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金榜盘点:开局点评古今十大美女 > 第101章 箴言的威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经过赤眉军的投效,此时的李世民势力逐渐庞大。

    曾经赤眉军的领袖樊崇归降了李世民,导致赤眉军其他部分的徐宣,杨音等全都向李世民靠拢。

    不仅是因为李世民胸怀天下,壮志凌云,还因为他们都非常佩服李世民四人。

    徐世绩进入琅邪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安抚工作。

    琅邪郡受创严重,比北海郡严重一些,徐世绩为了招揽人口,甚至多次提出精简赤眉军部队,把多余的生力军遣散回乡。

    由于赤眉军的行动造成了大量土地荒芜,此时并不存在耕地减少的情况,反而出现了没人耕种的局面。

    人口和地盘是古代军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就是俗称的内政。

    徐世绩在瓦岗寨的经验充分发挥了出来,甚至后来居上,使得琅邪郡渐渐超越北海郡。

    北海郡由李世民和房玄龄亲自坐镇作为暂时的大后方。

    但实际上,此时的北海郡除去南方的琅邪在手,背后还有胶东国。

    胶东国此时虽无反叛,但也处于王莽控制之下。

    当然,即便李世民占据了两郡,实际上也不到青州的三分之一,还没有引起王莽政权的重视。

    此时的北海郡,四人又坐在了一起,商讨着下一步计划。

    李世民看着地图说道:“若想把青州变成我们的大后方,必须拿下胶东国。”

    “但胶东国人口稀少,并且沿海,流寇众多,河道密集,十分不好防守。”

    “琅邪郡看似稳住了,但若拿不下青州南大门城阳国,琅邪郡将会时刻面临威胁。”

    “而且北海郡的西方,历城和鲁国也必须拿下,只有这样我们的地盘才能接连成片。”

    “可如此动作甚大,恐会引起王莽新朝的重视……”

    房玄龄翻略着账本严肃说道。

    “整个青州被赤眉军破坏颇多,如今我们占据了两郡,青州周边人口向北海集中。”

    “我们如今缺少的并不是土地,而是广大的人口。”

    “若没有人口补充,我等的政策实施将会十分困难。”

    “必须要想个办法,打响我们的名号,让青州周边的难民们朝我们蜂拥而来。”

    徐世绩看着地图思考了半晌,最后沉声说道。

    “依我看,如今只有一个办法了……”

    “玄龄需要足够多的人口,徐州未经战乱,人口众多,守将多是汉朝旧臣,他们对于王莽早就不满。”

    “兵锋所指,或许就会望风而降,只要我们打出威风,真正震慑了天下,名声鹊起之后,自然有人口融入我们。”

    “击败赤眉军,毕竟只是青州地界之事,我们的名号并未传播开来。”

    李世民皱眉说道:“一旦朝着徐州前进,打不打得下来先不说,这一定会刺激到王莽新朝的。”

    “到时,我们反而成为反抗王莽的主力,这对我们形势不利。”

    “我并不担心药师的军略能力,但我担心的是,如今的王莽虽日薄西山,时日不多,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此时的新朝还是非常强大的。”

    “若真的集中了兵力剿灭我们,仅凭两郡之地,如何对抗?”

    徐世绩冷笑道:“那就让王莽下台吧,做皇帝也够久了。”

    “只要王莽下台,天下大乱之下,我等的行动将会更加便利。”

    “何况,王莽并不是正位上台,天下并未服从。”

    李世民眼神一亮。

    “这倒是个好主意,但王莽常年居住长安,如何让他下台?”

    徐世绩幽幽的说道。

    “王莽上位之后,曾有一人自称刘子舆,自称汉元帝之子。”

    “王莽虽斩杀此人,但越是如此,民间越是沸腾。”

    “我等可传遍天下,刘子舆并未死去,可让王莽新朝人心浮动。”

    “在此之际,以王莽心性,必将大索天下,调查事情原委。”

    “到时天下人心惶惶,造反之势更加愈演愈烈。”

    “我等毕竟在青州,远离长安,王莽目之所及,我等次之。”

    “利用此等机会,发展壮大,甚至攻打下徐州,如此我军将会拥有充足的资源,甚至还能继承王莽新朝的水军势力。”

    “得位不正,就是有这样的缺陷……”

    李世民沉吟了一会。

    “但如何把刘子舆的谣言传遍天下呢?”

    徐世绩笑道:“未必要我们亲自动手,只要传出去,自然会有人相信。”

    “更何况王莽此人性情乖张暴戾,做事喜欢知根究底,只要王莽先做动作,天下人自然会信。”

    “我们害怕引起王莽新朝的关注,那就让王莽的关注点放在别处。”

    李世民点头。

    “此计甚妙,就如此吧。”

    ……

    金榜众时空,某些不以谋略见长的帝王全都微微眯眼,仔细思索着这条计策的可行性。

    “看似微不足道的计策,却能成为一点破面的杀局。”

    “王莽最大的弱点,并不是他的性格,或者政略实施错误。”

    “最大的弱点是得位不正。”

    “王莽篡位,于是他心中最恐惧之事,并非做错,说错,而是最怕天下人抨击他的皇位来历。”

    “刘子舆之事,看似事小,实则戳中了王莽内心中的恐惧。”

    “至于之后的政略措施,或天下民怨倒还其次了。”

    “正因为恐惧着这一切,王莽才会为这点昏招迭出,从而让天下更加大乱。”

    “青州距离长安极远,若此计策引发天下有识之士的利用,必将天下皆反。”

    “众豪杰当顺势而为崛起。”

    “而此时,距离很远的青州李世民等人即可趁机发展势力了。”

    “天下大乱之时,人心浮动,必有人抓住此时机宣扬王莽之错误。”

    “到时,李世民青州崛起,反而列入末流了。”

    “毕竟天下跟青州相比,当然是天下重要。”

    “徐世绩此策,是直接打在王莽的七寸之上。”

    “王莽检索天下,必将引起更多的纷争。”

    “但王莽毫无动作,又更像是胆小怯懦,不敢求证,另类证明了此事为真。”

    “此阳谋最终都会造成新朝失去民心。”

    “就像是杨广之时的桃李熟,天下足一般。”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