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金榜盘点:开局点评古今十大美女 > 第104章 双方的默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普摆手说道:“我却从未对王莽心存幻想。”

    “若王莽真有心拯救天下,岂会昏招迭出?”

    “反抗,镇压,反抗,镇压,什么时候是个头?”

    “新政的实施才是关键。”

    “可谁又敢说一句?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阻拦上位之路都斩杀了。”

    “王莽此人骄傲自大,好大喜功,根本听不进去任何劝解。”

    “这天下,唯有重整河山,才能恢复如初。”

    杨业深深的叹了口气说道:“我知道了……”

    赵匡胤笑道:“元帝之子的谣言估计是哪路叛军传出的。”

    “据我估计,不是河北中人,就是刘姓宗室。”

    赵普摇头说道:“我却有不同意见。”

    “纵观天下反贼,河北铜马,尤来,城头子路皆是目不识丁之人。”

    “荆州绿林更是农民军。”

    “前段时日,听说蜀中大乱,公孙述也态度暧昧。”

    “凉州更乱,军阀众多。”

    “依我看,唯有南阳刘氏和青州李世民有此才华。”

    赵匡胤愣了一下说道:“李世民?”

    赵普用手指点了点茶杯中的水,在桌面画着什么。

    “李世民如今只占据了北海和琅邪,但却稳扎稳打,丝毫不慌。”

    “王莽重视其他地界,但对青州注意不够,李世民此人有大志。”

    “我听闻,在青州地界,李世民的名声极好,赤眉军被击败之后,精简人手,多余劳力种植官田,由李世民势力带头劳作。”

    “这不像是一个农民军领袖的风格,反而……”

    杨业凝重的说道:“那此人岂不是阻挡我等之大敌?”

    赵普再次摇头轻笑:“不不不,时局不同,敌我不同。”

    “如今王莽新朝只是日薄西山,还未真的残阳如血。”

    “我们跟李世民势力,反而是潜在的盟友。”

    “他的传言,让王莽坐不住,准备围剿天下,但这正中我们下怀。”

    “大哥身经百战,军略通透,兼之文采风流,百战胜之。”

    “当天下围剿失败之后,大哥就成为新朝独树一帜的常胜将军。”

    “到时,王莽必定会将军队交给大哥掌控。”

    “当然,前提是……那四十万王莽组建的新军,彻底消失。”

    赵匡胤沉声说道:“但王莽现如今还是留守长安,这四十万,到底派到哪里,我们都不得而知的。”

    “不……各路叛军,如今都有人应对,谁先失败,恼羞成怒的王莽必定以雷霆之力洗刷耻辱,他就是这种人。”

    “而我认为,梁丘赐,景尚,严尤三人,梁丘赐最危险。”

    张琼闷声否定。

    “梁丘赐文武双全,景尚此人胆小无能,若不是他家族得势,怎能身居大将军之位。”

    赵普诡异的一笑说道:“我想,大家都是这样思考的,那么敢不敢打个赌。”

    “这三人,严尤自然不用说,在河北必然有所成效,但景尚的功劳甚至要比梁丘赐要大。”

    赵匡胤看着赵普胸有成竹,双眼恍然了一下。

    “原来如此……”

    “你对李世民的评价如此之高?则平,你是否太过看得起他们了。”

    赵普凝重的说道:“相信我,大哥,待我们接收王莽遗产,第一战,就要跟李世民决出胜负。”

    “必须在李世民羽翼未丰之前下手,否则,未来的局势很难说。”

    赵匡胤点头说道:“你总是料敌预先,几乎从未失误,我信你。”

    “放心,待我们功成,第一时间先灭掉李世民。”

    ……

    众时空帝王此时都会心一笑。

    “这两人,还真有些默契啊……”

    “不过,赵普此人抽丝剥茧,对天下大事分析十分透彻,并从蛛丝马迹中获得情报,实在可怕。”

    “但也是占据了长安是情报集散地的优势吧。”

    “现在,双方都走向了正规,接下来,就看谁的手更快了。”

    “赵普甚至比赵匡胤更相信李世民的能耐啊。”

    “此人果然不愧是顶尖谋臣,一等谋臣谋天下,此言非虚啊。”

    “身处乱世,若有此人帮助,将会平趟多少曲折。”

    “赵匡胤运气也是逆天。”

    “倒是徐世绩,似乎他要比赵普稍逊一筹啊,至今还未发现他们的大敌。”

    始皇霸气的说道:“打一打就知道了。”

    “确实,始皇说的没错,打一打就知道几斤几两了。”

    ……

    李世民这边派遣李靖收复东莱和胶东,前方景尚已经带一万精兵逼近泰山郡。

    泰山郡本被樊崇肆虐,但泰山却没被打下来,赤眉军不善攻城擅长野战,并未发展壮大之前只是在青州到处流窜。

    所以,李世民接到前线战报,立刻召集诸将开战会议。

    樊崇被李世民收复,也被李靖大败心服口服,李靖率兵前往胶东之后,樊崇留在了北海郡。

    此时徐世绩说道:“王莽派遣景尚剿灭我们,精兵一万,已经入住泰山郡,不日将东向。”

    “徐州方面北大门城阳,东海,彭城三地军队也联合起来,准备围攻琅邪。”

    “大概兵力有五千。”

    “另外,太师王匡和廉丹率领精兵十万驻守陈留,也就是兖州境内,随时准备支援。”

    “我军此次大概面临兵力接近二十万……”

    众将一听,神色一凝,樊崇偷偷看向主位的李世民。

    只见他镇定自若,聚精会神的看着青州地图。

    “二十万兵力围剿,他竟然还气定神闲,果真乃天神也。”

    “我青州百姓有救了。”

    樊崇本身就是为了活命而造反,文化不足,读书少,但勇敢善战,颇有武力,于是抱拳说道。

    “主公,敌方兵力虽多,但朝廷军一向军纪不好,战力不足,我樊崇愿率军前往击破敌军。”

    李世民满意的点头,随后说道:“我知你忠心,但打仗,不是你冲过来,我冲过去,这样会造成大量的死伤。”

    “如今我等已把赤眉军精简,十万军民编织成一万,这一万人就是我们起事的根基。”

    “其中给李靖补充三千人凑足五千,已经带走。”

    “如今,北海和琅邪只剩兵力七千多人,可用兵力不多,我们损失不起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