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 > 第173章 杂记小说对边关的影响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东林党官员怒目相视,但他们只能睁大眼睛瞪着周永宁,没有其他的法子。

    刚刚停顿没有躲避粪水,一瓢瓢粪水劈头盖脸的泼了过去。

    东林党官员急忙收起目光,四散而逃,慌不择路离开了周延儒官邸。

    数千乡老帮着周永宁出了这口恶气,又吃了一顿崇祯赏赐下来的赐宴,一个个归心似箭立即赶回了各自的乡里。

    数千乡老们回去以后,把消息通知给了两京十三省的所有乡老,乡老们面朝京城的方向不停的磕头谢恩。

    老泪纵横。

    乡老们一个个关闭了私塾,埋头写起了杂记小说。

    几个月过去了,官营书馆涌现了大量的杂记小说。

    乡里的落魄读书人很多发生了改变,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终于能吃饱饭了。

    宁锦防线的边关百姓,同样受到了影响,不少乡老终于可以养家糊口了。

    宁锦防线以北的建奴,经过几个月的试探,找到了应对燧发滑膛枪的办法。

    又有了入侵宁锦防线,攻打山海关的心思。

    多尔衮带着李春芳还有一个佐领的八旗兵,数百人悄悄潜过大凌河,前往了大凌河对岸的狗河寨。

    多尔衮看了一眼身边的李春芳,询问道:“你确定狗河寨的那名李姓乡老准备投靠大金,帮着咱们拔除了大凌河最西边的几座墩堡。”

    大凌河从燕山山脉好流出,由西向东流淌。

    西面和连绵的燕山山脉相连,东面流入大海。

    山海关能够成为天堑就在于连绵燕山山脉形成了天然的壁垒,只有山海关一处关口可以让建奴大军入口中原。

    只要能拔除了大凌河和燕山山脉之间的墩堡,打开宁锦防线的缺口,八旗兵可以冲到山海关了。

    到那时,八旗兵与中原只有一墙之隔。

    李春芳深知狗河寨的重要性,只要狗河寨的乡老暗中投靠了大金,附近几座墩堡形同虚设。

    撕开宁锦防线的缺口。

    李春芳笃定的说道:“主子放心,狗河寨李乡老的日子苦多了,整天吃了上顿没下顿,只要投靠了大金就能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李春芳谄笑了一声,继续说道:“李乡老一直怀才不遇,一身才华没有地方施展,痛恨科场的黑暗。”

    多尔衮听到这里放心了,投靠大金的范文程、宁完我等明朝读书人,大多是因为科场不如意落榜了,认为自己一身才华没地方施展。

    多尔衮不再怀疑了:“你去联系李乡老,直接把他带到小树林子里来,本旗主在这里等他。”

    这段时间以来,李春芳因为周永宁鼓捣出来的各种稀奇古怪玩意,导致细作不利,地位急剧下降。

    只要能够突破了宁锦防线,李春芳的地位再次稳固了。

    李春芳摩拳擦掌前往了狗河寨,找上了这里威望最高的李乡老。

    只不过刚刚进去,李春芳感觉情况有点不大对。

    老旧的屋檐上挂着几条腊肉,院子里多了几只老母鸡。

    想到李乡老的几个儿子全都回家了,在外地谋生回家哪有不给老子买些吃食。

    李春芳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回家了好啊,李乡老到底是个读书人,把儿子们全都叫过来表明心意,一家老小的命全在大金手里,当然不会做出背叛大金的行为。”

    李乡老瞧见李春芳进来了,满脸喜色,直接嚷嚷道:“老婆子去宰一只鸡,好好款待李兄弟。”

    李春芳仔细观察了李乡老的反应,感觉他莫名有些激动,又有些紧张。

    情绪比较反常了。

    李春芳彻底放心了,反常才对,马上就要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了当然会激动。

    紧张肯定是因为背叛大明,以至于心里不安。

    李春芳摆了摆手,示意李乡老的妻子不用去杀鸡了:“等到事成以后,还吃什么鸡肉,鹿肉都能随便吃。主子已经在林子里等着了,咱们赶紧过去。“

    李乡老听到这句话狂喜,比李春芳还要着急的走出了门口:“怎么不早说,怎么能让建奴……那什么等着我们。”

    李春芳听到一句贱建奴皱起了眉头:“以后就是大金人了,李老哥说话习惯要改过来,不能整天喊着主子们的蔑称。”

    李乡老赶忙点头,讪笑的说道:“瞧我这张臭嘴,以后肯定改。”

    李春芳满意的点了点头,带着李乡老赶往了多尔衮所在的树林,心里乐坏了。

    甚至已经可以看到突破宁锦防线,皇太极赏赐他的画面了。

    只是刚刚靠近树林,李春芳感觉到了不对劲,四周过于安静了怎么连一只鸟雀都没有。

    树林里安心等待的多尔衮也觉察到了不对,他和数百名八旗兵呆的地方没有鸟兽可以理解,别的地方怎么也没有。

    像是被什么人惊扰了一样,难不成是明军?

    多尔衮出于多年来征战沙场的警觉,脸色一变:“撤!有埋伏。”

    随着多尔衮的一声令下,八旗兵赶紧迈开了腿就往大凌河跑。

    为了不惊扰大凌河西的墩堡守军,多尔衮和八旗兵全都是步行。

    多尔衮跑出树林的瞬间,数千铁骑冲了过来,冲在最前面的那人再熟悉不过了。

    边军第一悍将曹文诏。

    李春芳瞬间就惊了,赶紧朝着大凌河外跑,还没等他跑开两步。

    只听‘砰’的一声,李乡老手里的拐棍儿砸在了李春芳膝盖上。

    李乡老的几个儿子一拥而上,用绳子把李春芳捆了起来,拖着他赶往了曹文诏的身边。

    八旗兵没了战马,就是没了牙的老虎,很快就被砍掉了人头成为了曹文诏的军功。

    只有多尔衮一个人在八旗兵的拼命阻挡下,像只死狗一样游过了大凌河,眼角欲裂的站在对岸。

    望着一个佐领的八旗兵被屠杀。

    这时,李乡老和儿子们把后金细作头子李春芳带了过去,交给了曹文诏。

    李春芳直到现在勉强回过神来,又是愤怒又是难以置信:“大金已经答应给你五百亩田和十头牛,一家老小都能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你再有气节,也得为家里的儿子们孙子们考虑,难道气节比儿子孙子们的活路还重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