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金榜盘点:开局点评古今十大美女 > 第40章 统一最难排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十名,晋武帝司马炎。】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军阀割据,各地刺史拥兵自重。】

    【经过长年征战,渐渐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

    【魏国自曹丕登基后,确立了九品中正制,门阀世家掌控朝政。】

    【其中司马家族以司马懿为首,篡权夺大魏基业,史称西晋。】

    【司马炎,魏国司马懿之孙,司马昭之长子。】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魏国后期,司马昭大权独揽,总领朝政,但终其一生并没有篡权。】

    【其嫡长子司马炎继承司马昭意志,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登基为帝。】

    【而在西晋初期,司马炎面临的困难颇多。】

    【司马昭时代,司马炎并不是首选,弟弟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

    【司马攸多有贤名,性格忠孝,待人宽厚,多才多艺,清静平和。】

    【在司马昭时期名声压过司马炎。】

    【在两人竞争期间,司马炎处在绝对的劣势,在这期间兄弟二人的争斗不详,但此时相当于皇储之争,可见其危险。】

    【决定胜局的正是司马昭和司马师留下的政治势力。】

    【司马攸虽才干名声高于司马炎,甚至连司马懿都极其喜爱,但因司马师英年早逝,仅四十多岁便去世。】

    【从而司马师一系在竞争中弱于司马昭,导致后期司马炎继位。】

    【即便如此,司马师一系并没有放弃,司马炎上位之后,因权力之争,天下局势更混乱。】

    【南有东吴残存,虽东吴孙皓昏庸无比,残忍嗜杀,但吴国五十年基业积累,不可小视。】

    【此时,凉州大乱,本在魏国被压制的鲜卑,却因为西晋的政策叛乱,最终差点把西晋一举推翻。】

    【司马炎登基之后,对河西地区的控制进一步加强,想将雍凉梁州统称为秦州,设立秦州刺史。】

    【但秦州刺史胡列是灭蜀功臣,出身将门,到任之后强压民意,武力镇压,最终导致凉州起义。】

    【这场平叛战争打了整整九年,胡列平叛,全军覆没,兵败身死。】

    【凉州刺史牵弘阵亡,新任凉州刺史苏愉阵亡,随后平西将军文鸯出征,一度占据了点点上风,但很快就战败,凉州刺史杨欣再度被斩杀。】

    【四任凉州刺史都阵亡,这让司马炎非常担忧。】

    【但因晋朝国力强盛,又有良将马隆强势出击,九年之后凉州平定。】

    【西晋前期更是内有奸佞贾充,外有吴国,凉州大敌,统一之势总是被朝内奸臣阻碍。】

    【好在,司马炎前期勤政爱民,振兴经济,推行法治,英明神武。】

    【强压下朝内纷争,迅速派兵攻打东吴,因东吴孙皓昏庸无比,导致东吴离心离德,一举击溃吴国,统一华夏。】

    【但因吴国和蜀国的残存势力颇多,朝内奸佞不断,门阀世家做大,司马炎也渐渐骄奢淫逸,懈怠政事,分封司马诸王。】

    【最终,西晋仅51年就被灭亡。】

    【先不谈司马炎后期,只谈司马炎统一之前面临的巨大问题。】

    【首先就是后蜀势力的活跃,蜀国虽灭,但因蜀国影响力太大,很多臣民并不完全服从西晋,时刻准备叛乱。】

    【与司马师势力交锋,政治局势波云诡谲,朝争不断。】

    【有其第司马攸竞争,更让司马炎局势困难。】

    【刚平定朝内纷争,凉州叛乱差点造成灭国危机。】

    【把司马炎列入榜单多是内乱大于外乱,两晋时代,本身就是自身政策导致的各种问题。】

    【具体问题将会留到后续榜单评价,但面临历史性的问题,司马炎依然凭借能力镇压,同时一统中华,其困难和艰辛自然值得夸赞。】

    【当然,司马炎后期所做,导致给八王之乱埋下了伏笔。】

    【但此榜单只谈统一难度,不谈其他,随司马炎上榜。】

    秦始皇嘴角冷笑。

    “在位期间四位刺史级别的高官被杀。”

    “若在我大秦发生此事,我必将亲征,兵锋所指摧枯拉朽。”

    刘彻深吸一口气。

    “局势不同,我大汉经历文景之治,物资充沛,人心合力,朝内和谐,海内清平,唯一的大敌就是匈奴了。”

    “别说死了四个刺史,就是死了四个大将军,我也要将匈奴按在土里,让他们再也不敢露头。”

    其余的帝王倒是无甚评价。

    对于两晋时代这种开历史倒退车的朝代,他们不站出来骂几句就是给先辈面子了。

    毕竟时空链接之后,谁知道某天会不会碰到呢……

    【第九名,唐高祖李渊。】

    【隋朝末期,因杨广的各项举措导致民不聊生,天下大乱。】

    【身在太原的李渊,哪怕在未大乱之前也经常受到杨广的猜忌。】

    【战战兢兢,小心翼翼,最终,在天下大乱之时寻找机会起兵造反,建立唐朝。】

    【众所周知,大唐奠定天下局势的是洛阳之战】

    【李世民强势一战杀双王,天下大定。】

    【但李渊一样不是盖的。】

    【李渊镇守太原之时,瓦岗等农民起义的烽火燃遍全国,尤其是河北和南方江淮地区的农民军,正一鼓作气,摧枯拉朽的摧毁隋朝的统治。】

    【与此同时,太原北部的突厥更是强势崛起。】

    【李渊率先起兵在鼠雀谷击溃了造反的历山飞部,彻底稳定了山西的局势。】

    【可惜,在之后的突厥入侵防御战之中,王仁恭和高君雅战败,杨广大怒,下令拘捕李渊。】

    【但因李渊交友甚广,朝内进言,杨广随即赦免李渊。】

    【随后李渊渐渐的引入幕后,开始广交豪杰,因其为人洒脱,性格开朗,待人宽容,从不歧视别人,于是朋友众多,且很多具有大才。】

    【大唐统一,李世民功劳最大,但幕后的功臣,就是唐高祖李渊。】

    【大唐奠定基础之前,李渊一样带兵冲锋,其军事能力一样不可小视。】

    【前期抵抗突厥,击破刘武周,历山飞,薛举等人。】

    【更在进军长安之时击溃隋朝名将屈突通,彻底占据了整个关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