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 > 第146章 十天印刷十万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新式印刷机有了,周永宁立即让建仁去搬来了近五十个剔红铜钉箱子,放在了毕懋康和五十名机械所工学读书人面前。

    机械所是周永宁最重视的工所,没有之一。

    带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机会从机械所钻研出来,各种工业母机也要在机械所进行钻研。

    一大和众小,数十箱子的银子晃瞎了人眼。

    毕懋康垮了脸,脾气暴躁的说道:“你这是作甚,毕某在机械所钻研新式印刷机可不是为了铜臭,赶紧拿回去。”

    周永宁直接让建仁开始分发一千两的小箱子:“先生可以不要,总得考虑身边的寒门读书人,有了一千两银子足够让家里在京城买上一座住所,不用再租屋子住了,还能让家里人过上顿顿吃饱饭的日子。”

    毕懋康噎住了,在听到顿顿吃饱饭以后,更是不停叹息:“仕林都说国舅爷是个搜刮银子的扒皮,在毕某看来,国舅爷才是真正的平天下,让寒门凭借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

    毕懋康转头看了一圈机械所里的寒门读书人。

    一个个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尴尬站着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毕懋康的手放在一万两银子的剔红铜钉箱子上,痛快大笑道:“凭自己本事赚来的银子为什么不拿,全都拿了。”

    工学读书人气氛热烈的收起了一千两银子,心里只想着赶紧回去,让家里知道出人头地的好消息。

    “学生回去以后,要给我娘买几匹绸子,做几身体面的衣服。”

    “哈哈,学生要给娘子再打几只银钗,不,打一支金钗,这些年跟着我吃尽了苦头。”

    “我对不起儿子啊,已经十六了还没说上一门亲事,回去以后不仅要给儿子娶妻,还要给儿子纳一房妾,我看儿子的同窗们还敢不敢嘲笑他。”

    周永宁看着机械所里温馨的一幕幕,不由的笑了,人啊就应该这样只要肯努力就能改变命运。

    命运而不是掌握在权贵手里,不看努力,看谁更会巴结。

    毕懋康握着横刀,大手一挥:“为了庆贺新式印刷机的出现,休沐七天,你们回去以后处理完家事,月曜日再来。”

    大明是以七曜计日。

    周永宁知道他说的是周一回来,今天是土曜日也就是周六,休沐可不止七天是八天。

    机械所一切都由毕懋康说了算,周永宁没有多说。

    周永宁巴不得一个月休沐二十天,只要机械所完成每个月的营生,不仅不会扣月钱,还会多给。

    等到工学读书人离开了。

    毕懋康说起了正事,刚正的脸容带了几分堆笑:“国舅爷...这个...新式印刷机已经出现了,是不是要去宫里帮毕某邀功了,陛下应该会同意毕某去大凌河城与八旗兵厮杀了。”

    同意?

    姐夫恨不得把你供起来。

    安排几十名东厂番子保护好你这个宝贝。

    怎么可能放你去辽东。

    周永宁一本正经的说道:“先生放心,本伯爷一定会在陛下面前大力举荐你,不赏给你一个辽东游击将军就赖着不走了。”

    周永宁已经想到了,要把毕懋康在赚银子和节流银子方面往大了吹,千万不能让他有一点去辽东的可能。

    再让王承恩把他撵出来。

    毕懋康面色潮红,激动不已的说道:“毕某真是没看错人,国舅爷果然是个信守承诺的人。”

    周永宁脸不红心不跳的拍了拍胸膛:“那当然了,你也不看本伯爷是谁,人称小海瑞,最守信用了。”

    小海瑞?

    小严嵩还差不多。

    毛承斗沐天波两人撇了撇嘴,暗道周永宁的脸皮真厚。

    周永宁瞪了他俩一眼,带着俩人兴冲冲去了袁可立的宅子。

    袁可立正在书房里苦心孤诣的修书,听说周永宁来了,一口回绝道:“不见。”

    管家兼门房兼庖丁兼...脑门上瞬间就冒汗了,谁不知道国舅爷是个什么德性,急中生智说道:“毛公子也来了,说是要见爷爷。”

    袁可立慈祥着笑了笑,放下手里的毛笔:“带人进来吧。”

    毛承斗拎着两条羊肉走进了宅子,一屁股坐在了大堂的官帽椅上,比起回到自己家还自在。

    袁可立板着脸,眼里却带着笑:“爷爷这里什么都不缺,怎么又带东西过来。”

    毛承斗挠着脑袋,傻笑一声说道:“这算啥,哥哥带了十万册书籍过来了。”

    十万册?

    修好的第一版书稿已经印刷好了?

    袁可立坐不住了,诧异的同时,又是一脸的气恼:“昨天刚刚派人送去了书稿,十万册全都印刷完毕了?你当本山人是个傻子吗。”

    一天当然印刷不完了。

    以新式印刷机的速度,最多十天就能完成了。

    成本又极其低廉,桑皮纸的成本是二分银子一刀,一刀一百张。

    第一版书稿还不到五十张,只需一分银子的桑皮纸,算上墨水、人工等各种费用,只要二分银子一本。

    十万册不过二千两银子。

    比起官绅印刷作坊的一百万两银子,便宜了足足五十倍。

    周永宁自信满满的说道:“一天当然印刷不好了,不过最多十天就能把十万册善本送来。”

    十天........

    还是善本!

    孤本是数量稀少到世面上只有一本,善本是极其精美的典籍,比起活字印刷出来的书籍精美很多,一般都是精通楷书的大家亲自手抄出来。

    袁可立瞅了瞅周永宁的脑袋,怀疑他在来的路上被驴踢了:“善本暂且不谈,只是十万册印刷本最少也要一年时间,十天?你当本山人是五谷不分的酸腐文人!”

    周永宁早就知道袁可立不会信,嘿嘿一乐:“本伯爷斗胆与袁公做个约定,如果不能在十天内送来十万册善本,再给袁公加印十万册。”

    袁可立知道这小子从来不做亏本买卖,只是......十天印刷十万册已经是天方夜谭了,何况还是十万册善本。

    上哪去找一万名楷书大家。

    整个大明的两京十三省就连二十位都找不出来。

    袁可立恼了:“看你是来消遣本山人,如果不是孙儿毛承斗在这里,本山人非得拿着铁尺给你脑袋来一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