得无厌。

    崇祯板了脸:“五百亩哪够,王伴伴去找来北塘县的官田黄册,赏给番茄伯两座五百亩的庄子。”

    那不就是一千亩。

    相当于一位公主出嫁的嫁妆了。

    王承恩错愕了,难道陛下不怕官员百姓说他是昏君,把朝廷的田产赏给自家小舅子。

    赤条条的宠幸外戚。

    比起木匠皇帝的名声还要恶劣。

    王承恩叹了口气,暗道陛下疼自家小舅子也没这个疼法,只能哀叹着去找北塘县的官田黄册。

    周永宁又惊又喜,甚至想借给姐夫一百万两银子了,美滋滋道:“还是姐夫疼我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