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 > 第348章 天下第一名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周永宁答应了太监们的请求,自己心里也没数,不知道是否能够留在猪圈里。

    他今天过来最主要的一件事,查看猪圈里养的猪,便从太监们身边走了过去,径直走向了猪圈。

    太监们瞧着国舅爷的意思,是想要查看养猪的情况,一个个热闹的走了过去,絮絮叨叨了说了一些养猪的心得。

    毛承斗、沐天波两人跟在后面,一脸的古怪,看着眼前的一幕感到了极为的诧异。

    一群太监不去谈论各种享乐,反倒是在猪圈旁边,侃侃而谈起了养猪的心得。

    着实是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一点也不像太监的作风,还让人感到古怪。

    周永宁在猪圈里查看了一圈,过去的猪崽子全都变成了大肥猪,一头比一头肥胖,受到了很好的照顾。

    周永宁满意了:“等到这些肥豕出栏了以后,一人赏给你们几块肥肉尝尝。”

    太监们只是听到肥肉两个字,忍不住流口水了,迫不及待的等着出栏那天的到来。

    毛承斗、沐天波两人更是无语了,本以为周永宁会说出一句一人赏一头,没想到到头来只是一人赏了几口肥肉。

    这段时间以来,太监们没少照料猪圈里的大肥猪,长成现在的壮实情况,少不了太监们的照顾。

    偏偏到头来,只落了几口大肥肉。

    太监们却没有感到任何的不妥,还感恩戴德起了周永宁的大方。

    “杂家在这里多谢国舅爷了,没想到还能尝到一口肥肉,这可是了不得的享受。”

    “过去想要吃上一口肥肉,大多是羊肉,哪里吃过比较肥的豕肉。”

    “可不是,咱们从来没有吃过豕肉,国舅爷早就说过一件事了,阉割过后养出栏的肥猪,没有一点腥臊的味道。”

    官绅没人吃猪肉,最大的原因在于猪肉腥臊,吃起来口感很差。

    官绅一般只吃羊肉,还有病死的牛肉,很少有人吃上一口猪肉。

    周永宁却是信誓旦旦地说了一句:“回头这些大肥猪全都卖给官绅,从今以后到后官绅吃起猪肉来,比起吃羊肉的还多。”

    虽然说国舅爷总是做出各种惊人举动,但他这句话落下,还是让在场的太监们产生了怀疑。

    更多的是不相信,不相信官绅喜欢吃上了猪肉。

    这件事让人听来,尤其是让太监们听来心情很好。

    这段时间以来的功夫没有白费,好不容易养出栏的大肥猪,得到了官绅的争抢。

    太监们心里高兴归高兴,始终不会相信官绅们抢着吃猪肉,不去吃羊肉了。

    周永宁没去理睬太监们的想法,也不用理睬,等到事实摆在眼前了,就可以让所有人闭嘴了。

    事情准备的妥当了,接下来就是如何贩卖猪肉了。

    周永宁趾高气扬的走出了猪圈,再次前往了京城,只不过这一次没有找来大明官营厂作直接贩卖猪肉。

    他先是去了京城里的几家酒楼,依次尝过庖丁做的美味佳肴,最后敲定了几家庖丁。

    在东林党官员的注视下,周永宁又开始折腾各种幺蛾子了,只不过没有折腾在东林党官员身上,反而是要在京城里举办一次膳食比拼。

    这可就稀奇了,京城里倒是经常出现花魁比拼,评定出来最出彩的几名花魁。

    一般来说都是教坊司牵头举办,目的只有一个,让官绅多掏银子。

    还是头一次听说有人举办膳食的比拼,选出来天下第一名厨。

    官绅里最普遍的享受,除了美色以外,就是美食了。

    官绅虽然看不懂周永宁为何费时费力的折腾出来膳食比拼,折腾了半天,到了最后很可能白花银子捧了别人。

    参加膳食比拼的庖丁,大部分是来自京城里的各大酒楼,又不是周永宁手底下的人。

    再者说了,就算是周永宁手底下的人又能如何,不会像清倌人那般,引来官绅打赏大笔的银子。

    周永宁举办的膳食比拼,可谓是费力不讨好了。

    由于有了宋权的前车之鉴,东林党官员想要把周永宁的行踪告诉小福王,想了想,最后还是算了。

    谁知道又会不会折腾出一些幺蛾子,周永宁分明就在酒楼里,却没有见到他的人影。

    小福王只要见不到周永宁,又会把东林党官员痛揍一顿,殴打戏耍他的文官。

    东林党官员心里清楚的很,小福王早就对文官不满了,不管对方是不是东林党官员,恨不得吊起来用鞭子抽上一顿。

    毕竟他爹福王继承皇位那件事,让他看清了文官的两面三刀,对于文官有着很大的意见。

    东林党官员只能任凭周永宁在京城里活蹦乱跳,四处乱窜,折腾出了一场声势很大的天下第一名厨比拼。

    由于距离比拼的时间比较久,周永宁甚至亲自做出了许诺,到时候大明天子亲自到场。

    吸引了很多庖丁的注意,以及酒楼背后东家的注意,消息很快顺着漕运河道传到了江南。

    京城里彻底热闹了,不仅是京城本地的庖丁准备参加天下第一名厨的比拼,跃跃欲试,准备摘了天下第一名厨的桂冠。

    就连江南各地的庖丁名厨同样是跃跃欲试,这可是在天子面前露脸的机会,纷纷顺着漕运河道赶往了京城。

    背后的东家们更是给了大力的支持,无利不起早,只要可以获得天下第一名厨的名头,往后的酒楼生意可谓是有了金子招牌,每天都会座无虚席了。

    到那个时候,借着天下第一名厨的名头,多开几家分号,赚来的银子就是日进斗金了。

    天下第一名厨的母亲,不出意外造就了很大声势,随着江南各地的名厨到来,也越发的明正言顺了。

    不再是京城本地的庖丁名厨进行比拼,即便是获得了天下第一名厨的名头,也让人感觉名不副实。

    周永宁刻意把时间往后拖了一拖,就是为了给江南各地的庖丁名厨留够足够的时间,可以让江南各地的庖丁名厨过来参加天下第一名厨的争夺。

    事情就像他预料的那样,吸引来了大量的江南各地庖丁名厨。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